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第12天行程:芒康(海拔3850)→12公里拉乌山(海拔4376)→34公里如美镇(海拔2650)→10公里教授客栈(海拔3110)共计骑行56公里。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1683年生于西藏南部的门隅宇松。相传八岁能写字,11岁能作诗。1682年,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圆寂,而继任第巴的桑结嘉措密不发丧,代其传事,大权在握。1697年,仓央嘉措,一个农民的儿子被当作转世灵童继位。1701年,西藏最高统治者达赖汗逝世,其子继位。1706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被废除,开始流浪生涯。他快乐而忧伤的活着,没有灵塔让他在宗教和佛光中不朽,甚至他的名字仓央嘉措,也只是一带而过。在那长满不知名的野花和衰草的坟茔上,他的灵魂一次次的飞升…
仓央嘉错是个是个富有才华的诗人,却偏偏入了佛门。
几乎是没有人可以像仓央嘉措那样写情诗,因为没有他那样的经历就没有他那样深至骨髓的渴望和无奈。他无奈地被逼成了出世的达赖活佛,无奈地被逼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只能站在神台上受还在世间修行的男女的膜拜。而他虽则虔诚向佛,却更渴望入世为俗人而得与心爱的女子厮守相爱。
昨晚住宿芒康的旅馆 “雪域宾馆――越野之家”,一晚上既无电又无热水,早上才来电,考虑到今天路程不远,就休整了半天,给手机、音响充充电,顺便逛下芒康的街道,买点干粮补给什么的。
上午三个人还是有得忙的,斌哥自然是拿旗帜跑邮局盖邮戳,九哥则收拾他认为多余了的衣物等邮寄回家,我则到邮政银行取了一千元揣在身上,因为从水富出发到现在,我身上带的两千多元现金差不多用完了。此次骑行,费用AA制,安全AA制,刚出发时,几个人中只有我稍微年轻些,大家就一致推举我干财务工作――管每天的经济消耗,见推辞不了,我也就只有应承了。这个财务还是比较容易做的,因为每天的经费开支就是吃住两个字,需要的只是细心和及时的通报经费使用情况,避免时间过长造成记忆的误差。但毕竟和钱打交道,还是需要慎重对待的,钱多钱少都不能出一点差错,程序大致如此:每用一笔开销我都拿笔记在本子上,每天晚上吃饭前或者睡前会把昨天或今天的早点、午饭、晚饭、大家一致同意购买的吃货等等,列出账单,每一笔都公布给大家,让大家记个当日的总数,一般情况下在3~5天后统一算这几天的总账,然后结账,三下五除二就AA了,接着大家又再继续下一轮的AA。这个方法一直在骑行界非常盛行,也是最公平合理的。
不好意思,字写的太烂。
芒康毕竟是藏川滇三省交汇的交通要道,街道还是比较繁华的,我们在街上逛的时候,发现街上间隔30米左右就有警察站岗放哨和警车来回巡逻执勤,两个加油站还有警察荷枪实弹的在把守着,感觉芒康这个藏族县城应该治安秩序不是太好,否则街上哪来那么多警察呢。
我们还去超市逛了一圈,买了3袋干牦牛肉做为路上的干粮,忒贵,40元/袋,我的这袋一直没有吃,不是不想吃,而是嫌麻烦,每次都懒得从驮包里翻,就一路驮到拉萨,再从拉萨邮寄回家。这个例子不光是这一个,做无用功的,还有:一、凉鞋,出发前考虑到穿一双登山鞋,万一打湿了或者在旅馆时没有拖鞋,就穿凉鞋,结果一次都没有用上,人家每个旅馆都有拖鞋的。二、骑行短裤和姨妈巾,进藏前做准备工作时,看了《转山》里男主角书豪关于姨妈巾的用法,就是骑行屁股太磨就垫卫生巾,所以,骑行短裤、姨妈巾我全准备了,而实际上全程我都没有用过一条骑行短裤、一张卫生巾。我知道骑车嘛肯定会磨屁股的,毕竟每天十来个小时都坐在那么小的坐垫上,还要用力,所以提前就准备了一瓶大宝护肤霜,每天早晚涂抹在屁屁上、大腿内侧处,非常管用,润滑后皮肤很光滑,磨的不是很痛,坚持下就过去了,这不用完了,在芒康超市,我又买了两瓶,一瓶自用,一瓶推荐给九哥用,九哥还蛮欢喜的。实际上,骑行短裤可以准备一条,而姨妈巾则完全没有必要,害得我全程驮到拉萨,再扔掉。要知道,驮包每增加一钱,需要耗费的体力就会增加一分,2300多公里路呐,完全没用上,你说这是不是开了个超级大玩笑?这完全是在忽悠,误人子弟嘛。《转山》的导演是谁,站出来,哥保证不打死你!
