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海行之八--红原大草原
分享:
时间:2017-07-25 浏览:376 投稿:消防部 文作者:安环部 卿春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安环部 卿春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今天是出门来的第九天了,计划是早上先去黄河九曲第一湾参观,然后经红原县、理县、汶川县,最后到达都江堰住宿。

    本来在黄河九曲第一湾可以看日出的,但是我们住宿在唐克乡上,唐克乡离黄河九曲第一湾景点还有9公里远呢,不方便,所以我们起床后就在黄河大酒店正对面一百米左右的黄河边上看看能不能看到日出。05:30就起床了,由于在黑马河青海湖睡懒觉,暴哥和李鸿两个家庭没有看到日出,多少觉得有点遗憾,这次来到唐克乡说什么也要早起看看日出,想法虽然有些亡羊补牢,但可惜了,虽然起得早还挨冻,可是地点不恰当,东边日出的地方刚好被一座山脉挡住了,看得到天边的彩霞逐渐亮堂,等看到太阳翻出山来已经耀眼了,不过都还好,孩子们看到都很高兴,我们就着彩霞在黄河边上照相,清晨的黄河水面上笼罩着一层雾纱,随着天光的逐渐亮开儿而蒸汽腾腾,感觉到黄河的神秘莫测。

 

 

 

 

 

            
    
   

    九曲黄河第一湾作为黄河大草原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它以一种大度的姿态、平和的心态表现了黄河精神“宁静致远”的阴柔之美。

 

 

 

 

 

 

 

    
    
      

    07:30吃完早点,大家驱车前往西面9公里外的黄河九曲第一湾风景区,准备购票进入参观,工作人员说这种大雾的天气什么也看不到,能见度很低,建议我们中午左右再来看,中午来看,再耍上几个小时岂不是又要在这儿住宿一晚了?时间很紧呐,假期明日是最后一天了,后天必须上班呢。算了,走了吧,下次又来。回到唐克乡上,前往瓦切乡的公路因为修路又全封闭施工,只在中午左右才放行1.5小时,无奈,我们只有停车下来等待通行,一个早上就这样浪费了。

 

 

 

     

     

    闲来无事,就在唐克乡转转吧。乡上修了一组雕塑,是9匹骏马策马奔腾的雄姿,下书黄河九曲第一湾旅游景区几个大字。藏族人民结合黄河上游的地形、景观等,将上游诸河段取了很有特色的名称,如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玛曲、赐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藏语称“河”为“曲”。 俗语说:“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这“九曲”就是唐时对贵德以上黄河段的称呼,黄河首曲所在地玛曲县还是整个黄河流域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县城(注:玛曲,藏语即黄河)。

 

 

 

   

     

    “万涓成水汇大川,千转百回出险滩。滔滔长流济斯民,力发黄河第一湾。”母亲河--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卡拉山自西向东,迂回曲折,在四川若尔盖县唐克乡与白河汇合,形成了壮美的九曲黄河第一大转弯,隔河与甘肃省相望,她是黄河四川唯一的一段。登高远眺,但见黄白二河争流,风姿绰约、款款而来,蜿蜒而去,似哈达,似玉带,似长龙,似飞天飘带和哈达,从天之尽头飘然而来。     

 

 

     

 

 


    等车的间隙有大把的时间,就去公路边的草原上摆poss照相。不知名的小花开满了草原,就是没有看见格桑花。

 

 

     

 

     

    草原上养蜂人自酿的蜂蜜,我买了几瓶大的,带回家去送给老人。

 

     

    中午11:40车辆暂时放行1.5小时,唐克至瓦切这段33公里的路正在全面整修,许是堵车堵的久了点,老司机们都毛毛糙糙的,把小车当成飞机来开,一路上那是车流滚滚,灰尘漫天,这段路因为是修一半,另一半通行兼会车,所以走走停停的,不过过了瓦切乡就好了,瓦切至红原县城这段路没有修路,而且道路路况极好,不时还有藏胞穿着藏袍蒙着面巾骑着摩托放着超强音乐超过我们,太屌了!路边风景不错,我们不时停车下来游玩。

 

 

 

 

    红原藏族长期以来,“逐水草而居”,一直从事游牧生活,无定居点。在国家的关心和帮助下,正逐步形成集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牧民新村。藏族人民主食青稞、牛羊肉、奶茶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餐饮也向着多极化发展。藏族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能歌善舞。“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是藏族人民的真实写照。劳累之余,人们会聚在一起,围着篝火,喝酒聊天或载歌载舞。藏族人民喜好跳锅庄、马术、摔跤、射箭、赛牛、赛马等民族体育项目和娱乐节目,红原马术曾多次在全国、全省重大比赛中获得奖牌。

 

 

 

 

    

     

    我们已经到达红原大草原地界,这就是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原!红原大草原,位于四川省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中部,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纯牧业县。过去,这里并没有红原这个名字,当年红军长征时经过这片草原,并在此休息、驻扎。为了纪念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这里以及对这片草原的开垦和建设,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把它命名为红原县。红原县城四周都是绿草如茵的大草原!

