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南京之明城墙
分享:
时间:2016-09-06 浏览:381 投稿:离退人员 文作者: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当我登上成都至南京的动车,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的时候,心情不免有些儿激动,这种激动来自于期待已久的江南之行的愿望终于得以成真,而第一站就是南京。
 
    清明节之后,大地复苏,车窗外疾驶而过的原野一片碧绿,花儿盛开,满眼的生机勃勃。十三个多小时之后,我们顺利到达盼望已久的六朝古都南京。
 
    南京的名称始于明代,城市的大体雏形也成于明代,距今已经有2400多年的历史。最近的1700年来,南京曾是十朝都会,六朝金粉之地。历史的厚重,文蕴的深厚,宜人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当今的中国各大城市中是鲜有能与之媲美的。如果以绵延35公里的明城墙为界的话,那么南京可以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是明城墙圈内的,外城则是衍生出去、规模扩大了的当代南京。
 
    一、明城墙
    出游南京,我们首选明城墙。
 
    南京真不愧是火炉城之一啊,才四月初,气温已达28度!沿着大树参天、绿荫笼罩的街道,一路前行,来到明城墙中华门前。这是一个有着六百年历史的老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的象征和标志物。自公元1366年至1393年,朱元璋先后征调百万余众,历时二十八年大规模兴建而成,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重城垣和各垣的护城河组成,其中,京城城墙全长为世界第一大砖石构造的京师城垣。六百年来,这座旷世城垣仍以二十五公里的遗存,雄冠世界其他城垣之首。
 
    早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企图进一步吞并楚国,他看中了位于现在南京中华门的长干里一带,召见他的谋士范蠡监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当时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占地面积也只有6万平方米,称作“越台”。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南京明城墙王灭越,又在南京清凉山(又叫石头山)筑城,称为“金陵邑”,这也是南京又称“金陵”、“石头城”的来历。到了公元前211年,孙权又在金陵邑故址构筑“石头城”,即今日南京的重要历史遗存“鬼脸城”,这是当时的军事要塞,它依山为城,因江为池,地势十分险要。
 
    进了中华门,登上明城墙,放眼四周,城墙的一边便是著名的运河,另一边是有名的老门东,如今的老门东看上去就知道是重新修建过,老门东属于徽派建筑,徽派建筑的老门东掩映于茂密浓荫中,若隐若现;漫步于老城墙,虽然数百年的沧桑,但石块铺就的老城墙依然坚固,承载明王朝二百年浓重的历史见证老城墙,分明在诉说着先人那些鲜为人知和尘封已久的往事,以及和人世间曾经的悲欢离合、恨情仇;轻抚老城墙一块块古老的墙砖,知道这才是南京烙印最深的明文化。
据说,宫城、皇城、外廓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除城门等木构建筑不复存在,城墙依然屹立。
 
    六朝风流,留给南京的是什么:是历史不能承受之重,还是文学史上一个时代的辉煌?南唐短短39年的建都史,留给南京的又是什么?是仓惶辞庙那一刻垂泪对宫娥的无奈,还是词风一变而为士大夫之词的面貌一新?洪武的强权,成就了明故宫,却湮灭了燕雀湖,建文的儒雅,成就了北京,却边缘化了南京!太平军的熊熊大火,清王朝的丧权辱国,蒋氏的飘扬过海……还有,还有倭寇在这里曾经发下的滔天罪行,这一幕幕,如同电影般在我的脑子里略过……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哪座城市,如南京一样,曾经是如此辉煌,又变得如此苍凉,曾经那么的富庶繁华,却也经历过几度人间地狱的轮回。看来,生在这里,是一种幸福,同时也是一种牺牲。
 
    南京,你就这样从明城墙开始,走进我的视线、走进我的镜头。
 
 
 
 
 
 
 
 
 
 
明城墙下的老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