这是我路上的两大神器法宝――大宝护肤霜和16G的飞狗F-220音响。
今天只有区区56公里路程,所以我们午饭吃饱喝足后才开始慢慢出发。
芒康的牦牛在阳光明媚的中午默默地目送着道路上渐行渐远的旅行者:两个二货青年,慢走,不送!欢迎下次再来……
芒康出来就翻一座很简单的山--拉乌山,到垭口才12公里远。拉乌山海拔虽然有4300多米,但是芒康县城海拔也有3800多米,所以这段路实在是很短啊。
天气很好啊,蓝天白云,风和日丽。
把金沙江做为区分四川和西藏的行政分界线是有道理的,明显的过了金沙江一直到芒康甚至到现在,感觉西藏好穷的样子,从藏族的穿戴上看,西藏的藏民衣着褴褛,赶不上四川;山势险陡,穷山恶水的,赶不上四川;而且自从过了金沙江后,朱巴龙至拉萨道路的养护保通全交给交通武警第二支队部队了,试问还有哪个省有这个待遇?因此可以说人文地理都有了很大的差别,甚至连天上的云彩都有了变化,你说呢?
K3434界碑
芒康山又叫宁静山,是西藏境内的高山。属横断山脉的一条,与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并行,由念青唐古拉山和唐古拉山胁延续转向而来,海拔多在4000~5000米左右。之所以称为宁静山,它是金沙江西岸至澜沧江一个较稳定的地块,也可以说它是在造山运动或高原抬升之中,稍显安宁的一张床榻。
沿线都是红土地貌
活生生的交通事故案例,交警提示警示录。
红土,指富含氧化铁的土,因富含氧化铁以致土壤发出棕色颜色,土质最好为黑土,最差为红土。 其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土壤呈酸性红色,红土含赤铁矿特别多。
红土一般可以种植稻米、茶、丝、甘蔗,还适于种植杉树、油桐、柑橘、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
这个位置已经离拉乌山顶不远了,回望一下上来的路。坡度还是有的,就是上坡的路只有区区12公里,所以还是蛮轻松的。
对了,比个一可以,现在已经不流行比二或者比V了,道理你懂的。
高原的植被真的很脆弱。
盘山路上,停下来,花十多二十分钟,看草原上蹦蹦跳跳的小老鼠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整整一草原的老鼠啊,会立起来左顾右盼,一下钻到洞里,一下又从另一处洞里钻出来,还会打群架。斌哥想直接丢了车子下去抓,结果当然是一无所有,小东西太机敏了。奇怪的是,这些旱濑个头太小了,就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小老鼠差不多大小,完全和我在理塘毛娅大草原看到的喜马拉雅旱濑像个大兔子不一样,模样都差不多,而差得多的是体形和块头。
拉乌山回望
拉乌山垭口是G318线在芒康山的第二个垭口,海拔并不高,但站在垭口上如果有天眼的话就可俯看金沙江和澜沧江了。
拉乌山垭口海拔4376米;觉巴山垭口海拔3911米。为什么把这两个垭口摆在一起?因为西藏东南大门芒康就在所谓“两山夹一江,两江夹一山”的三江地区,澜沧江就是被“夹”在这两座山峰之间,过了拉乌山垭口,在如美小镇竹卡村跨过澜沧江大桥就开始爬对面的觉巴山垭口了。
拉乌山山顶留念!
