【优秀读书作品展播】薪火传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分享:
时间:2023-02-22 浏览:340 投稿: 文作者:生产运营中心 徐声凯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生产运营中心 徐声凯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金秋的9月送女儿到北京读书,顺道参观了京城必“打卡地”:故宫。宫廷建筑巍峨、庄严,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自不必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陶瓷馆藏的藏品,按照时间的脉络,展出的精美绝伦之国之瑰宝,秦汉时期的雄浑大气、唐朝的富贵与华丽、宋代的清雅、元代的异域之风、清朝的繁缛精细,每一件无不见证华夏民族无尽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人叹为观止,发人深省:

 

    “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陶瓷史,是一部宏伟而辉煌的陶瓷艺术科技史画卷。世界各国瓷器的发展,都远远迟于中国、中国古代陶瓷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创举,为人类物质文化的发展、科技和生产的进步、社会的繁荣,都起到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使我们引以自豪的最重大的古代科技成就”

 

    因疫情原因,改签机票从大兴国际机场,见证了大兴机场巧夺天工设计和高超的建筑水平。

 

    老家在巧家,多次回老家,也有幸见证了被誉为“东方诺亚方舟”的巨型电站的建设风采:

    在时光文化的交错中,折服于古代及当代“鲁班”们,彰显大国工匠的伟大创造力,不禁感叹:中华民族创新力、创造力一直薪火相传,生生不休。

 

    其实道不远人,工匠们无时无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为之侧目的成绩。作为一生在一个企业工作的人,也见证和经历了云天化“后发展时代”:节能改造、改制上市,企业不断做强做大,同时也参与培养见证了如水富云天化的“工匠们”成长过程:邓安全,钱伟、张文波,姚巧,从懵懂的职场新人到独挡一面的大点长,到现在荣誉等身的师父,我们欣喜的看到:新的一代也在他们的带领下,不断成长,发自内心感慨:云天化的技术传承有序!因为打通了技术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发展通道做牵引,在经历了2014~2020年左右的持续经营低潮期,心无旁骛,抓紧“精益生产,达于至善”这个“牛鼻子”,最大限度避免了技术人才特别是“工匠们”的流失,依靠着这些关键因素,走出了生存期,如今迈入发展壮大的良性轨道!

 

    斯物、斯人、斯景,感悟良多,最需破题的就是:我们该如何继承发扬我们的企业文化和立足本土的工匠精神呢?

 

    回来上班,填鸭式的看了《工匠精神.在企业深耕自己的人生》,仿佛找到了答案,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所谓“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工匠用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的精神。“工匠精神”是低调的,耐得住寂寞的,是不哗众取宠的,是冷眼旁观的,是忠于内心的!

 

    先来分享两个案例:1、出自德鲁克《管理的实践》三个石匠的故事:有人问,三个石匠在做什么?第一个回答说: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回答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回答说:我在建一座伟大的教堂。无疑,在德里克先生看来,第三种是做好的管理者,第一种接受诟病最多。我的理解是:为了家庭责任去做第一个石匠,为了做好第一个石匠你必须向第二个石匠的标准看齐,当你达到第二个石匠时,你的人生境界无疑接近了第三个石匠。

 

    2、德国制造为什么能行销全球?

    “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其过程最值得被当作廉价代名词的“中国制造”借鉴。直到上世纪初,“德国制造”仍是以山寨别国为名,而今天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直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这一逆袭过程中品质主义和工匠精神功不可没,家族企业的传承不可或缺。

 

    个人认为工匠精神修炼之路必须具有匠人和匠心

 

    王国维先生曾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成就)者,必经过人生三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踏入职场向往高薪岗位无可厚非。能够预见未来,做一个怎样的人,预先瞻望到人类和企业未来必能从今日种种束缚中释放出来,为未来的现实做好思想准备。但梦想不是空想和毫无意义的幻想,要以事实为基础,能力和意志力作保证,是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分外香”--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老维修钳工行业有句行话“八年八级钳工”,其实,即使给你八年,没有“文以拙进,道以成拙,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修炼功夫,没有在现场在各种设备检修摸爬滚打的经验积累,遇到新情况又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行话说“你的技术还搬不了家”,可能还真的达不到“八级”钳工的水平。高级别焊工,单单焊条,经过各种焊材的折腾,您没有焊上上吨的焊材,技术的提高都是浮云。

 

    第三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往无前往前走,为的是灯火阑珊处的相遇。曲径通幽处,柳暗花明又一村。对命运最好的嘉奖,是咬牙坚持的硕果,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喜悦,一切的付出都值得,结果水到渠成。

 

    最后:兼容并蓄,为我所用,工匠精神的根本是创新,需要学习人类最新发展成果,时代需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匠人,我们都要与时俱进,任何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抱残守缺都不可取!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迈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国家、人民、企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道阻且长,我们企业、家庭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之初心不改,需要我们要有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在发展中丰富自己创业和奋斗的人生。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人的一生注定要和国家、民族、组织命运紧密相连。与其碌碌无为,不如奋斗。让我们在奋斗中度过自己激情燃烧的岁月,谨以此文向立志奋斗,勇立潮头,在修炼过程中的工匠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