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繁杂与间断性造成了这种现象:阅读的碎片化,不系统。在这个越来越看重创意和智慧的时代,碎片化的阅读无法满足智者的需要,俞敏洪的秘方是“阅读经典”。正所谓经典永不过时,它可以表现在物质上,也表现在精神上,如创业精神。云天化的起源、发展和壮大,以及当前的转型升级,和大部分企业都有所不同,因为他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有经典的创业精神。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创业史,然而,云天化的创业史更为艰苦卓绝,更为可歌可泣。1974年10月4日,云天化经过争取项目、选择厂址、协商划地、组建指挥部、工程设计、施工准备等一系列紧张繁忙的前期工作后,于当天正式破土动工,从此拉开了万人参加的云天化工程建设大会战序幕。
云天化工程建设,是云南化工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工程建设之一。1974年,极左路线严重泛滥,经济建设被百般阻挠,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被说成是“崇洋媚外”,从中央到地方开展经济建设都很困难。为尽快把毛主席、周总理亲自圈阅的工程建设好,省委举全省之力支援云天化建设,在全省范围内抽调了130多个单位的1万多人参加云天化建设工程会战。参加会战的建设者在一个地势不平、杂草丛生的乱石荒滩上“安营扎寨”。没有房子、没有水电、没有道路,没有商店,物资供应紧张。建设者们“喝的是泥巴水,住的是油毛毡,吃的是钢管菜”。由于海拔低、湿度大,气候炎热,人只要一走动就汗流浃背,经常是“吃一碗饭,流半碗汗”。当地特有的一种小蠓蚊,叮咬人很历害,让人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不得安生。这样的环境,不用说工作,就是整天闲着也倍感不适。
建设任务更加艰巨。一是时间紧任务重。云天化工程建设与外商签订的合同期是36个月,但开工期比合同生效期晚了将近10个月,仅设备安装量就有1.5万吨。二是工程难度大。超重设备多,最大件重326吨,在当时机械化程度低的情况下,运输和吊装都极为困难。高压工艺管道多,铺设难度大。动力设备高转速的多,最高转速每分钟在1万转以上,安装难度大。引进的合成氨和尿素装置全部仪表均为自动控制,技术难度大。国外进口装置的焊接,技术要求采用国际标准,焊工培训任务重。超长超重设备的运输和吊装缺乏必要机械设备,更增加了整个施工的难度。三是战线长。国外设备材料共1000多吨,其中航运约120件,运距2891公里,铁路运输运距2771公里。整个接、检、运工作十分繁重,并且要求高,稍有不慎,则损失惨重。四是现场“五不通”,火车不通、汽车不通、水不通、电不通、电报电话不通,均成了工程建设的极大障碍。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974年12月,仅仅两个月时间,现场基本完成“五通一平”。短短3年时间,1977年10月,装置正式投入生产,并产出合格产品。在70年代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云天化以坚强的创业精神谱写了云南省大型工程建设的一曲凯歌,辉煌时间长达30余年,这是时代铸就,也是云天化创造的一个奇迹。
对当下云天化面临的艰难局面,有人打趣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诚然,时代在变,企业的发展必定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波峰就会有波谷,这是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诺基亚,摩托罗拉,柯达……巨头一夜之间轰然倒下的故事,比比皆是。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有时候倒下的原因并不在于做错了什么,而仅仅是没有跟上时代的节拍。就像马化腾所说,“其实你什么都没做错,就错在你太老了”。如果巨头没有那种“战战兢兢”,没有那种“如履薄冰”,沉浸在自己营造的帝国里面,慢慢丧失了对变化的感知能力,进入到“老”的状态,离倒下也就不远了。
庆幸的是,起源于金沙江畔的云天化创业精神从未消失,在这股精神的引领下,云天化从未变“老”,云天化股份正在从“卖产品”向“卖产品+卖服务”转变,从“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升级,从“销售产品”向“提供系统服务解决方案”转型。而近期开展的云天化股份总部组织变革,更加深入、更加科学、更加有效。这一系列的变革措施,必将引领企业未来迈向新的高度,实现新的跨越。
时代在变,经典不会变,创业的精神不会变,无论多成功的企业,永远保持变革、保持年轻,永远保持创业的状态,是一门必修的功课。只有永远保持创业的状态,才有可能做时代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