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加拿大前辈游子吟《老马颂》
分享:
时间:2014-07-30 浏览:339 投稿:云天化中学 文作者:退办 张天鹏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退办 张天鹏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五 律  
父辈老牛筋,  
耕耘报地恩。  
滋兰常忘苦,  
树惠总欢欣。  
破帽成堆辣,  
光环数道辛。  
同歌桃李美,  
网颂海天春。  

      拙文《老父欣享桃李情》见博后,得到很多博客师友的中肯点评斫正,尤不乏鼓励鞭策,兹难逐一回复致谢,谨选发两则再飨知音: 

      师兄看客:文章虽是依“传来”的信息写成,但丝毫不觉隔靴搔痒。因作者本身就是柳溪,是桐子林的一员。“夜幕下白水江的涛声映衬着新街的宁静”这栩栩如生的描述就明证。作者分享了老张老师返乡被盛情接待的浓情。 
      山高高,路遥遥,情深深……  
      老张老师“投入”的是情,回报的同样是情。 
      而作者步其后尘,“踏着父母的足迹”,精耕细作,换得“红本本”几十,换得桃李沿江东下,甚至换得在各种体面场合的敬重,但仍难掩唏嘘失落,淡淡遗憾! 
      情呢? 
      也许,早前人们更重情,现今更重契约。 
      好在作者内心安然“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踏着父母的足迹》的确略显稚嫩,抒情多多,缺情不少。可能囿于篇幅,细节少了些。须知细节方能撩动心扉。 
      三十年一弹指,两文相较,作者长进长足! 
      看客胡言乱语。包涵! 

  

      加拿大前辈youzhining-游子吟:拜读大作,亲切感人,由衷赞赏!  张氏两代,教育世家,桃李满天下,可喜可贺,名满桑梓,实至名归。真如文中所说:“老张老师要回茶坊看看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效应”。 
      令尊大人的一生就是中国老一代人民教师“勤勤奋奋从教,老老实实做人”的典范。数十年诲人不倦的教龄,平凡中体现伟大,历史终究是千千万万甘愿做螺丝钉的平凡大众创造的。 
      令尊大人和我是同时代人(我1937年生),均已由日行千里的骏马变成了赋闲伏枥的老马。今年是马年,请容许我以小诗一首《老马颂》祝贺他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幸福愉快:  

壮有牛刚筋,  
老思回哺恩。  
身经汗血苦,  
饲草已欢欣。 
俯首为国人,  
躬身不畏辛,  
神州大地美,  
铁脚写挥春。  

      注:挥春,在粤语是春贴的意思。 新春很多人家有贴挥春习俗。挥春款式多,都是一些吉利词句,目的是祈求新年好运降临。福字最常见,从字面解释,“福”祈一口田,安居乐业就是福。  

      竹苑主人(http://blog.sina.com.cn/ylzxw) 

      读罢《老父欣享桃李情》,浮想联翩:当年与老叔在茶坊的情景历历在目难以言表,往事依稀,然那景那地那淡酒浓意那老叔与我如父子之情如影如画在脑海里慢慢呈现,如酒如诗。那简陋的瓦房,那破旧有隙的楼板教室、天雨便泥泞的操场,那挑水的扁担、水桶、蓄水的石缸......如今早已汇入历史的长河,而老叔对茶坊的浓情厚意永留茶坊的父老乡亲莘莘学子心中......      

和悟斋先生及加拿大游子吟《老马颂》   
我辈也牛筋,  
衔环报国恩。  
山高未惧苦,  
水险乃欢欣。  
传道多酸辣,  
从教更茹辛。  
幸存桃李美,  
换得万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