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扬州美景如诗,柳絮如烟,古往今来,三月的扬州曾引来多少文人墨客相聚于此?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佳句被评为千古丽句,个中的道理不言而喻。一个扬州是如此,那么整个江南的三月也必是处处美景处处诗意了。
江南行起意许久,却终因诸多原因拖至现在,直到启程,预期约定的朋友也只去了一半,这不能不说是遗憾。
行程是成都--南京--扬州--镇江--苏州--无锡--同里古镇--周庄--杭州--上海,历时二十天(原计划半个月)。之因为将上海放在最后一站,是想到了上海与上海的知青朋友好好一聚,之因为将上海作为本次游记的开篇,是因为上海知青朋友的深情厚谊,让我迫不及待先写此文。
一、知青情
人的生活中有爱情,友情还有亲情,但是曾为知青的我们还有一种情叫知青情。爱情
让人甜蜜,亲情使人温馨,友情让人温暖,而知青情则既让人甜蜜又让人温馨还使人温暖,爱情、亲情、友情人们都不会缺少,只有知青情属于曾为知青的我们,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特殊的情感,正因为如此,即便几十年不曾见面,但对方永远占据心灵的一个位置,一旦见面,便厚积薄发,个中的温馨、温暖如泉涌。
从扬州开始,便接二连三收到上海朋友们的微信、短信,询问何时到达上海,这一路走来,不仅有美景欣赏,还有知青情相伴,美哉。
到达上海已经是我们出行的半月之后的26日晚上七点多钟,谢绝朋友们接站的美意,找到预先网上定好的酒店,却因酒店没有网络而放弃,(现代化出行,没有网络那就是寸步难行啊),就近找了几家酒店,都因满员而被拒之门外,等到在网上找到多伦路的考拉酒店之后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当我们拖着行李箱走在多伦路数百年前铺就的石子路上时,我才发现这是一个多么适合我居住的酒店!鲁迅、丁玲、冯雪峰、巴矛盾等多少个文人都曾经在次居住过,因此而被称之为名人文化街!这才叫歪打正着啊!高兴的事情还在后面呢,上海的朋友们为我们接风洗尘的“西湖饭店”就在距多伦路不远处,几分钟即到,这也是天意吧?
接风洗尘的时间定于次日下午五点。
其实,我们还在杭州的时候,朋友们就为这次接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约好友、订饭店,我们到达上海的行程安排等等,这一切,使刚踏入上海土地的我们便感受到浓浓的情意和滚烫的情。
次日上午九点,老战友如约来到我们下榻的考拉酒店,带上我们先来一个外滩之行,战友兼做向导和解说员,因为他的带领,又因为他详细地解说,我们知道了外滩来历,以及外滩黄浦江边上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还不到下午五点,我们便不约而同地先后到达了西湖饭店,我与这些原生产建设兵团五营一连的战友大都可是近四十年没见了啊!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四十年似乎就在眨眼之中而过,可是这四十年中,我们返城、找工作、成家、生子;这四十年里,我们奋斗,我们拼搏;这四十年,就在奋斗、拼搏中悄悄过去。岁月在我们彼此的脸庞刻上深深的烙印,光阴,在我们的眼角悄悄抹上鱼尾纹,可是,在这过去的四十年中,我们谁也不曾向生活、向命运低过头!言谈中,我们知道了老连队很多朋友已故去,那些都是我非常熟悉并肩劳动共同生活的战友的名字,透过岁月的痕迹,我还依稀想得起他们当年年轻的样子,边疆艰苦的八年知青生活没有让他们低头,却在回城后、在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正准备享受美好人生的时候被疾病夺去了生命,痛惜中,不免为这些早逝的战友们惋惜、唏嘘,回头来在看看我们自己,又不得不感慨:活着真好!
一瓶闻名江南的黄酒,醉了我,醉了他,醉了在座的每一位;我们为四十年后的相聚开心至极,高兴得手舞足蹈,一时间,竟让人不知身置何处了!
在上海的几天里,朋友们丢下手中的家事,全程陪同我们浏览了城隍庙、豫园,浏览了上海的老建筑、老弄堂,浏览了外滩和黄浦江的美丽夜色和名人故居等等……因为朋友们的相陪,才使得我们在短短的几天里尽兴、开心。为了让我们更方便出行,朋友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上海老建筑的相关资料,甚至为我们准备好了出行的一卡通(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均可使用)。
热情而真诚的朋友们,这一聚,给我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份难忘,多了一份美好的回忆。
![](http://61.166.53.202/newspics/2016051206485518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