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至30日,公司2010年度管理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公司领导、公司本部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分子公司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总经理刘和兴主持。
会议围绕《“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发展规划》《公司本部及各分子公司内部管理提升》等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总经理刘和兴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公司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原则,具体部署了做好2011年各项工作的各项要求。
会议认为,“十一五”期间,公司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全面强化内部管理,狠抓生产装置安全稳定运行,通过项目建设和资本运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进企业发展。五年时间,公司员工求真务实、奋力拼搏,总资产从2005年底的62.9亿增长到222.3亿元,净资产从26.71亿增长到63.02亿元。过去五年,公司围绕化肥、有机化工、玻纤新材料和商贸物流四大产业,通过技术改造、新建项目、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现已拥有分子公司12家,形成四大产业集群,主要产品产能大幅提高,其中,聚甲醛产能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五,玻璃纤维产能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全球第四。会议认为,公司全面完成了生产、经营、管理、发展方面的“十一五”目标。
2010年,公司在“审慎乐观”经营原则的指导下,公司本部及各分子公司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群策群力,高效协同,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内部管理和战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会议认为,2010年公司实现了危机形势下的快速发展,为开启“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会议指出,尽管“十一五”期间公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依然不能忽视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2008年年底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更进一步加深了公司对于当前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传统“跑马圈地”式的发展模式能否满足新形势下公司发展的需要?当传统化肥产业的利润逐渐消失时,现有的产业结构能否形成足够的利润增长点支撑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组织机构能否适应公司未来发展的要求?如何加强集团化管理、实现母子公司间的高效协同是公司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会议指出,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现代企业面临六种深刻变化:一是由低成本向高成本转变。通胀的压力将导致生产资料和人工成本迅速上涨,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和节能减排压力逐步增加;二是由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传统“跑马圈地”式的发展能否适应新的形势值得深刻反思,只注重数量的发展方式并不能为企业带来最核心的竞争力,而要更加关注发展的质量;三是由非理性型经济向成熟型经济转变,要真正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企业,实现理性的发展;四是由粗放型经济向精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经济发展;五是由外向型经济向内生型经济发展。国内市场将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六是由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变。要更加注重品牌形象,打造企业的核心品牌将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会议强调,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新的发展要求,公司必须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模式,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步伐,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努力实现股东投资回报最大化、客户需求价值最大化、员工发展机会最大化、社会效益创造最大化。
会议认为,公司2010年度管理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公司取得的成绩,描绘了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为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实现公司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会议号召,公司全体员工要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团结奋进、携手并肩,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精神、高效的执行力,全面执行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共同开创云天化基业长青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