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艰苦的知青生活下来,我们学会了农活,学会了开小锅自己改善生活,学会了缝缝补补,(当然也有很多男生不会缝补,衣服坏了,只有用伤湿止痛膏粘上,只是苦了卫生所的伤湿止痛膏),也学会了苦中作乐。有很多男生学习拉小提琴、吹笛子、拉二胡,每到夜晚,天空湛蓝,皓月当空、繁星点点,连队背后的山林树影婆娑、栖息在树梢上的鸟儿低声呢喃,虫儿啾啾,微风吹过,凉爽无比;也是在这个时候,总会有小提琴声从山坡上的大青树下的男生宿舍传来,那是我的同学F和上海知青GW在月光下苦练呢。开始的时候小提琴声吱吱啦啦、格叽格叽的不成调,不知何时,某一天,那小提琴声终于流畅、悠扬起来……
后来,营部搞文艺调演,这给了爱好文艺喜欢唱唱跳跳的知青有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学会拉小提琴的我的F同学和GW自然就到了乐队。
排练开始了,我们连队准备的是舞剧《白毛女》的“窗花舞”那一段,在学校本是跳窗花舞个的KL充当了主角喜儿,而其他的几个“窗花舞”的女演员,是我的其他几个女同学;没有现成的音乐,整个片段所需要的乐谱全靠五营二连我的S同学的凭着记忆写下来的,(他在学校也是文艺活跃分子之一),这在当时已经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因此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排练在山坡上营部的小学校进行,这样一来,每天晚上收工之后,从山坡上传来的窗花舞那欢快的乐曲,舒缓的小提琴、悠扬的笛子、如诉如泣的二胡此起彼伏,打破了边疆夜晚的宁静,给连队带来生气也带来欢乐。
演出肯定是成功的。
我到营部之后,团部搞文艺汇演,为了把这个政治任务完成好,营部从各个连队抽调上来数十名知青,组成一个临时的文艺宣传队,组织了舞蹈、独唱、小合唱、朗诵等十几个节目,乐队自然也是由本营的知青组合;演出需要的服装、道具都出自我们自己的双手。
其中有一个舞台小舞剧,大概意思说的是知识青年在边疆经过几年的锻炼,研制出一种除草剂,小舞剧就是赞扬这种除草剂的功能和作用。剧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胡眼睛,舞剧中需要的道具喷雾器是DJK带领一帮人废旧利用制作出来的;当时作为自创节目在团部汇演的时候颇获得好评。参加团部汇演之后,又到团部下属的各个营巡回演出,一路顺畅、演出无不成功。记得里面有一句台词“只张苗、不长草”,以此赞扬这种除草剂的研制成功。可是,当巡回演出到本营的时候,可能是在本营演出熟人太多,台上的演员被台下数百双期盼的眼神吓着了,一紧张,在“多拉索、拉多来”的伴奏下,将那句台词唱成是“只长草、不长苗”!引起台下一阵哄堂大笑,却急坏了台后的胡眼睛!四眼圆睁、嘴巴一憋大叫一声“M哟!你们在爪子哦!”因为台词一变,意思就相反了啊,要是有人上纲上线,至少一顶反革命的帽子戴在胡眼睛的脑袋上再合适不过了。
还好,事后并没有发生什么,这得亏我们的营长是个好人。
又一个美丽的夏天,营部要搞一次文艺汇演。
既然是全营的汇演,得要一个恰如其分的题材。这个任务交给了JK同学。JK同学那时候已经从指挥部四连调到营部的小学校任语文老师,与教数学的胡眼睛成为同事、结为“死党”。JK同学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且幼体、宋体、楷体、隶体无一不能,还画的一手的好画,所以整个晚会的策划和布置非他莫属。
几天的冥思苦想,JK同学给晚会命名为“南疆之夏”。南疆之夏,多么富有诗意!
汇演即将开始的前两天,JK同学在金黄色的蜡光纸上用地道的楷书写下“南疆之夏”四个大字,又用幼体写下“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某团某营文艺汇演”几个小字,然后认真端详、品味一下自己的杰作之后得意地交给我们,于是,这些由JK同学写好的字体又经过我们灵巧的双手在剪刀下丝毫不差地一个个再现原形。
汇演在一个美丽夏夜,边疆的夏夜。演出地点就设在营部的山坡下、仓库前那个大大的晒场上。舞台的布景由我们机关的几个女知青来布置,JK同学背着双手,吆喝五六地指挥着我们,台后一间临时腾出来的空房子里是忙碌化妆的演员们;舞台终于布置好了,大红色的幕布上,“南疆之夏”几个大字以一个大大的弧形贴在上面,下面是整齐的一行“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某团某营文艺汇演”的幼体字,作为背景图,JK同学画的是几颗高大的橡胶树,精神抖擞地长在一大片若隐若现的红土地上,而胶树的远处又是一片若隐若现的胶林,和几个若隐若现的几个头戴胶灯、腰间斜跨竹篓、手握胶刀割胶知青的身影……
舞台布置好后,退后十几米,我站在远处看着这个虽然简陋却充满诗情画意的临时舞台,心里赞叹不已。当然,这样的舞台要是在现在根本算不上什么,可是在当时,在那既无钱有无多少材料的落后的边疆、落后的兵团,能够布置出这样的舞台,能有如此的创意,怕也只有JK这个鬼灵精了。
还不到十九点,宽大的晒场上早已坐满前来观赏演出的知青。蔚蓝色的天空布满繁星,明朗的月光白昼般地照耀着晒场,晒场边上,几颗高大的落了花的木棉树卫士般守卫着舞台;晒场背后的山林栖息的鸟儿的喳喳声、树梢在微风的吹动下沙沙声、路边草丛中虫儿啾啾声被等待看演出的知青们的欢闹声淹没了……
在我的F同学、GW们悠扬的器乐声中,一群演员跳跃着蹦向舞台,晚会开始了……
三十多年过去了,那天晚上的汇演持续到什么时候,以及晚会究竟有多少个节目,和节目所演出的内容我记不清了,唯独那“南疆之夏”的布景在我心里永恒。直至今后的几十年的岁月中,我曾看到过多少次晚会的布景,自己也曾亲手设计、布置、参与过一些晚会的布景,而每次看到那些布景也好,还是我自己设计、布置的布景也好,那“南疆之夏”就不由地在脑海中跳将出来;当然,说实话,无论是看过的布景还是我自己亲手设计、布置的布景,不管是哪方面,都远远胜过“南疆之夏”,可是,无论如何,那“南疆之夏”永远走不出我的心里,在记忆中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