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新型工矿企业发展的总体趋势,而在传统的观念之中,煤炭行业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浅显粗旷,有设备即可遍地“淘金”,逆境之中的煤炭企业该如何扭转社会的认识误区?煤炭行业脏、乱、险、苦,无数人才望而却步,作为煤炭企业又该用怎样的心态和机制来培育人才?在经历近十年光辉岁月的荣宠之后,面临国际经济形势走弱以及伴生而来的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煤炭企业要如何不受经济放缓和政府规管所带来的压力和重创?这些问题均值得我们深思。
2013年在中国天津召开的国际矿业大会上,与会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官员均在为矿业面临的严峻形式展开激烈的讨论,共同探索出路,以使工矿企业如何走出困境。数以千计的煤企被市场寒流无情摧残后,痛定思痛的行业内部,谋求改革的呼声一片,拓展市场、转型升级……似乎改革成为所有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然而身处其中,要用怎样的改革出路去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危机,让企业稳定发展,员工安居乐业,也成了东明矿业正在深入思考的问题。
顺应形势、大胆创新
按照云天化集团公司加快金新化工“5080”项目建设达标达产的责任目标,呼伦贝尔东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明矿业)作为云天化在东北片区的煤炭资源开发基地,对该项目煤炭资源坑口深加工和扩能转型增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金新化工项目开车日益取得良好的突破性进步,同时伴随着2015年内铁路及输煤栈桥项目的建设完工,云天化集团在东北片区的煤炭开采、加工和外运环节将可能面临大幅度的增长需求。作为5080项目的原料供应地--东明矿业必须伴随项目整体进展状况和市场拓展形式的需求,为今后几年可能面临到的扩能生产做好规划准备和相应的基础技术支撑工作。
东明露天矿地处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宝日希勒煤田西侧,地理位置较低,经受临近河流的测向补给,第四系和煤层含水量过高,在全国煤矿地下水含量排名中位居前列。地下水的无序涌出增加了露天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水对煤炭的浸湿也对煤炭加工及产品发热量产生重大影响。多年来公司为了维持安全生产,一直依靠高额经济支出付诸于打井疏干来维持控制地下水所产生的影响。尽管如此,由于2013年呼伦贝尔地区经历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矿区北部形成了面积较大的地面湖泊,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地下水量在局部失控,使原本难以控制的地下水更加泛滥,直接危害到整个煤矿的生产。露天矿坑内生产活动的安全风险日益严峻;单一的疏干思路与环保、水资源等方面的政策冲突化日益强烈;高额的疏干费用支出渐渐侵蚀着煤炭微薄的利润,造成经营成本增加,众多因素致使公司经营成本控制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开源节流、技术先行
针对外部竞争激烈和内部成本增加等环境和棘手的技术难题,公司采取先针对具体问题应急解决的方法避免问题的扩大化,同时落实技术部门对现有的技术资料进行全面地分析,以便对今后的生产活动进行通盘考虑,避免在相应的工程措施上隔靴挠痒、治标不治本、以偏概全。企业通过详实的摸底,开始转变思路,从根源处找原因,探问题,大胆提出公司技术攻关项目暨东明露天矿综合地球物理勘测项目,经过反复考察、深入调研和论证,并于4月全面开展。
在公司提出全面创新改革的方针后,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及主管领导对现有的技术资料进行全面地熟悉和分析,通过考察、调研、对比、研究、分析,最终选择和完善技术攻关项目的执行方案,利用原有传统钻孔勘查资料的基础上,使用综合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同位素示踪等现代科技仪器和技术方法对东明露天矿区进行地层和地下水流场进行全面调查,以获取较为精准的数据。为今后水文地质工作做出通盘考虑,同时为采矿工程和安全、节能生产奠定基础,预计在项目结束之后,将结合企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出工程措施,避免后期的盲目施工和安全环保风险。根据获取的数据精准把握水文脉络,从而直接把控水害咽喉要道,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做出预判性的工程措施,总体上达到优化设计,和成本控制。
此次科研项目的开展,采取全面覆盖和重点针对的思路,着重对采区推进方向-北区进行地层和含水层的趋势分析。为了使项目开展直接有效,工程技术人员充分结合之前考察调研结果,多次现场测试和修改完善方案,避免重蹈其他矿山企业在部分问题上的覆辙,力争全面有效的完成此次科研项目。
肩负使命、钻研成长
如该项目最终完成并获成效,使公司在全国露天矿开采水文地下水处理领域领先于国内同行,摆脱单一的依靠外围技术力量,只顾挖煤增效的传统煤炭生产企业,而是向着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新型现代化企业发展方向前行。最终建设成为造福一方的绿色和谐矿山企业,为云天化集团及股东的事业发展增光添彩。
古有大禹治水,造福百姓,谋天下苍生之幸福。今有东明矿业继承发扬祖辈勇担责任,不畏艰难的精神,再次承担治水重任,为呼伦贝尔草原的环境保护、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项目启动前工作安排部署会
项目勘查现场
前期勘查汇总
勘测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