34公里的大下坡开始,海拔将直降1700米。极目远眺,白雪皑皑的东达山矗立天际,煞是壮观。东达山,你等着,哥过两天就来找你……
下山的路和风景……
一路飞奔向下,一个字――爽!当然,这么好的路肯定是有危险的,特别是在这样的傍山险路上,在拐弯时还是要放慢速度小心通过。
K3456,顺子哦,不照相是你的损失哦……
柏油路,两边一派田园农耕风光……
一路都是绿油油的青稞菜地……
下坡S弯比较多,需要控制速度……
超级大下坡就属于那种你下着下着,队友都不见了,又是整座山就你一个人在遛坡的感觉。逆风,路面湿滑,每次拐弯都格外小心,车轮随便拐一拐,立刻提高几个警戒度。这些弯道,摔出去就真的摔出去了,千万小心。话说,一个人遛坡是件超寂寞的事,前后不见人,只有风在耳边尖叫。你的精神全神贯注在前面的路和车轮上,看着码表不断上飚的数字,超级刺激。
经过多美村这个村庄后很快就下到了坡底,我们进入了峡谷,一条大河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澜沧江了,这含沙量貌似比金沙江还大!红土嘛,江水也跟着沾光了,澜沧江看来也并不是很险峻嘛。
和藏民的互动:扎西德勒!……扎西德勒!……
澜沧江是一条国际大河。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吉富山,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县附近与昂曲汇合后称澜沧江,再流入云南西部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南部,流出国后称湄公河,为缅甸、老挝的界河。澜沧江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南面入太平洋的南海,总流域面积81万平方千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河,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澜沧江全长4909千米,在中国境内长2179千米。
澜沧之名来自老挝历史上的“澜沧王国”,澜沧王国曾为大明王朝的附属国,澜沧在老挝语中为“百万大象”之意。澜沧江知名自昌都开始,其正源扎曲和最大支流昂曲在昌都汇合后,才被称为澜沧江。而藏人则称呼澜沧江为扎曲(杂曲)。而扎曲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岩石中流出的水”。
长坡溜完,车子冲进平原地带,又骑行了一段起伏路段后就到达澜沧江边上的一个小镇如美镇。
过竹卡大桥后,左拐就进入如美镇,直走才是318线。
时间还早,为了减少明天爬觉巴山的难度,我们继续骑行,出如美镇后就开始爬坡,缓上坡10公里,准备入住觉巴山脚下的“教授山庄”。
山上回看如美镇。
沿着澜沧江缓缓而上……
澜沧江两面的山都是光秃秃的,寸草不生,看上去还经常出现滑坡。
出了如美镇,就可以看到澜沧江大峡谷。
澜沧江上、中游河道穿行在横断山脉间,河流深切,形成两岸高山对峙,坡陡险峻V形峡谷。下游沿河多河谷平坝,著名的景洪坝、橄榄坝各长8千米,已初步拟定在干流上兴建24级梯级电站。上游山区有大量冰川和永久积雪。中游穿行于高山深谷,水流湍急,流域面积狭小。水量主要来自下游地区。
从半山腰看看这条要流出国门的澜沧江……
川藏线上的经典留言:一定要减轻重量,哪怕是一片纸!出发前都要撒泡尿,好减轻2两重量。――行潇201007
川藏线上的经典留言:防高反秘诀:少呼吸,多放屁,平衡体内外压力!――卖火柴的猪
川藏线上的经典留言:我以为我会瘦,但是我没有……啊!多么痛的领悟!――河南信阳 Wen 201308
川藏线上的经典留言:我不怕有高反,也不怕要爬坡。最怕是爬完坡要下坡,下完坡再上坡,然后下坡后再上坡。没完没了。Encore再Encore,晕!!!――来自香港阿民20100603
