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市场”、“研究”三结合 北京聚甲醛实验
分享:
时间:2008-05-20 浏览:295 投稿:null 文作者:YTTV 李冬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YTTV 李冬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北京聚甲醛实验室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讲,是个显得有些神秘的部门,它远离公司本部,从事着与企业经营不太相关的科技研发工作,这样一个部门怎样定位自己的企业职责,它又以怎样的方式来支撑公司的聚甲醛产业?

    穿过繁华热闹的北京城,我们在中关村昌平科技园区内找到了公司北京聚甲醛实验室,这个因公司聚甲醛产业发展应运而生的部门自2005年成立以来,立足于与高校合作实施技术创新,开始了为公司产业积累开拓的科研历程。照理说这是一个专攻课题研究的部门,然而这又注定不会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实验室。实验室主任王志春这样介绍到:“我们的所有技术人员今后都将逐步到生产、市场现场去了解应用的情况,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方向,作为公司的一个研究部门,它有别于一般的专业研究机构,我们将力求实现生产、市场、研究三位一体!”

    这是个有些意外的答案,仔细一想,却又是实验室必然的选择,对于他们来讲,支撑的是一个全新的行业进入者,且不说应用技术开发等亟待深入的研究课题,就连不同环境下产品性能数据这种最基本的技术资料对于公司来讲也还属于空白。“经常有客户询问,‘我在这种环境下能不能用你的产品进行加工?’由于公司进入聚甲醛产业相对较晚,前期缺乏这些数据,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在构建公司产品性能方面的数据库。”谈到这方面工作时,负责人还向我们举了这样一例子:“公司聚甲醛产品耐候性实验自2007年5月开始以来一直持续到现在并仍在进行,产品性能测试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这上面没办法取巧。某种意义上讲,耐得住寂寞是做科研的一个基本条件。”

    一方面是科研积累,另一方面是生产支持,对于引进技术,如何最大程度的实现技术消化吸收,达到好的生产工况以及稳定的产品性能是公司产业化道路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在生产、市场与研究三结合的指导思路下,实验室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大量工作。除在北京与清华大学专家合作进行课题研究外,实验室在水富本部与川大合作并同生产车间、生产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力求使公司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够达到最大化,在装置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公司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实验室的另一项职能是为公司客户提供技术服务,通过与客户的接触,实验室了解和收集客户对产品的应用信息,并用以指导自己的研究开发,从而为自主技术创新并实现产业化发展进行着不懈的努力。通过结晶和流动性技术的开发并接合市场需求,07年,实验室研发M350产品并实现生产,投放市场后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效果。后继还将开发生产M90-01,M270-01等牌号产品;除通用型开发之外,实验室去年与日产汽车公司合作开发耐候型聚甲醛,产品终试样品送日产汽车做运用评价后表明,产品性能达到日产汽车原采用的国外公司产品性能,而目前,实验室正同日产汽车进一步合作,准备开发增韧型聚甲醛。

    在实验室看来,聚甲醛产业是希望无限的朝阳产业,然而随着新的技术供应商出现,与公司刚进入时相比,行业正发生着悄然转变。现在不算国外合资公司,仅国内独自建设的聚甲醛项目就有四家企业在进行,2年后新增产能达产之时,行业极可能面临饱和,严峻的行业格局面前,实验室负责人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未来的聚甲醛竞争非常激烈,产业之路不仅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型号,还需要加大聚甲醛产品应用技术的开发,解决产品应用替代性问题,不断扩大聚甲醛的应用领域。”

    作为国内的行业先入者,公司依靠自己独特的战略发展眼光和刻苦努力在规模生产和技术开发中争取到了较好的竞争优势,然而对于聚甲醛这样一个高科技行业,也许只有技术也唯有技术最终将决定产业的高度,在外有垄断巨头,内有行业追兵的市场格局中,我们的聚甲醛之路才刚刚开始,而公司的相关研发部门,未来注定将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