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求一个答案,人间烟火味的答案。是“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情,还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是隐居山林,卧听鸟鸣悠扬的慵懒,还是漂泊城市,醉看人世繁华的糜烂?纵是烟火,也必有答案。
泼墨煮茶,品酒挥毫
诗人的诗都是有感而发的,没品味时态炎凉,生离死别,情犊初开,哪的千古绝唱,万世流芳。若不是没有一个明君赏识,陈子昂又何来“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之绝句?要是有一个养尊处优的环境,李白又怎会吟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般豪气冲天的声音。但凡人生来无情,又怎会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 却有晴”的倾世一句?
茶圣陆羽,酒仙李白,有哪个不是品出了人生,饮出了世态?
人有感,亦有情,人间烟火一堂课谓之:感情
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孩子,每个人都有家。那火中救人于刹那的,高楼上想人命关天的,驻守边疆的,醉卧沙场的,难道人人都是完全自愿的吗?其实答案很显然,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呢?责任,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中便说过“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负着一种责任。”那能逃避吗?不能!这责任就如同一根明知道前路上有钉子,不知何时会踩下,那便不如完成它,博得半生美名。
人有责,也有任,人间烟火二堂课,便是:责任
每一缕人间烟火的汇聚,便胜却人间无数,每次追逐它的过程,都是一堂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课。
此刻,此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