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日记中的一段话。在水富云天化,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正如我最最敬爱的师傅---周昆,在尿素装置操作一线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三十二年如一日,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就是新时代云天化的一颗螺丝钉。
师傅1986年走进云天化这个大家庭,被分配到尿素装置学习和工作。听师傅说,那时候云天化还处于建厂初期,整个工作现场和环境和现在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文化水平不高,设备结构,生产原理,流程图对他而言基本属于两眼一摸黑,更遑论看懂弄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师傅怀着一颗为企为家的使命和责任,一心扑入工作,一切从零开始,边学习,边摸索,边改造,总结操作经验,攻克技术难题难关,全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由此开始在水富云天化这片热土上扎下了根。
三十二年来,他穿梭于尿素装置的每一个角落,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装置1146个工艺参数和控制点,241条管道,211台设备,他如数家珍。每一个阀门,甚至微小到哪里有一个螺丝他都了如指掌,成为尿素装置实至名归的“百晓生”。生产上大大小小的事故他几乎都参与过,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生产上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他积极献策,亲自参与,是车间公认的技术标兵。有一年装置大修正值寒冷的冬天,师傅带领我和其他2位同事做尿素汽提塔试验。鉴于晚上空气压力相对稳定,为保证工作质量,师傅决定把试验定在晚上进行。在尿素装置30余米的设备框架上,寒冷的风夹着细雨,似乎都要把脸吹破,直达骨头,阵阵刺痛。微弱的灯光下,师傅微蹲在设备上,眼神坚定,冻的通红的手紧紧握住空气管,一根又一根,认真查看检测结果并反复检测至合格。那一刻,那突然想起我们小时候所学习的标兵--雷锋,想起了他的“螺丝钉”精神。不知不觉间,12个小时在寒风冻雨中悄然划过,875根列管的检验工作也顺利完成,看着师傅半天都没有撑起来的身体,我眼睛突然有点模糊,也不知是雨还是泪。
现在,师傅的头发已经花白,也成为了车间里最年长的老师傅。然而他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丝毫没有减退,一如当年。每次上班都是第一个到达岗位,遇到生产上的紧急事故,他如同一根定海神针,稳稳掌住船舵的同时,总是冲到战线的最前面。2012年的一个夜班,尿素主控室突然一片刺耳的报警声响起,DCS上出现数个检测数据报警,师傅他迅速察看,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他大喊:“氨泵出口管可能有漏,小王你们几个稳住,把各系统控制好,我马上到现场。”仅仅一分钟,他已第一个穿上重型防化服并冲出了主控室,5分钟后,现场处置成功,保住了装置的安稳连续运行,重型防化服里的白发却已全部湿透,嗒嗒有声。
32年如一日,师傅他在平凡岗位上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也见证了公司从1条生产线到现在多套装置、多条生产线发展历程中的艰辛、阵痛和辉煌。他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没有色彩斑斓的传奇,追溯走过的路,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勤勤恳恳的工作,平凡而淡薄,淳厚而朴实。
师傅就是一颗新时期的螺丝钉,完美诠释着“立根大地,志搏云天”的云天精神,他的这种“螺丝钉”精神其内涵已经远远超出它字面的定义,成为了一种号角、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我们青年人将秉承老一辈云天化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怀揣“装置安稳长满优”这份责任,为公司转型升级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