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修淬炼:在管铆的“敲打磨砺”中扎根现场
分享:
时间:2025-10-14 浏览:15 投稿:装备运维中心 文作者:刘世杰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作为入职一年的管铆新人,这次合成装置大修,是我从“看图纸学理论”到“拿工具干实事”的蜕变场,更是检验自己实干本领的实战场。这次装置大修,让我在管道的切割焊接、设备的铆接紧固里,真正读懂了管铆工作的重量。


大修还未开始前,我已跟随装置技术员和班长深入到现场之中,根据任务书查看现场,计划编制施工方案,计划作业时间,通过一次次的深入了解,我们希望在大修开始时做好充分准备,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做到既要提效率,更要保质量的坚定决心。


大修刚开始,面对合成氨装置里纵横交错的管道,放在以前我指定脑袋发蒙。现在我跟着班长处理管道的漏点,我明白管铆不是简单的“焊牢接稳”。那根管道因长期高温高压,焊缝处出现细微裂纹,班长先带着我用角磨机仔细打磨坡口,每一下力度都要控制,既要磨掉裂纹又不能损伤母材;“这根管道输送的是高压合成气,焊缝要是有气孔,轻则泄漏重则引发危险,管铆的‘细’就是安全的‘盾’”。这句话,成了我大修里记最牢的准则。


管铆班的设备热紧作业,让我真正摸清了管铆工作藏在“力道”里的“巧”。化工装置里的法兰、螺栓长期受高温高压介质影响,容易出现热胀冷缩导致的松动,一旦密封不严就可能引发介质泄漏,而热紧就是给设备“上保险”,既要拧得紧,又得控得住劲,每一下都藏着门道。


起初,我跟着师傅做尿素装置换热器的热紧作业,拿着呆扳手对着螺栓猛拧,要么拧不到规定扭矩,要么用力过猛差点伤到自己,看着师傅轻松就能让扳手“听话”,我却连力道都握不住,心里满是着急。师傅接过扳手,让我把手搭在他的手上感受:“热紧不是靠蛮劲,得跟着螺栓的‘脾气’来。你看这螺栓经过高温后韧性变了,得先根据介质温度、螺栓规格算好扭矩值,扳手发力时要‘沉肩坠肘’,手腕跟着扭矩刻度慢慢加劲,这叫‘寸劲’,不是硬来。管铆的‘劲’,就是设备的‘稳’,劲没给对,要么白紧,要么反而伤了设备。”原来管铆的“巧”,从不是蛮干硬拼,而是把“精准发力”融进每一个操作细节里,用手上的“寸劲”,守住设备密封的安全防线。


大修里的“协同”,也让我对管铆班的角色有了新认识。合成氨装置更换换热器时,管铆班要和起重班配合,先将旧换热器的进出口管道切割分离,再协助吊起设备;安装新换热器时,我们要精准对齐管口,保证管道与设备法兰的同轴度,不然会影响密封效果。在对接管口时,法兰偏差可能1-2毫米,但是师傅们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一边调整管道支架,一边和起重班沟通微调设备位置,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对齐。那一刻我明白,管铆不仅要自己手艺硬,更要和其他班组“拧成一股绳”,每一个环节的衔接,都是装置顺利开车的关键。


如今大修结束,看着检修后的管道输送着介质平稳运行,尿素合成塔恢复正常工况,我摸着自己磨出薄茧的手掌,心里满是踏实。这几十天里,我从只会递工具的“学徒”,到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管道焊接和设备复位,不仅练硬了手艺,更读懂了管铆工作“细、准、实”的内核——我们手里的锤子、扳手,敲打的是安全,紧固的是责任,拼的是装置的安稳运行。这场大修,是我作为管铆人的“成人礼”,让我真正扎在了生产现场,扎进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