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骑车到拉萨记(一)
分享:
时间:2014-07-23 浏览:351 投稿:党委工作部 文作者:消防部 卿春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消防部 卿春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4月25日第1天行程:水富(海拔320)→金沙江大桥→向家坝电站揽机平台观景台→磨刀溪村→凤凰山→五桂新村→高场→新屏山县→蕨溪→泥南→泥溪→犍为→金粟镇(海拔400)共计骑行136 km。

    今天是骑行的第一天,我所期待已久的骑车到拉萨之旅就在这样一个平凡的早晨开始了。


    先介绍下我们的团队:斌哥,55岁;鹏程,51岁;九哥,47岁;我――春哥,45岁。是不是年龄都有点偏大啊?一帮老头?大叔!骑西藏?有木有搞错?没错,骑行不以年龄论英雄。


    我们都知道,长途骑行,特别是骑行西藏,是一项挑战性很强的运动,体力、意志、毅力缺一不可。意志和毅力不好说,因为这个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未到关键时候体现不出来,那体力呢?


    先说斌哥和鹏程,虽然二人都已超过50岁,但由于特别偏爱自行车运动,又长期锻炼,日行百里的事经常干,因此体力不是问题;


    再说九哥,当过兵,平时没事就从水富跑步到庙口(26公里),从去年开始就巡回参加全国各地的马拉松比赛,属于精力过剩的那类狂人,你说体力会差么?


    至于我,也算是个运动达人吧,当过兵扛过枪,平时也练练中长跑,踢踢足球,骑骑单车,去年也参加并完成了水富半程马拉松赛,好象体能也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如此,我们四个都没有去过西藏,人对未经的事总是会充满恐惧和渴望,所以心里也在打鼓,西天取经不容易,我们,不说是师徒四人吧,也算是一起出发的原生态四骑友组合了,尽管大家都是骑行爱好者,但谁都没有过连续骑车超过5天以上的骑行经历,这次西行,将近1个月时间,路上会有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吗,我们能够克服吗?


    不管他们叁儿怎么想,反正我是暗暗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原则:坚持就是胜利!除非出现了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或者其他意外事件,坚决不推车,打死不搭车,一定要骑车到拉萨! 


    放张骑行者的共同看法:

 

 

    古人云:未雨绸缪。出发之前,我还是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的。


    首先是做好老婆、孩子的思想工作,要完全取得他们的同意和支持;


    其次要积极主动地向组织汇报思想请好假期(带薪休假加几天补休),要让领导知道你去哪儿了,工作交接一下,那么接下来你骑行在路上思想就会更专注一些,没有后顾之忧,有助于你在路上的攻坚克难;
第三就是开始强化体能训练,到宜宾美利达专卖店调修保养车子,准备骑行装备、衣物、日用品、工具什么的,研究攻略计划,购买人身保险,办理西藏边境证,办理邮政储蓄卡(因为只有中国邮政是官方在全国各个乡镇都设有储蓄所的,方便取款,西藏地广人稀,有的银行在西藏乡村没有设置,取不到钱,那就杯具了)。


    宜宾美利达专卖店保养车子

 

    4月25号凌晨06:06(取个吉利时间),拂晓,天蒙蒙亮,我们出发了,水富本地一帮骑友及宜宾市知青骑行队专程前来送行。带着亲友们的嘱托,带着骑友们的祝福,我们,载梦!出发!始发地:云南水富县云天化生活区一号门岗,目的地:西藏拉萨市布达拉宫。


    出发时的合影(注:本人爱家爱厂爱单位,后面有些照片,是我与“云天化消防部”旗帜的合影,仅证明本人为该单位的员工,纯属个人行为,与组织无关,特此声明) 

 

 

向家坝水电站金沙江大桥

 

    从云南水富出发骑两百米穿过横跨滇川两岸的向家坝水电站金沙江大桥,就是四川境内宜宾县的管辖区域了,这个有点和我们十天后横跨川藏线上的巴塘芒康金沙江大桥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心情,不同的是一个在金沙江下游一个在上游,不同的是后者桥上有标识牌:西藏界、四川界,如果在今天这座桥中间位置标上:云南界、四川界,我想桥上合影留念的人绝对不会少。


    过了桥就开始5公里的陡坡,这条线路,平时熟悉的很,多次骑行过,今天怎么感觉这么难骑呢?噢,对了,是因为驮包!第一次装上驮包骑行,卧槽!真TM重,不习惯,感觉真沉啊!脚后跟老是跘着驮包。昨天我称了下,体重84公斤,加上驮包、自行车的重量恰好总重量120公斤,这么重!轮胎受得了吗?骑完这趟旅行我会廋吗?会廋下来多少呢?带着这些疑问上路了。

    

送行伴骑的队伍 

    和宜宾女车友合影(喂,鹏程盆友,恭喜你抢镜成功)

乡村风景

S307省道路碑

四人第一次合影照(屏山县境)

斌哥扛着宜宾知青骑行协会送的“进军西藏实现梦想”旗帜

 宜宾县至泥南乡的县道

    早上这一段路有点交叉,因为是抄近路往雅安方向赶,所以走了村路、乡道、县道和省道。


    驶完向家坝施工区的道路,我们拐入了宜宾县的乡村公路,现在各省都要求村村通公路,因此路况很好,全水泥,只是较窄,又走了一段S307省道,到了宜宾市屏山县新县城,就拐入宜宾县县道――XQ02县道宜泥路,中午13点半抵达宜泥路终点泥南乡。


    这段路岔路很多,而且没有标识,虽然我刻意去记岔路口的标志物,可是较难,都是树木和山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没法记,下次再来我也分不清方向,老马不一定识途,我只是紧跟队伍马不停蹄的赶路,这也证明斌哥、鹏程平时经常来骑,轻车熟路。


