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又像往常一样去上中夜班。一到岗位,看到大家都在忙碌地做分析。了解情况之后得知装置不太正常,正在忙着做增做。交接完之后,我们立刻接手任务。
我们意识到今晚我们三人任务繁重,除了正常的频率分析之外还有很多增做分析。为了争取时间,我们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一人先去取样另外两人就在分析室内做准备工作。
别看分析结果就是个简单的数字,但却是经过了几十个繁琐而且很严密的步骤才做出来的,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品取回来往机器里一放就出了结果。选择方法、准备、取样、分析、数据纪录、数据处理、结果审核、结果记录、结果报送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慎之又慎,即使在半夜精神状态不佳时也必须保持清醒不能出错,尤其是对要求严格的产品分析等更要谨慎,各个数据都要多次检查、复核审核确保数据无误才能报出。遇到平时很少接触的或者不明成分或浓度的样品要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判断选择用哪一种方法进行分析、称样量取多少才是有效的,实在不能确定的,要做好几手准备。而且分析员工并不是只管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分析室对6S要求也颇为严格:室内清洁、试验器具的摆放 、废液和样品的回收、实验容器的清洗和存放都是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的。
分析工作不能自顾自,我们必须要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尤其在任务较多的时候我们手边稍有空档就要去帮助其他人,忙碌地在各分析室来回奔波,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这种时候必须靠默契地配合才能快速准确的完成任务。有时候一个分析做到一半,马上又增加一个更紧急又重要的分析,我们必须先去处理紧急重要的分析再回来继续分析前一个项目,往往又容易被误解原先做的分析太慢没出结果,可是分析不只是针对一个岗位,而是整个装置各个岗位,在两难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判断,考虑全面。
当样品取回之后,准备工作已经妥当了,我们立刻按规程进行分析,在样品加热期间稍有空档我们又去做该时间的频率。我们再忙也必须本着严谨的态度认真分析,发现一个熔融指数不合格,为了确保结论准确,我们马上复查了一次之后打电话告知聚合岗位及时调整并安排增做,接着又发现粒料也有较明显的发黄现象,在晚上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我们经过反复比对之后将情况告知造粒岗位。
紧接着又是一个接一个电话不断,在安静的夜晚显得如此繁忙,我们已经忘了取过多少次样,虽然是凌晨我们仍然要快马加鞭的取样分析,我们骑自行车出去,并不是悠闲,也更不是偷懒,是为了更快地取回样品,及时作出分析。
仪器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当我们取回一个气体样品正在分析氧含量,到最后该出结果的时候仪器突然发出错误警报声,检测结果又要得急,我措手不及向师姐描述情况请教经验,虽然也有显示结果,但我们不能确信这个结果是否正确,于是我们对仪器进行仔细的检查,最终找到了错误的原因,总结了处理方法。我们又重新检测将结果准确报告。
当取回一个冷凝液的样品,虽然测PH貌似是最简单也已较为熟悉的分析项目,但我一摸样品有些烫手有点疑惑,因为平时分析的样品都没有这么烫,在询问师姐之后得知,规程要求在20℃下测试,否则仪器波动导致结果不准确,于是我马上用冷水和冰降温,虽然不降温两分钟就可以测出结果,但如果不做出准确结果可能造成工艺对泄漏判断错误,误开停车将造成更大的损失,这样分析有什么意义,所以我认为不能有侥幸心理,哪怕晚两分钟也不能马虎。
最怕就是遇到这种情况,各个岗位都有点问题,加之任务繁重,电话铃声一直不断,一晚上至少接了二十几个电话,我们又度过了一个扎扎实实的不眠之夜。眼看天快亮了,我们三人已经疲惫不堪,但心里却是坦然的。没想到还没到下班活就又堆了起来,我们还必须快马加鞭,尽量不将任务拖到下个班。
装置不正常,谁都不希望发生,望着装置上的点点星光,落在我们肩上的责任显得更重。当大多数人在家里躺在温暖被窝的时候,我们彻夜艰苦奋战与装置同呼吸共命运-有的奔波在现场,有的在电脑面前调整参数,有的在背后默默分析,有的……我们脚踏实地地担负起我们的责任,我想,我们都是夜晚最美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