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庙(上)——埃及之四
分享:
时间:2014-12-11 浏览:361 投稿:离退人员 文作者: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说到埃及,人们不禁就会想起金字塔。其实金字塔只是公元前26世纪左右古王朝的遗迹,而之后中王朝与新王朝时期的遗迹则集中在卢克索。卢克索古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尼罗河东岸的卡纳克神和卢克索神庙。其中卡纳克神庙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古建筑物之一,而说到卡纳克神庙,人们肯定会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部著名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这部电影的很多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卢克索神庙,位于埃及中南部城市,坐落在开罗以南670多公里处的上埃及尼罗河畔,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的都城底比斯南半部遗址上。埃及人常说:“没有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可见卢克索神庙在埃及人心中的地位。

 

      走进卢克索神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狮身人面兽大道。这是一条两旁蹲坐着上百座狮身人面像的大道,一直通向东北方向连接卢克索神庙与两公里处的卡纳克神庙。经过狮身人面像大道,便来到了内克塔内布一世的前院,前院的围墙已经所剩无几,引人注目的是前院北部一座由泥砖建的赛拉匹斯小神庙。

 

      前院的西南是一座巨大的大门。在古代这里有拉美西斯二世的两尊坐像、四尊立像和两根方尖塔。今天这些像中只剩下了两尊坐像、一尊立像和一根方尖塔。1836年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将一根方尖塔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今天这根卢克索方尖塔位于巴黎协和广场。作为交换穆罕默德·阿里为开罗的一座清真寺获得了一座钟塔。前院的大门两边有两条很厚、很高的墙。墙的外部有拉美西斯二世赫梯作战的凹浮雕。右墙上的浮雕是拉美西斯二世正在大本营中开战前会议,与此同时赫梯正在进攻埃及的营地;左墙上的浮雕是拉美西斯二世向加低斯追击逃跑的赫梯人。据说过去这里还有四根旗杆

 

      通过大门便进入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院。这个院被两重廊柱围绕。这些廊柱由紫莎草捆组成,上有柱台。院的西部是一座清真寺。这座清真寺位于一座教堂的遗址上。这座清真寺位于神庙地基以上五米高的地方,原因是清真寺被建造时神庙已经被埋在五米深的尘土下了。院的西面是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的一座小圣堂。这座圣堂由三座屋组成,分别献给姆特、阿蒙和孔斯。院的内墙上画有祭祀的场面以及拉美西斯的儿子们。院子的后面的像上虽然有拉美西斯的名字,但是有些是阿蒙霍特普三世时候留下的,仅仅将名字改变了。

 

      通过第一院后游客进入一道柱廊,这道柱廊由7对紫莎草捆柱组成,在柱廊入口后不久两边就各有一尊法老像,其后的一对坐像显示着阿蒙与姆特。虽然这些像上刻有拉美西斯的名字,但是从风格上它们应该是埃及第十八王朝时造的。柱廊两边的墙上绘有奥皮特节的情景。柱廊的后面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建造的第二院。它的三面也有双重的紫莎草柱围绕,柱上有柱台。1989年在修复时在三米深处发现了多座法老、神和狮身人面像。今天它们被展出在卢克索博物馆。

 

      第二院的南边是一座廊柱殿,它由4x8根廊柱支撑。其浮雕显示阿蒙霍特普三世在底比斯的众神前以及他的加冕。左右两边各有一座小神殿,这两座小神殿分别是奉献给姆特和孔斯的。通过中间的门游客来到在罗马时代祭奉皇帝的厅。在神坛的两边有两道科林斯廊柱。神坛后有一条通道通到一个有2x2根柱的廊柱厅,此后是圣殿,这里是放阿蒙的担架的地方。厅的墙的浮雕显示亚历山大大帝与众神。通过东厅游客可以到达其它大厅。从这里经过北面的门游客来到所谓的诞生厅。西墙上的浮雕显示阿蒙霍特普三世的诞生:从他母亲通过阿蒙怀孕到他出生。对面的浮雕显示他的登基。

 

      顶着烈日,穿梭、漫步于卢克索和卡纳克神庙之间,尽情欣赏神庙中刻在墙上、柱子上、神像上那些优美的图案和象形文字,它们有战争的惨烈,有田园生活的幸福,有神灵与法老的亲密;逝世时刻的历史,连环画似的告诉人们这里一个遥远而辉煌的过去。还有那些用整块大理石做成的柱廊,法老雕像,脑子突然联想到我们的圆明园遗址,在很多方面,这些神庙与咱们的圆明园遗址有着很多相像的地方!是啊,时下有许多景点是用来欣赏的,而埃及的神庙和中国的圆明园遗址却是用来阅读的。

 

 

前往卢克索神庙途中拍摄到的海上日出

 

 

卢克索神庙遗址

 

 

大门口的狮身人面像

 

 

前院

 

 

大理石柱子(重好几十吨),从导游的口中知道了在古埃及人们是怎样将这么沉重的大理柱子竖起来的。

 

第二院

 

法老

 

 

 

 

 

大理石柱廊--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大理石方尖塔--重四十八吨

 

卡纳克神庙与卢克索神庙紧紧相连

 

 

4X8的柱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