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上海之老场坊
分享:
时间:2016-06-17 浏览:364 投稿:离退人员 文作者: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刚见面的时候,战友们便竭力推荐向我们推荐1933老场坊,既然如此,自然不愿意错过。
 
    何为老场坊?
 
    实际上,老场坊是一个很大的屠宰场,据史料记载,当年建造这个宰牲场光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可见这栋建筑当时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1931年,工部局在虹口沙泾路购买土地,一个现代化的宰牲场就在1933年11月竣工,1934年1月投入使用。
 
    这是由英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当时的知名建筑营造商建造。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设计者将建筑工艺与工业生产工艺完美结合,所有水泥皆从英国进口,坚固无比。营造者以高超的专业水准,将设计蓝图营造成宏伟而雄浑的建筑实体,所以,这是由当时具有租界官方、国际、国内背景的三方,联手打造了惊世之作--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1933老场坊的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整体建筑虽然采用了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但外方内圆的基本结构却暗合了中国风水学说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1933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情。
 
    走近老场坊,映入眼帘老场坊的建筑风格朴实无华,大气而不张扬,宏伟,在似乎不经意的精美装饰细部中,让人感觉到当初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如此流畅的生产工艺,精密的房屋结构,卓越的建筑设计,出现在近百年前的上海,可谓开一先河。即使在当时,全世界这样格局规模的宰牲场也只有三座,而1933老场坊是唯一现存完好的建筑,其他的也都无从可寻了。
 
    如今的老场坊已经改作他用,音乐台、商场及其他一些服务行业布满昔日的老场坊,但是旧址保存完好,看得出,这应归功于上海政府和相关部门了。
 
    漫步于老场坊,观赏眼前这举世无双的老建筑,思绪也在飞扬,上海,你到底还有多少类似于老场坊这样的神秘地方?
 
    这里还是《奔跑吧兄弟》拍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