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一直华夏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端午飘粽香,悼念屈原之魂;清明扫祖墓,祭奠逝世先祖;除夕燃爆竹,庆贺新年到来。我们自古以来,就有悼贤之礼,有祭祖之礼,有迎新之礼,虽只是表面形式,但其背后是日久沉淀下来的道德底蕴。
洛克曾说:“美德是精神上的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道德是礼的核心,礼是道德的外在体现。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大典上,传统礼仪贯穿始终。从主席驶过时士兵行注目礼,到执勤卫兵交接时行交接敬礼;从迎接外宾的举枪礼,到首长报告敬的礼。这些折射出的是深厚的道德根基,是一种爱国、无畏的道德。礼仪之风,中国本色;礼仪之邦,道德闪耀。中华儿女在这样的仪式感中,记录历史的节点,感慨祖国的前进。何其有幸,生今日之中国;何其骄傲,有今日之辉煌。
礼仪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结晶,还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
首先,加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素养。礼仪修养是一个人教养、风度与魅力的体现。一个讲礼仪,遵守礼仪规范的人,能够较快的获得他人的认同跟尊重。加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素养,有助于尽快获得别人的喜爱。
其次,加强礼仪修养有助于一个人尽快成才。当代越来越多的人是高知群体,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学习的不只是专业知识,还有文化道德以及礼仪修养等。一个专业知识过硬,但品德败坏,毫无修养的人,是不可能成才的。即使你成功了,也不会在成功的道路上走远。只有道德水准跟知识水准协调的人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再者,加强礼仪修养有助于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如今青年如雨后春笋,作为中国明日发展的引领者,在专业知识以及道德水准上,对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要谨记新时代自己的引领作用,说文明、讲礼貌,以提高自己的修养来促进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与此同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仪教育是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当道德之光在礼仪下闪耀时,民族精神也在礼仪中升华。正是因为有礼仪下培育出的道德,我们能不畏艰险,砥砺前行。君可见,钟南山耄耋之年扛起责任,毅然再战护国心切;君可见,李文亮肺腑先声鸣哨至逝,忧国忧民不顾小我。中国人勇于肩负沉重的使命,奋发图强在所不辞。若没有礼仪的滋养,哪会有千千万万的工人奋斗在深夜灯光下?若没有道德的指导,哪会有前赴后继的白衣战士奋战前线?我们的民族精神无时无刻不在熠熠生辉。
泱泱华夏五千年积淀,我们的先辈扬着礼仪风帆,乘坐道德之船,缓缓驶过历史长河。那些自前人传承下来的礼节至今充盈着我们的生活。
中国曾世界上最推崇礼仪的国家,道德也一直是时代不变的底色。身为炎黄子孙,礼仪与道德绝不应成为我们随手抛下时代列车的果皮纸屑。新时代不可缺少的标识就是“礼仪之邦”,这个标识,充满历史厚重感,也是拥有道德之心的我们未来不会偏离的方向。
高歌酹酒,来者相候,唤我今日,长缨在手。身处文化渊薮,吾惟愿尽绵薄之力,以章服之美为支点,撬动礼仪振兴之杠杆,化吾侪身着之落落青衫,为心中之疏疏风骨。
吾辈少年郎,晔晔如扶桑。我们与山河同梦,与祖国共生,传承和发扬是每个人的使命,我们应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做“向上走”的新青年,带着礼仪与道德,不负君望,亦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