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时,纵是国考名分被公务员考试夺去,高考依旧是中国第一大考。随着全国统一考试退出舞台,高考的地域特色越来越显现,各地的分数再没有比较的价值,孰高孰低不再是热门话题,也就高考移民还具有跨省的特性。
原先的高考是在七月,当真是火热的季节,很是适合高考这个调调,那时每年的高考新闻都少不了挂吊瓶的考生,大多是中暑。调到六月后,再难现大规模吊瓶考室的壮观场景,当然人潮汹涌依旧,断不可辱了第一大考之名。六月对于内地考生确实是避了暑,对于沿海考生是躲了一劫,却躲不开另一劫,六月是台风频繁的雨季,运气好了有一天出太阳,运气不好两天都在打雷。高考英语有一项是听力,天敌自然是打雷,一遇雨天,雷打不停,就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一直坚持该打的雷就打呗,这样大家公平些。
高考推行各省自主命题后,作弊门再难登上头条,毕竟地方新闻,其它地区是没什么兴趣的。在全国统考时,暴发过几个著名的作弊门,甚至有一个县集体作弊,那时我们看着电视,真心佩服他们,胆肥啊。可与作弊门相提并论的只有泄密门,其可怕之处倒不在于有那么几个人非法获得不公平资源,反而是泄密门之后的处理措施,可是坑了无数好汉,巾帼。高考试卷是有备用版,仅是为了应对泄密,历年的备用版都不公开,传说中其难度之高,出题之偏,简单来说,完全体现了命题老师的心理变态程度。之所以本人有如此大的情绪,是因为不幸的碰到十年不遇的泄密门,最不幸的是泄密门发生时,数学还没考,那一年的数学备用卷堪称经典,各种传说中的怪题,难题,偏题,居然还有一个尚未启用的新教材试题。总之一句话,上午考完后,个个神采飞扬,下午一出考场,只见唉声叹气,配合着那下不停的雨,好生凄凉。
话说全国统考时,各地对高考试卷的保护可谓是到了极致,当时就读的学校是个考场,亲眼目睹试卷是由运钞车押送,卷宗室更是武警二十四小时守卫,很难想象这样严密的保护下还能有人偷到试卷。那一年的泄密门最终没个官方解释,也只是听说好像是中部某地学生以蜘蛛侠的技能于深夜偷得试卷,若不是那一年身陷高考之中,必是对那位学生赞叹不已,坑神啊。那时是极度羡慕那些自主命题的省份,轻松避过一劫,而且再也不用担心平均分被人指指点点。
自高校扩大招生之后,高考再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对大多考生来说,依旧是决定命运的一场考试。两天的考试牵动太多人的心,考场之外守候的人群从来都是一大风景,远不只里三层,外三层。可惜当时严禁小贩们靠近学校,不然如此人潮,再加之那一声声叫卖声,堪比传说中的赶集。作为一名考生,最怕的不是那试卷上难以解答的难题,而是出了考场,那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询问,能回答的不是还好就是有点难,考好考坏都已是考完,再怎样都改变不了,何必理会。
无论在考场成功与否,高考结束后都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假期,好长的假期。若是被录取,那就是三个月假期,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那一年,当真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若是决定复读,也能有个一两个假期,高四虽然像足了高三,多少还是有些不同,至少第二次的高考没那么多神秘感。短短两天的高考,纵是多少年也是记忆如新,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名符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