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由行记略之十四
分享:
时间:2014-06-06 浏览:331 投稿:云天化中学 文作者:退办 张天鹏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退办 张天鹏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吃过早餐,我们刚好乘上了第一班游船。住了景观房的游客,游船票有较大优惠呢。

 

    游览船离开码头,船头犁开平静的碧水,船尾掀起白色的浪花,荡起巨大的碧浪不断展开,一层一层地波及到很宽的湖面上,长长的划痕拖了很远很远。后退的涵碧半岛渐渐显现出整体风貌来,真的是远近高低各不同,要识真面目,须立彼山外。再看更远的山巅,蒸腾的云雾,若即若离,其美妙韵味难以描述。

 

    先前远眺的湖中小岛被称作光华岛,船行到近前才看清,所谓岛极小极小,用“弹丸”形容似乎也要嫌大,因为它的周围漂浮着很多个长满青葱草木的人工土墩,据说是专为保护光华岛而造的,游客还可以登上去,但随着“浮岛”的起伏又难免产生晕船的感觉。光华岛曾是邵族人的圣地,过去只有邵族里身份很高的人才能在举行祭祀仪式时上岛。又据说这座小岛远望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美丽珠子,以这颗“珠子”为界,岛的东北侧水面圆形如日,岛的西南侧水面狭长微弯如月,日月潭乃因此得名。

 

    游船首先停靠日月潭南边青龙山下的码头,说是让我们上山,主要游览为纪念唐玄奘西域取经而建的玄光寺。玄光寺建于民国44(1955)年,原为玄奘大师舍利子由日本取回后暂时安奉的地方,民国54(1965)年玄奘寺建成后,舍利子才改移奉至玄奘寺。玄光寺地处日潭与月潭的陆地交界处,外观为仿日式寺庙建筑,内供玄奘大师金身,上悬“民族宗师”匾额。有楹联一幅给人深刻印象:“高潭悬日月;法幢起国魂。”──高潭即日月潭,因海拔高达760米故称;法幢即经幢,佛教最重要的刻石;国魂特指崇高精神,如民族魂,这里指中华民族精神。 

 

    站在玄光寺前眺望日月潭,虽然薄雾迷蒙,但拉鲁岛及涵碧楼半岛的山峦景致已大致可见。游船往来荡漾起阵阵涟漪,碧水苍山谐和一体成美丽景致。“日月潭”碑石前留影的人很多,但秩序井然,人人依次排队,虽不认识但能主动相助,照下来的都是灿烂笑容。

 

    玄光寺后有步道直达玄奘寺,由于曾是香客前往玄奘寺祭拜路线,有“朝圣步道”美称。全长约850米的步道设计时融入佛教文化典故,如苔藓山门、水钵、含笑观自在、苔藓经书等,以期游人香客行走时体会到玄奘取经的内在精神。

 

    下山时表姐夫特意去排队买来阿婆茶叶蛋让我们在船上品尝。这种著名小吃和大陆的茶叶蛋大不相同,据说是用日月潭附近特产的阿萨姆红茶加香菇和独门香料煮成。吃起来蛋白滑嫩入味,蛋黄香松不干口。但我又油然而生感慨的是,10块新台币一个,竟只相当于人民币两元而已。

 

    游船不是固定的,游客只须认泊位,凭开头验票时盖在的手上印记就可登上任何一艘停靠的游船。重新行驶潭上,方位角度不同,风景也是全新的,只有游人的兴致一样浓烈。在伊达邵靠岸后,又让我们去随意逛街参观,自由品尝小吃,没有导游诱买特产。

 

    整个游湖行程大约两个小时,水上游程特别惬意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