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等治水政策规划的密集公布,进一步明确了 “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治水及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目标、任务、措施与方案。
我国占有世界18%的人口,而淡水资源只占世界的6%,水资源严重短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统筹做好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同治工作,大力推动环保产业节水、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水富云天化放眼长远未来,建成并投产西南片区首套废水资源化利用减排装置,成功实现公司生产废水资源化再利用。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趁势而为,彰显企业社会担当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17年国家发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个拥有40多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在建厂初期,为了方便生产取水,公司选址在金沙江畔,与江面直线距离不足500米。2018年,公司正值决战“扭亏增盈”的关键时期,长江流域水体保护的高压来势汹汹。公司的前途命运、环保的责任担当、周边的居民安全。命悬一线的抉择,一度让公司上下陷入焦虑。异地搬离?就地改造?投入极大地人力物力,对标先进企业,推进整改升级,必定是背水一战,脱胎换骨;异地搬迁,几经折腾,必定是死路一条。
2018年3月,好消息传来,《云南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名单》公示,公司被列入“就地改造”名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打造安全环保竞争新优势的决心和信心大增,接下来只管大刀阔斧、大步向前。尾水装置,将原有水处理装置的雨水、生产尾水进行收集、沉降、处理、回收再利用。排口的彻底封堵,充分显示了公司技术创新的实力和打赢环境保卫战的底气。有了经验,公司马上乘胜追击,将目标对准了厂区的生产废水。废水资源化利用减排项目是公司打造安全环保竞争优势的关键项目,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司生产废水的零排放。尾水装置,废水资源化利用减排项目相继落地,是公司为了长远可持续发展,为了让国家放心,人民安心而签下的承诺书,更是为留住这一江东去清水。
为更好履行公司的社会责任,公司组织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将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公之于众,勇于做出承诺,敢于接受监督,这就是我们的担当。
绿色行动,打造环保竞争新优势
用生态环境保护激发企业的生命力。面对环境污染的严峻现状和污染防治的巨大难度,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先后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提出加大违法处罚力度、更新工业用水标准和强制性限制、用水资源费调整等一系列紧缩性环保政策。其目的是倒逼企业转变观念,更新技术,改进设施,发挥主体作用,迎难而上,直面环保问题的挑战。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两山”理论的科学论断引领下,在集团公司的带领下,水富云天化努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未来,谋篇布局,积极主动推进“绿色工厂、智能制造、智慧园区”建设。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本着节水降耗,利于环保的原则。将目光对准现有达标排放的每小时220立方综合废水。
强强联手,走出绿色发展路。公司联合国内工业领域领先的环保能源综合服务商麦王环境,采用成熟的膜集成污水回用技术。即运用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等膜分离工艺,蒸发浓缩工艺,对公司综合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去现有综合废水中的硬度、盐分等物质,产出水满足生产用循环用水要求,副产品硫酸钠符合工业一等品质量要求。项目设计负荷按每小时计:处理水量220立方;硫酸钠产出0.72吨;污泥等其他副产物1.83吨。经计算得出综合废水的循环利用率为98.8%。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但实现了外排废水资源化利用。同时还将减少公司从金沙江取水量200立方米每小时。粗略估算,每年将为长江流域留住170余万方活水。
2019年公司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这是对公司环保领域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催人奋进的前进号角。接下来,公司将继续探索项目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环保和经济价值,做到物尽其用,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寻求突破,催生用工新模式
废水资源化利用减排项目是公司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深化改革等重要举措,助推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安全环保核心竞争力的示范项目,是企业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结构调整的关键一招。企业想要想要稳中求变,创新是关键;创新工作人才是重中之重。企业必须在人力资源优化调整和提高发展质量的迫切人才需求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公司大胆创新,提出使用劳务派遣的用工新模式试点。这将是公司人才需求、成本优化和竞聘者在严峻就业形势下寻求一份安稳的双向奔赴。
新模式下组建的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是公司的首要关注点,为促进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公司坚持严格管理、给足温暖、全面提升、重点培养的原则。通过安全家书分享、周年纪念日、友谊赛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搭建新员工展示才能的舞台,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将公司企业文化、人文精神根植到他们心中。用文化吸引、感情牵绊、事业激励,让项目组员工紧紧的凝结在一起。
项目建设初期,汇聚而成的项目组任然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24名外包操作工队伍,理论、操作基础薄弱,百分之九十左右化工生产经验为零,工作习惯、文化理念、安全环保意识与公司的高标准严要求都相去甚远。在更规范更严格的管理体系面前,满腔的青春热血是公司坚持留下这支“杂牌军”的唯一理由。公司本着没有人才,我们就自己培养人才的理念,组织操作工与老员工签订师徒协议;开展基本理论、现场实操学习;多部门联合培训分析技能。以理论、实操、再理论、再实操的螺旋式推进培训方式,以充足的试错机会为保障。促进团队专业技术技能迅速提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跑现场、画流程、讲原理、记标准、练操作。团队一个月拿下十六个分析项目学习,从化学分析小白到独当一面的业务人才,从零基础到知原理、懂流程、会操作,经历过了解是什么,到熟悉怎么做,再到理解为什么的流程。项目组成员优化改进、工艺操作、分析检验、事故处理、设备检修一肩挑的情况下,在现场摸爬滚打。2021年3月开始试车工作,2021年4月17日实现回用段系统流程打通,并产出合格回用水,2021年6月7日全工艺系统流程打通,并产出合格硫酸钠产品。588天,新的用工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成绩是对汗水和心血最好的回报。团队成员实现了从0到1的转变,但1永远不是终点,而是无数个“1+N”的起点。
随着水富云天化改革深入推进,废水零排放项目从建设规划、用人和管理机制都有了全新的改革,一跃成为集团公司乃至西南片区新国企改革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后吸引了多家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参观学习。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十四五”规划》、《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以及“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将面临新的挑战。公司废水资源化利用减排项目,是公司在面临诸多压力下做出的果断决策,从举棋不定、提心吊胆,到下定决心、艰苦奋战,再到收获成果、走向光明。云天化人在这本47年的厚重历史书上,增添了浓重一笔。相信,在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的道路上,公司将不待扬鞭自奋蹄,向更远、更高的山峰继续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