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之行(四)——滇金丝猴保护基地
分享:
时间:2012-07-23 浏览:341 投稿:离退 文作者:离退办 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离退办 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从千龟山下来之后,为了次日能早点到达滇金丝猴基地,我们下榻在离滇金丝猴基地比较近的其宗。

 

    这是一个集汉族、藏族、傈僳族、纳西等民族聚住的小山村,位于三江并流交界处,村民以种植玉米、水稻、小麦为主,由于地处河川地带,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维西县条件较好的一个小山村。其宗出过大量活佛的村子,因此,小小一个小村子,倒有很多修建的非常漂亮的寺庙,更为牛的是,这里水资源丰富,有一股清泉从村子中间缓缓流过,村子里的人就在这股清泉洗衣、洗菜,饮牲口;清晨,在田埂上漫步,却发现,就连浇灌稻田的水也是清泉!

 

    滇金丝猴保护基地在白马雪山,离村子不远的十八公里左右,听说,上午十点前,管理人员给滇金丝猴喂食,这个时候欣赏滇金丝猴是最好的时间,而吃完之后,滇金丝猴就回到山上去了。

 

    为了不错过这个时间,早餐之后,我们匆匆出发。

 

    到了滇金丝猴基地,我们才知道,这里现有的九十多只滇金丝猴,是从几百公里之外的深山中五百多只滇金丝猴中引来过来的,为了让游客观赏,每天上午九点至十二点,由饲养员按时给这些猴群开饭,开饭的时候,它们便来到公路边的山坡上,游客便可趁机欣赏到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通常吃的有松萝、竹笋。

 

    我们到的时候,那些滇金丝猴已经在山坡上了,与川金丝猴不一样,滇金丝猴大都是黑色的猫,白色的脸庞,红色的嘴巴,样子憨态可掬,甚是机灵可爱。

 

    因为司空见惯,这些猴子并不怕生人,只是一个个对饲养员送去的松萝、竹笋“埋头苦干”、大吃大嚼,小猴子们吃饱了,就在树上来回奔跑,抓住树枝,从这棵树飞跃到那棵树上,来回晃悠,而猴子爸爸一边吃着松萝、啃着竹笋,一边和蔼可亲地望着自己的子女们;母亲永远是伟大的,即使是吃饭的时候,也不忘记自己的孩子,她们一边自己吃饭,一边将孩子们护在自己的胸前……,一个多么和睦的猴子大家庭。

 

   “那几个是今年三月才出生的小猴子,只有几个月大呢”。管理员指着几个顽皮的小猴子告诉我们。后来得知,从2010年4月起,为了加强对滇金丝猴的保护,维西管理局开始对维西境内600多只滇金丝猴建立家谱,现已基本建立猴群谱系档案。滇金丝猴的家谱,就好比人类的身份证,完整地记录了滇金丝猴的面貌、身高、体重、年龄、配偶、生育、迁徙、死亡等多种信息。数据库建立之后,只要登录,即可查到某个金丝猴的基本信息,更为主要的是,滇金丝猴信息库的家里,可以防止滇金丝猴近亲繁殖,提高滇金丝猴反之的质量。除此之外,管理局对猴群采取合理分群,也是防止滇金丝猴近亲繁殖的有效办法。为了保护猴群的有效生存,管理局从饲养上、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作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洗染保护区是我们过珍惜物种滇金丝猴的乐园。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是中国现有面积最大的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纵跨迪庆州藏族自治州的德钦县和为西线傈僳自治县。29年来,滇金丝猴加之渐渐兴旺,与管理局和当地政府以及当地老百姓的管理爱护分不开的。目前,已经有8个种群1500多只滇金丝猴,比2000年增加了约三百只,而维系境内分布的滇金丝猴的4个种群,数量从2000年的约400只增长至600或650只,占整个保护区滇金丝猴种群数量的50%。正因为有效的管理,才有了滇金丝猴的茁长成长、壮大,也为国内外游客欣赏滇金丝猴创造了条件。

 


    我们一边听着管理员介绍,一边举起手中的相机对着猴群猛拍。直到近十二点,猴群吃完了,渐渐离开我们远去,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些憨态可掬的小家伙们。

 

    下午,按照原计划,我们将向雪龙山出发。司机小姚在导航仪上输入雪龙山,导航仪将我们引向一条偏僻、难走的乡间小道,走不了多远,我们就无路可走,只好原路返回,问了很多老乡,老乡指着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峦告诉我们,那就是雪龙山,但是,路非常难走,而且,我们下午上去,当天很难回来,并且上山的路很难走,究竟怎么走还的问当地的旅游局。没办法,我们打114求助于当地旅游局,114告诉我们一个电话号码,说是旅游局的,等我们打通电话之后,人家告诉我们这是家里的电话!再问114,给我们的仍然是这个号码,于是再拨通,人家便没好气地说“告诉你,这是家庭电话!那里是什么旅游局嘛!”乖乖!脾气不小!没办法,我通过114查清当地政府办公室的电话,想通过当地政府办公室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电话拨通之后,响了很久,却无人接听!又通过114拨通当地人大办公室的电话,情况依旧!

 

    难怪我们路过县城的时候,见到县城那一片脏乱差的样子,也根本看不到雪龙山宣传之类的任何广告、图片,我们明白了,当地政府对旅游业并不关心,至于关心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在沮丧中,我们带着对雪龙山美景的继续憧憬,离开了那里,驱车前往茨中的叶枝小镇,准备下榻那里,次日去傈僳村。

 

 

 

这就是滇金丝猴

 

 

外国小朋友

 

 

 

花很美,却有一个不雅的名字--鸡嗉子花

 

 

高原上才有的蓝天白云

 

不知名的小野花比比皆是

 

叶枝小镇--茶马古道

 

沿途风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