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南京之白鹭洲
分享:
时间:2016-10-08 浏览:360 投稿:离退人员 文作者: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本来到南京,白鹭洲并未在出游的计划里,是因为下榻的酒店就在白鹭洲公园边,无论去哪儿,白鹭洲公园都是必经之地。于是,在前往秦淮河夜游之前,顺路去了白鹭洲,去了才知值得一看,这又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白鹭洲公园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业,故称为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天顺年间,在园内建有鹫峰寺,香火鼎盛一时。至正德年间,徐达后裔徐天赐将该园扩建成当时南京“最大而雄爽”的园林,取名为东园。白鹭洲公园名字的由来出自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第五、六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自古以来,“秦淮灵秀地,自古多风骚”,和南京的秦淮河一样,这里也是文人骚客的聚居地,从李白以来先后有岑参、王昌龄、杜牧、苏轼、王安石,曹雪芹、吴敬梓等都来过此地,而王世贞、吴承恩等许多文人也常与园主再次诗酒雅集,据说,明武宗南巡时,曾慕名到该园赏景垂钓。


    入清以后,白鹭洲因不断受到战火与人为的破坏,以致景物凋零,园林萧瑟,一代名园已成遗址。民国期间,南京市政府于1929年将该处建为“白鹭洲公园”。至日伪期间又遭摧残,公园沦为一片废墟。


    下午四点多钟,火爆了一天的太阳渐渐变为温柔,柔柔的光线洒在公园内每一个角落,正是一天中摄影的最佳时间。进公园大门,顺路前行。路边大树参天,翠绿浓荫,花儿怒放。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园林公园,既有自然生长的树木,也有人工培植的花草,有古刹鹫峰寺,也有新增亭台楼榭,有古老的秀水,也有新建的池塘,真可谓古今并用,新老结合。与江南很多地方一样,有水就有桥,白鹭洲的桥就有十三座之多!名字也特有诗意,浣花桥,觅趣桥,绿隐桥,挹波桥,半青桥,小飞虹,二水桥,印月桥,碧波桥,吟风桥, 沁芳桥,烟波桥,掬翠桥……尚未见到桥,只听听这桥的名字就足以让人陶醉了。


    正是清明节过后不久,湖边垂柳丝丝,柳絮飞扬,火红的枫叶,洁白的绣球,紫色的二月兰,红、粉、紫的杜鹃花,蓝色鸢尾,还有各种颜色的三角梅,更有甚者,连名字都叫不上来--江南的花卉品种好多!把一个白鹭洲公园弄得五彩缤纷,姹紫嫣红,与翠树、绿柳碧水相映,便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江南美景图。


    沿着湖边木栈道前行,穿树林,过小桥,经过心远楼、烟雨轩、藕香居等亭台楼榭……夕阳的余晖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将眼前的一切镀上一层金,使得夕阳下的白鹭洲公园更有诗意了。人在园中走,如同画中游啊。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还没到扬州呢,江南的美景已经走进了我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