    一路上起伏路较多,特别是乡村路,一会儿上一会儿下的,颇有点类似于后面在藏区的爬坡上坎,只不过在这里里程较短罢了,道路两旁的木棉花(我们本地叫攀枝花)繁华似锦,分外鲜艳;路边山头上的枇杷树青果累累,摘了几颗尝尝几乎酸掉了牙齿,舌下生津,貌似很解渴。写到这,想起后面在香格宗村剪子弯客栈修整的那天,一个从西安骑行过来的17岁小帅哥骑友,居然不知道望梅止渴的故事,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惊讶吧!当然,这是后话,以后再表。

木棉花(攀枝花)

 风景这边独好

青涩的枇杷

    宜宾的海拔很低,才320米左右,气候闷热,湿度大,整个天空总是灰蒙蒙的,看不透远方,这就是传说中的雾霾天气,4月的天气开始热起来了,穿着短袖也在冒汗。


    黑云压城城欲摧,晌午时天空中轰隆隆的雷声不时想起,乌云密布,风也刮了起来,视野前方的路上已经看不到3个队友,由于还没到午饭地点,我只能继续向前赶,体会着一个人独自骑行的寂寞感。


    淅淅沥沥的细雨渐渐下了起来,暂不理会,不一会儿,雨就顺着帽檐一串串滴了下来,看来不穿雨衣不行了,看到路边有家农民的房子屋檐较长,赶快骑过去,发现斌哥在那躲雨,相互问候了下,说不穿雨衣全身就要湿透,感冒就麻烦了,说着话解开驮包拿出雨衣穿上,实话实说,还从没有穿过雨衣骑过单车,以前骑,下雨,要么全身淋透顶着雨骑,要么等雨停了再骑,因为短途我们一般不会带上雨衣,也没有必要赶路。穿上雨衣骑行,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汗出不来,闷在雨衣内,汗水顺着衣服贴在肉上往下淌,这个感觉很不爽。


    出发第一天就遇到雨,难道预示着后面的行程会与雨相伴?果然,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进藏25天的行程,3/4的日子里或多或少都有雨雪相伴。这是九哥找人看的好日子,这个日子选的“真好”,后来我们经常为此事拿九哥开涮。

    细雨中的斌哥


    中午13点过,四个人在泥南乡会合,看看码表:72公里,平均时速10公里/小时,算慢的了。吃过午饭,骑行2公里后到达岷江边,将自行车抬上船,坐摆渡船到对岸。


    百度:岷江发源于岷山南麓,是中国长江上游支流,也是长江水量最大的支流,干流流经1062千米,沿途汇入黑水河、杂谷脑河、大渡河、马边河等重要支流,在宜宾汇入长江。


    因为马上就要汇入长江,岷江的两岸多为平原,低矮平坦,江面也较为平静和开阔,雨水打在江面上溅起朵朵小小的水花。在船上,我头脑里突然断断续续地冒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靠!记不全了。


    岷江泥南乡码头摆渡船

岷江边泥南乡种植的烟叶

宜宾岷江下游

宜宾岷江下游

    过了江,就是宜宾县泥溪镇,沿着岷江边一路逆流而上,路况不错,雨也一直下个不停,脑海里又翻来覆去都是张宇的歌:“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在同个屋檐下,你渐渐感到心在变化……”还有点味道。


    下午18点过到了犍为县,按照攻略计划应该在这休息的,大家看看时间还早,加之犍为县不在前进方向的路上,要往左拐进去2公里,而明天又要多骑2公里出来,四个人商议再往前走走,看看路边镇上有没有住宿点,就是这个决定让我们多骑了18公里,多出了近2个小时,最后一个个骑的呲牙咧嘴的。这18公里起伏路由于一路上没有城镇,只有一些农家乐餐馆,加之天也开始慢慢变黑,我们都有点暗暗后悔应该在犍为县住下的,现在倒好,又累又饿。


    一路问着住宿一路失望着,终于得知前面8公里处金粟镇有住宿的地方时,大家象打了鸡血一样开始狂奔,到达金粟镇时都已经晚上20点过了,找了一家旅馆,将自行车放在旅馆的仓库,取下驮包丢在二楼房间,就出去满大街找吃的了。


    沿岷江逆流而上

犍为至乐山的路口

犍为岷江大桥

离开犍为境内

    酒足饭饱回到旅馆,查看码表,才知今天骑了136公里,最大时速52.5公里/小时。


    伟大啊!从来没有如这般骑过长途,第一次骑行长途日行超过百里,原来钢铁是这样练出来的,原来神行太保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原来骑行长途就是这么简单:在你屁屁痛的无法忍受时,在你百无聊赖心乱如焚时,你只要坚持,就能到达目的地,就能胜利,虽然很累,但很快乐。


    此时九哥发现他的车后轮没气了,四个人齐动手拆旧换新胎,10分钟完成,旧胎拿到房间慢慢补,应该说我们的准备工作做的还是很充分的,每个人都带了两条新内胎。遇到扎胎情况:先取下整个漏气的轮胎,剥下内外胎,检查外胎内侧是否有异物,更换上新内胎,打气,安装,完事,漏气的内胎放进口袋待晚上住宿时再拿出来慢慢补。这个程序没有问题,问题是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九哥的轮胎爆了6次,有天连续爆了3次,无语,赢得了个爆胎哥的“美誉”,当然最后终于找到原因了,暂且不表。
第一天就在累并快乐着,在兴奋、新鲜劲中度过了。


    住宿的小旅馆

第一天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