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之五——贴春联
分享:
时间:2017-03-01 浏览:439 投稿:团委 文作者: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贴春联这事儿,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过年前那是必做的事情之一。村子里有几位先生毛笔字写得好,到了春节前,就忙的不行,家家户户买来红纸请先生写春联,先生们也非常乐意为民效劳,有求必应,也并不索要什么报酬;请写春联的人给俩鸡蛋,或给点儿花生什么的农产品,就算是报酬或是谢意。

    

    家乡贴春联很有讲究,懂事之后,我发现有很多人家贴的春联不是大红色,而有白色或者黄色、蓝色的,不明就里,问奶奶,才知道,白色的春联是家里当年有人去世,黄色和蓝色的春联是因为去世的人不满三年,也就是说要等到去世的人三年之后才能贴上大红春联,所以,只要见到非红色的春联,便知去世之人走的年头。关于这个习俗,在南方我还很少见到。

    

    妈妈虽然不识字,但是每年春节的春联是必须请人写的。

    

    六十年代春联的内容很有时代特色,比方说上联:“三面红旗万万岁”,下联“祖国江山日日新”,横批“前程万里”;上联“勤俭是美德”,下联“劳动最光荣”,横批“以农为乐”;更好玩的是上联“热爱祖国”,下联“建设农村”,横批“劳动光荣”!这都是哪跟哪儿啊!印象最深的是:上联“听毛主席话”,下联“跟共产党走”,横批“祖国万岁”;哇塞,这还是春联么?

    

    妈妈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日子贫穷、劳累,但是我们住的小屋总是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所有的东西都有固定的存放处,其认真,可谓一丝不苟,一辈子都如此。每年腊月二十三,扫尘之后,就等待写春联的人“上班”。

    

    妈妈不识字,但是对贴春联非常认真,请人写好春联之后,问清上下联的顺序,然后一手拎一条,小心翼翼地拿回来按照上下联的顺序摆好,以做布壳剩下的浆糊认认真真贴好后,还退后几步认真端详,感觉非常周正了才作罢。春联不仅美化了小屋,也让小屋和妈妈的心里充满了喜庆。

    

    后来妈妈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但每逢春节前,腊月二十三时就催促保姆或者弟妹们扫尘,全部打扫干净之后,再认真贴上春联和“福”字,小屋因了这大红色的春联和“福”字顿时亮堂起来,亮堂起来的还有久病的妈妈的心。

    

    妈妈走后的这三年,春联照贴,“福”字仍挂,只是每个年饭妈妈做的那个位置空了,没了妈妈的春节,也就见不到妈妈的笑容,少了母亲的关爱,这年味儿也就缺少了喜庆多了些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