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富云天化工会:发挥三个作用 推动室站建设
分享:
时间:2020-05-06 浏览:781 投稿:党委工作部 文作者:文/ 赵晓梅 图/胡良平 夏古文 王明红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文/ 赵晓梅 图/胡良平 夏古文 王明红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公司现有被命名的劳模工作室2个,分别是陈平省级劳模技能大师工作室、赵宁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按照“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的总体思路,为让工作室真正发挥作用,公司工会积极履行宣传、保障、服务“三个作用”,使之成为传承劳模工匠精神的“新平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练兵场”。
 

 
    一、发挥宣传作用,凝聚发展力量
    (一)加强劳模引领作用宣传。公司工会深入挖掘劳模身上的闪光点,在工会园地网站开设专门的“先锋模范”版块,加强工作室先进典型宣传,将“向劳模学习”的抽象化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行动,营造出向劳模学习、向先进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工作室成果成效宣传。公司工会针对工作室在技术创新应用中取得的成果成效,及时组织QC、技术论文发表等进行宣传展示,陈平带领的工作室团队荣获“全国化工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赵宁工作室团队成员多篇论文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其中《一种新型控制器的应用》被美国霍尼韦尔评为论文一等奖,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对外影响力。
 

 
    二、发挥保障作用,推动室站建设
    在公司“室站”建设工作中,公司工会积极发挥保障职能,充当“协调员”,穿针引线,抓好党政、职能、基层三个关键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工作室创建工作。
    (一)党政搭平台。一方面工作室成员培训、培养,依托公司职工培训总体规划。公司搭建“四支队伍”人才建设体系,为具有专业能力的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通道,技师、高级技师、责任工程师和学科带头人能够尽情发挥聪明才智,充分调动了工作室成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公司对劳模工作室给予大力支持:项目的施工、设计、材料、成本等费用由公司支付;公司根据项目实施后取得的效益给与奖励,确保工作室持续出结果、出人才。这些政策上的支持为工作室的运行营造了良好、宽松的环境。
    (二)职能强配合。公司装备技术部、生产管理部等职能部门为工作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工作室的创新项目统一纳入到公司创新管理系统,经职能部们审核通过后,立项实施,并有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检查、跟踪、指导,确保工作室项目进度和施工情况可查、可管、可控。项目结项后,专技部门组织考评、验收,纳入公司奖励。职能部门的介入,为工作室日常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三) 基层重执行。公司室站建设从一开始就扎根基层,与各单位工作紧密结合。工作室所在单位的党政领导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同推进各项工作进度;基层工会围绕工作室计划任务,积极参与日常管理;工作室技术培训融入班组日常培训,这既兼顾了日常技术练兵的需要,也可以将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跟踪,针对性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为技术改进、技术攻关打下基础。
 

 
    三、发挥服务作用,激发团队活力
公司工会积极发挥服务职能,通过建章立制、过程跟踪、培训交流等,激发工作室团队活力。
    (一)统筹管理要求。公司工会组建了工作室创建领导小组,拟定创建清单列表,根据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室的职责、任务和日常管理制度,明确中短期工作目标。为了保障工作室的团队能够集中精力抓培训、思创新、精钻研,工作室经费由公司工会代为统筹管理,确保了经费的规范使用。
    (二)加强创建策划。工会在创新工作室构建之初,就定位于“突出专业力量,凝聚核心人才”,因此工作室打破传统实体班组的界限,组建有利于创新创效作用发挥的团队。这就使跨专业、跨部门、跨班组成为可能,各个专业领域的精英均可以在团队中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三)强化过程跟踪。工作室立足“自我管理”的方式开展工作,公司工会积极参与并跟踪创建活动。每年公司工会均深入劳模创新工作室,与团队成员交流,了解项目进展、团队建设等情况,协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尽心尽力做好指导、服务工作。
    (四)提供学习交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公司工会通过劳模座谈会、技术交流会、室站调研等活动,组织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交流学习活动,拓宽了工作室成员的思路,使创建工作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