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水富云天化主动出击,启动了废水资源化利用减排项目,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逐步达到企业废水零排放的目的,更好的保护金沙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更大贡献。废水零排放项目从建设以来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废水零排放从2019年10月28日奠基到2021年6月7日产出混盐,历时588天,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期间每个员工的学习、工作经历也是一个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10个月前的夏天我带着欣喜和陌生来到废水零排放这个大家庭,虽然在水富待了很多年,高高的围墙里的云天化给人的是一种神秘感。刚到厂里的时候,要先经过公司级的安全培训,再到车间级, 最后到班组,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防患于未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很喜欢的一句话“志在千里,路在脚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这句千古名句阐述了事物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必然性,成就事业都必须从点点滴滴开始,你不一定逆风翻盘,但请一定要向阳而生,看似不起波澜不惊的日复一日,突然会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
我们第二批入职的共四人,作为化工小白的我,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我深知,只有自己努力才能不拖班组后腿,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虽然不是化工专业,但我坚信,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相信坚持的力量,天道酬勤,厚积薄发。刚到班组的时候,首先发给我们的是流程图,那时候根本看不懂流程图,连泵长啥样子我都没见过。孙班长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是后面来的,他们都学了4个多月了,你自己要加强一下,赶上来,争取超过他们”。
渐渐地我也学会了看流程图和画图,待现场设备安装差不多的时候,就需要我们的理论知识与现场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不仅要干好工艺,分析同样重要,我来的时候第一批员工的分析培训已经培训过,我只有跟着班长学习分析标准,以及注意事项,班长严格要求我们做分析的每一个姿势,(移液管的使用、读数时的姿势、危险药品的使用等),看似简单的分析,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工作之余,车间工会经常会组织一些趣味活动,不仅增进员工之间的沟通,调动员工积极性,还缓解了工作压力,实现了劳逸结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通过趣味活动我也结识了新朋友。
连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亲切关怀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6月7日,废水零排放首次出混盐,没有辜负兄弟伙们以及项目主任与技术组夜以继日的辛苦付出,每个人在此次开成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配药是个体力活,兄弟伙们都是人工搬扛,像硫酸亚铁每袋是一百斤,巡检人员也只有一两个人,主控的工作量在开车期间也比较大,分析人员分析项目也比较多,常常一做就是一天,晚上也在通宵达旦的做,无论是哪一个工作岗位都是缺一不可的,每个环节在开车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合理分配人员,统筹兼顾。
当然此次开车能成功产出混盐,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产出,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是很重要的,经过前期的试车,在摸索中前进,发在问题解决问题,才有的结果。
在开车期间,每天都有很多分析项目要做,为了分析的准确性,白班的样需要送到分析一班与老师同做总铁和总硬度,夜班则是要把样品送到煤化工分析2班做总铁和总硬度,有时候回根据试车情况曾加增做单。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开车结果,所以还需要专业老师的进一步验证。虽然我们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对我来说,我现在学的分析也只是冰山一角,距离我的目标还很遥远,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以达到学以致用。
征途漫长,与时俱进,不忘初心,立足当下,扬帆起航,想要变得优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量变的积累,多一份坚持,的千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