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张乐平,我们这代人都非常的熟悉,因为在张乐平画笔生涯的六十个春秋里,他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中的“三毛”这个经典形象深入人心,在华人世界里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因为他塑造的三毛形象影响了几代人,因此而享有三毛之父的美誉。
位于徐汇区五原路288弄3号的张乐平故居,该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假三层,近代里弄式花园洋房。故居一楼大部分房间原为他人居住,修缮后,一楼为展厅,二楼复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张乐平居住时的原貌,其中有画室、主卧、子女房间等。院内花园郁郁葱葱,西南角矗立着三毛雕塑。
其实,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漫画,早在1935年就问世了。尽管是博人一粲,但还是受到了读者的欢迎。抗战胜利后,三毛漫画又在上海的《大公报》连载,三毛形象在上海家喻户晓,并成为了当时多数中国穷苦儿童命运的象征,有较强的社会讽喻和批判意义。张乐平以机智的笔触,精心地结构了一组一组的笑中带泪的画幅,描写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样做报贩、擦皮鞋、当学徒……总之,三毛聪明机灵、乐观幽默而又不畏强暴的性格跃然纸上。三毛漫画,受到了当时广大读者,特别是许多小朋友的热烈喜爱。
1950年6月至1992年9月,张乐平在此居住,期间创作了大量漫画、国画、年画、速写和彩墨画等作品,创办了《漫画世界》等一批书刊杂志,培养了一批美术绘画人才。
能走进张乐平故居,纯属偶然,但是再次见到其笔下的三毛形象时,竟浮想联翩,思绪又回到儿时,在缺书的年代,《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等连环画,咱可是得到后就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呢。
是张乐平笔下的三毛陪伴我走过童年、少年,是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形象伴随我成长。几十年过去,步入人生暮年的我,一直喜好读书,也曾读过很多书,而且这些书对我坎坷的人生路上曾给我力量,给我方向,是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但是,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形象一直伴随我……永远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