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分享:
时间:2014-10-15 浏览:352 投稿:离退人员 文作者:退办 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退办 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王维在他的《积雨辋川庄作》中写过这样的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形象地描写了他在陕西蓝田隐居时终南山辋川庄的田园美色,千年过去,昔日诗人笔下的终南山今日不知何模样,但是,诗人的这两句诗用在今天的和顺古镇田园却是一个真实的、美丽的写照。
 
     白鹭,在南方叫鹭鸶,和顺人也是如此叫法,它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极高,因此被认为是环境质量的指标。拥有完美神态环境的和顺古镇,自然也就成了这位白衣天使集聚的美好家园。和顺古镇的来凤山脚下,有个被称为鹭鸶窝的地方,据说,傍晚时分,四邻八舍的鹭鸶一行行、一对对飞到这里,寻找它们栖息的地方。也许是季节的原因,我没有看到成群结队的白鹭,但是偶尔一两只从田园间或是湿地飞起的鹭鸶已足以让人激动了。
 
      如果说古镇的幽深、古建筑的沧桑和一个个古老的牌坊无声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古老的故事,那么,和顺广袤的田园则将人的思绪又拉回现实的美景中。
 
      登上客栈三楼的平台,远眺而去,一泓清水将古镇和田园一分为二又连为一体,正值仲秋时节,广袤的田园间即将成熟的稻谷半黄半绿,似一张巨大的地毯铺在和顺乡的田野上;灰白相间的农舍三三两两的分布在半黄半绿之中,又似一个巨大的天然调色盘,大自然才是真正的画家啊!河水近处的荷塘秋色一片,即将干枯的荷杆支撑着同样半黄半绿的荷叶,荷塘中的鼎盛时期已经随着夏日的脚步远去,走向眼前的是一片秋的辉煌,透过这半黄半绿的荷叶,我恍惚已经看到碧水下面洁白的果实--藕。清澈的河岸边和田埂上,开放着一种在很多地方都常见的红色小花儿,但她的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紧紧相连、环环相扣的景致又格外的与众不同,质朴中透着美丽如同恬美的村姑。
 
      夏秋交界,正是云南的气候多变之时,早上起来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一片乌云过来,天空竟然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小雨下的悠悠闲闲,似和顺古镇人的生活;小雨下的缠缠绵绵,又似春日的柳丝;淅淅沥沥的小雨将整个田园笼罩于一张巨大的轻纱中,雾蒙蒙,湿漉漉的,雾蒙蒙中的和顺田园便显得更加湿润,更富有诗意,更富有情调了。
 
      撑着一把伞,漫步于荷塘旁、稻田边,细细欣赏雨中的和顺田园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透过雨丝,坐落在来凤山下的古镇更清晰,更清爽了,水墨画般的雅、仙境般的美;小雨阻挡了一些游客,古镇比平日更清净了,啊!好安宁,好静谧的古镇;身边的荷塘、稻田,在濛濛细雨中也是安静得很呢,生活在和顺的人真幸福,生活在和顺的人好安逸!极目远眺,近观美景,身临其境,我默默地赞叹……张口呼吸口清新的潮湿的空气,一阵爽气沁入心脾。
 
      据说,无论是草长飞鹰的春天,还是烟雨蒙蒙的夏季,或是晴空净爽的秋天,还是梅花怒放的冬时,和顺的每个季节,都会有不同的美景色呈现于世间呢。
 
      和顺,真好;真好,和顺!难怪民国代总理李根源面对和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绝胜小苏杭”!是啊!和顺的纯朴,和顺的清纯,甭说小苏杭,能有于此相比的又有几个呢?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此时忽然想起唐代杨巨源的这首写新春的诗句,而眼前的和顺田园,虽然时值仲秋,可也是稻田才黄半未匀,秋天的和顺田园是如此的美丽,若待春季,这大片的田园将是油菜花似锦了吧?那么,春天的和顺也将“出门俱是看花人”、“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更加美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