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别杞麓湖,我立马乘车赶往玉溪市内去住,为的是第二天上午到江川抚仙湖边游览一下,以便中午按时返回昆明。澄江抚仙湖畔我已游过两次并两处,而江川抚仙湖景区我却向往已久尚未谋面一次一处。
清晨,我带着极好的心情,迎着朝日向江川进发。到江川车站又转乘乡镇公交至江城,然后在江城公交站转车到达孤山风景区。
“阳光海岸”是一片明媚的柔软沙滩,显然是夏季戏水抚仙湖的胜地。自2004年8月起,为保护抚仙湖水质,所有机动船禁止运营,现在岸边停着的全是人工划桨的小船。一时没碰上其他游客“拼船”上孤山岛,我只得花60元包船(两个船工,时间两个小时)来回。
孤山岛原名瀛海山(还用过海中山、涌泉山、水金山、环玉山等名),是抚仙湖惟一的岛屿,位于距江川县城约17公里的抚仙湖南部,面积约6万平方米,孤山南与海门公园隔水相邻,北与碧云寺上的莲花峰遥遥相望。据说明代以前瀛海山傍有一小岛(称小瀛海山),两岛之间有一铁桥(虹饮桥)相通。明末一夕地震,小岛及虹饮桥沉没,唯瀛海山屹然独存,孤山由此得名,倒也十分贴切。
独立在抚仙湖中的孤山岛成椭圆状,高约20多米,岛上有岩洞,山峰,面水处多断岩,沿岛湖水深不可测。孤山面积八十余亩,地理位置极佳,四周险峻,特别是东、南、西三面,均为悬崖绝壁。民间传说:“孤山山高无路”,“孤山独座虎难行”。孤山虽小,但风姿奇异,景致迷人,有自然生成的十景:烂柯坪、鱼乐园、弄珠岩、南无洞、天生桥、龟极峰、舍身岩、观生台、振衣岗、连心石,堪称旅游胜地,享有“迤东胜迹”之美誉。整个岛屿从远处眺望仿佛蓬莱仙境,又似瀛洲神山。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字用修,号升庵)诗:“通海江川湖水清,与君连日镜中行。孤山一点横烟小,何羡霞标挂赤城。” 就是抚仙湖和孤山岛的精彩写照。
孤山岛西面有巨石方正平坦,取名“栏柯坪”,也叫“棋盘石”。相传孤山环境幽静,常有仙人来此弈棋,其中两位流连忘返,坐化为“双人石”。东面有一石洞称“仙人洞”。南面有巨石悬崖,由“天生桥”可渡至南端“迎风亭”。崖下碧水浩淼,风和日丽之际,时有青鱼成群结队汇集,高峰时可形成三四千平米“青鱼阵”,竞相遨游嬉戏撒欢,故有“鱼乐国”之称。绝壁上方有块台板,立其上可睹“鱼乐国”奇景,称为“观鱼台”。每年旧历六月初六,当地百姓会在孤山举行庙会。做会期间,人们都要带上自己制作的彩色“米花团”及其他食品,投入湖中,吸引成千上万条青鱼前来受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孤山岛独有的“青鱼奇观”。
游人站在孤山顶上远眺,可将抚仙湖美景尽收眼底,湖水一片碧蓝,似琉璃万倾,又像透明的碧玉,也像无瑕的水晶。
孤山古建筑成于宋,盛于明,曾有八殿五阁三亭一堂一庵一塔。八殿即大佛、大雄、接引、三清、活佛、子孙、雷祖、白衣等殿;五阁即玉皇、斗母、雄文、吕祖、凌霄等阁;三亭即襟海、宛在、探璃等亭;还有十咏堂、水月庵、铜塔。铜塔塔基下阔五丈,塔身高九丈,一十三层构成,中铸金刚经,饰以朱绀碧翠,闪烁澄明。孤山昔为迤东名胜,有“巍然形胜冠南洲”之誉,成为滇中名胜之最。现今,依托江川李家山深厚的古滇青铜文化内涵,集游览观光、会务休闲、康体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区--“古滇国文化园”,就是以孤山岛为核心区域的。
因时间太紧,又没有导游,我的游览纯属随意走马观花,只觉得岛上的房屋建筑多了点,特别是餐厅标牌很是别扭。岛四面防船只靠岸的铁索也很有碍观瞻,警示牌竟横挂在亭子两柱间的半空中,太杀风景了!再者,抚仙湖水位也有下降,也实在叫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过,这次滇中南写意式漫游,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