川藏线上的经典留言:高反了,崩溃了,哭了,坚持了,到巴塘了,再坚持一下,拉萨也就不远了。――177狗尾巴草20100507
川藏线上的经典留言:菊花很疼!不是被干的。同感!――成都-花椒20100612
川藏线上的经典留言:问坡何时止,坡曰骑到死!――悟空sc
川藏线上的经典留言:再牛B的山,也挡不住哥推车的步伐!----21克20100530
川藏线上的经典留言:广告招租:公益广告:上坡三分累,下坡七分险!明天下坡悠着点!否则直接去天堂!――雅安小聂
川藏线上的经典留言:犹豫了,坚持了,落泪了,坚定了,我还是我自己。梦就在前方。----杭州木木20100610
教兽客栈到了。
教授客栈,我们包下了一间6人间,就住宿斌哥、九哥我们3人。老板孙教兽,男,40多岁,重庆人,小胡子,瘦精精的一个人,为人处事圆滑老辣,是个做生意的料,在318线上开旅馆好几年了,赚到了钱的,在重庆都买了房,晚饭还招待我们每人喝了一杯(三两)泸州二曲酒。
笔记本上记下的今日要点还有,就不一一详说了,大慨为:九哥后胎又爆,这次把九哥的前后轮内外胎调换了个,后面的路九哥的车胎再也没有爆过;九哥又有点感冒了,清鼻涕多得很;而我的嘴皮开始溃烂,四川人说这是被蜘蛛爬过了,我每天擦唇膏、抹红霉素软膏都不管用,一直持续到拉萨才好。
PS1:藏族的宗教信仰:
藏族信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公元13至16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藏传佛教主要教派:公元10世纪后,随着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教派,早期的有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嘎当派(俗称“黑教”),噶举派(俗称“白教”)等。15世纪初,宗喀巴实施宗教改革,创建格鲁派(俗称“黄教”)。此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些独立的教派,有:息学派,希解派,觉宇派,觉囊派,廓扎派,夏鲁派等。
藏区的宗教主要是苯教和藏传佛教。苯教,因教徒头裹黑巾,故又俗称黑教,起源于象雄,是流行于西藏的巫教,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雷电冰雹、山石草兽等各种自然物以及自然界的神灵和鬼魂。
藏传佛教开始于西元7世纪中叶。当时西藏的松赞干布藏王先后娶了尼泊尔毗俱底公主和中国唐朝文成公主。两位公主各自带来的佛教,最终在西藏形成了藏传佛教。目前,藏传佛教以格鲁派(又称黄教)势力最大。藏传佛教以卷帙浩繁,渊博深奥的藏文文献著称。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藏语文与记录佛教原始经典使用的梵文有紧密的传承关系,从梵文翻译的内容,不论词意,藏语是唯一可以还原梵文的语言文字。藏语文也是唯一完整地记录自释迦牟尼佛诞辰两千多年来,形成和发展的佛教教义、佛教哲学,以及佛教科学的文字,包括那烂陀传承中,所有的显、密论典。特别是因明论典的教、学传承和方式,当今惟有在藏文中有完整记载和保存。国学大师章炳麟评价西藏学术传统:“既有文明之学,不受他熏”。
西藏政教领袖达赖喇嘛传统上是格鲁派传承领袖。由于格鲁派最兴盛,达赖喇嘛也被认为是全西藏地位最高的领袖。班禅喇嘛在格鲁派中地位仅次于达赖喇嘛,此外还有甘丹赤巴,即格鲁派主寺甘丹寺的主持,是宗喀巴大师法座的继任者。
大宝法王嘉华噶玛巴是噶玛噶举派的传承领袖。
持明楚西仁波切是宁玛派宁玛巴传承掌教法统领袖。
萨迦法王是萨迦派的传承领袖。现任萨迦法王是卓玛颇章的阿旺衮噶特钦班拔钦列桑佩汪格杰波,现居住在印度。
第十二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