 

 

 

 

     

     
    瓦切至红原县城42公里,很快就到了,红原县城就是一条街,车辆通行也是这条街,路两边就是藏民的住宅加商铺,饮食店,日用品店等等都有。时间已是下午两点过了,我们肚子也咕咕叫了,于是决定就在红原吃午饭,自己去看吃什么,他们都去川菜馆吃,有的吃面条,有的吃米饭点菜,我则东看看西转转,先在藏族音像店内买了几张藏胞的DVD音乐碟丢在车上,然后跑到一家叫夏日风情藏餐店吃藏餐,店内吃饭的都是藏族人,几乎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见到我进来也觉得不奇怪,各吃各的,我看了一下她们吃的内容,也指着点了一份藏族包子、一碗面块、一壶酥油茶,面块和包子是真正的藏餐,可是酥油茶不是,因为我看到店小二(还是个男孩子),从柜台上拿了一瓶大瓶的蒙牛奶倒在一个瓶里,兑了些不知啥东西不停地摇晃,之后端入了后面的厨房,不久就提着一个小茶壶出来了,这就是酥油茶?我喝了一口,和我在拉萨吃的真正的酥油茶差远了,不过因为语言不通,我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这个是个小小的旅游城市,商业化的生活超越了道德底线,汉族人长期造假,为什么藏民不可以?

 

 

 


    算了,不说这些不愉快的,高兴点,我就权当没有看见店小二的操作吧。不过我在店里吃藏餐,倒是吸引了大家,老婆电话打来寻找知道我在藏餐店后,就把大部队全部带来了,于是每人都喝了一碗酥油茶,尝了一点面块和一点包子,大家都感觉很新奇很新鲜,还和一个藏族姑娘来了个互动,这个藏族姑娘是和老阿妈一起的,看见我们这么多汉人进来,就站起来自我介绍她是XXX酒店的导游,还是个在校的学生,欢迎大家前去XXX酒店住宿,然后唱了一首藏语歌曲祝福我们扎西德勒,我们也集体唱了一首云南的苏木地为我祝酒歌祝福她们扎西德勒,然后几乎所有的男士都纷纷加了她的微信,我也不例外,她的名字叫什么尕(读gǎ),或者是尕XX的,欢迎大家以后多介绍游客到红原来旅游就找她当导游。大家在欢快友好的气氛中道别并互祝扎西德勒!不过一天后我就发现她把我删除了,我也来而不往非礼也。不过加美女微信这件事,而且当着老婆的面很积极的和藏族美女互动,不知道在我们这次出来的几个家庭中,有没有有人的老婆吃醋不高兴或者看在眼里气(记)在心里?呵呵,十个男人十个色,是谁说的?

 

 

         

    吃完藏餐,我们离开红原县,沿着S209省道继续前行。不久就到了一个制高点,这里没有特别的设施,只有两块石头,一块石头上面写着“黄河长江分水岭”,另一块石头上写着“才饮长江水,又食黄河鱼”,--这就是查真梁子。查真梁子海拔4345米,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境内,为红原南部丘状高原之巅。因丘原两侧有二水发源,一入黄河,一入长江,于是被视为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查真梁子把雪山流出的水划分成了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据说两大水系最近的地方仅有几十公里。发源于山南的嘎曲河(藏语意为“白河”)向东北流淌,流程400公里,于若尔盖县唐克乡索克藏寺附近注入黄河,为黄河上游的一大支流。发源于山北(壤口乡文部沟)的壤口曲(藏语意为“铜锅河”),向南汇入大渡河支流梭磨河,为长江上游支流之一。查真为藏语,意为柳树。我们爬到观景台上站在查真梁子垭口极目远眺,只见连绵不断的群山山脉和悠悠荡荡的白云,丘原起伏,一丛丛灌木铺盖山峦,红柳没看见,一点水也都没有看见!长江?黄河?都在哪里???

   

 

 

 

 

  

 

 

 

 

    在黄河长江分水岭--查真梁子照完到此一游照,我们沿着S209省道继续前行,不久在红原县刷经寺镇路口并入G317国道, G317线也称为川藏公路北线,起点为四川成都,终点为西藏那曲,全程为2030千米,并入国道后,视野从阔变窄,公路从丘状高原逐步过渡到高山峡谷地带,公路两旁的山势也由缓转陡,水流渐急,道路弯大路窄,需要小心驾驶,一路经过理县后到达汶川,海拔从4000多米急降到汶川的海拔1300余米,此时汶川下起大雨,跟着导航驶上都江堰至汶川的S9都汶高速,这条线是当年汶川地震后新修的一条高速路,是全国救济汶川的救灾快速通道,因此不收费,高速路边就是G213线。开国道因为弯道大,需要全神贯注,没有一丝睡意,上高速了,手脚基本保持不动,困意一阵阵袭来,赶紧把车子停下来,换上副驾驶李强,在后排眯了一会儿。到都江堰住宿安顿下来已经快23点了,这几天赶路都赶疯了,还好,一路有惊无险每天安全到达既定目的地,休息了,明天还要去参观下都江堰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