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第22天行程:鲁郎(海拔3370)→23公里色季拉山(海拔4720) )→34公里林芝镇(海拔3010) →18公里八一镇(海拔2930)共计骑行75公里。
2014年再见!2015年您好!
本篇为2014年的最后一篇了,原计划今年内写完全部游记的,无奈计划没有变化快,流水落花春去也,加之偶水平有限、精力有限、时间有限,紧赶慢赶,还是差了最后三篇。拖着不是办法,也不能让长期关注偶游记的亲们些失望,只有咬紧牙关,加班加点码字拼图,争取能在明年一月份之内完成最后的三篇,既对得起观众,也算了了自己的一桩心事吧。在此祝大家新年健康、快乐、发财!
话说2014年5月16日那天在东方的小瑞士――西藏林芝县鲁朗镇,反正我也没去过瑞士,介绍上都说鲁朗的风光像瑞士的风光一样迷人,我也就跟风了,没吃过猪肉,难道没见过猪跑啊。起床吃完早点出发时,雨也渐渐小了。今天从鲁朗出发至林芝地区首府所在地林芝县八一镇有75公里路程,期间要翻越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应该不是太困难,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但是有钱就是任性,无钱就得认命,像我们这种骑自行车出来穷游的人,没钱呐,也只能认命了,认命就得脚踏实地的骑,没得其他的花招。冬天既然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八一都要到了,拉萨还会远吗?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迟走不如早走,晚骑不如早骑,你说咯是?那就出发?
话虽说的豪言壮志,我们在早上8点出发,紧赶慢赶,还是在下午18点以后才到达八一镇,用时10个小时。而三贱客之一的斌哥今天起床后就明显不在状态,脸色苍白,拉肚子,且尿频尿痛,出发骑行9公里后,实在熬不住,在我和九哥的强烈要求下,他只有又骑车下山返回鲁朗镇,然后搭车到八一林芝地区人民医院去输液。
三贱客加上两个小广东,和堆积在鲁朗的板板房说声再见:“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出鲁朗就是一段风景秀丽的草甸区,路边标有“鲁朗花海牧场”,这个地方是需要门票的,好像要60元/人,我们没去,一路都是风景,没有必要专门去看,也许还不如318一路的风景好呢。攻略上说过了鲁郎就是西藏第二大繁华的城市八一镇了,这里是西藏的江南,风景秀丽,所以路上车也多了起来,很多游客都是从拉萨自驾或者包车来鲁郎,然后再返回拉萨。
![](/newspics/20150101075805448.jpg)
鲁朗花海牧场简介:地属色季拉山口东侧的德木北沟,海拔3500米左右,数亚高山原始冷杉林林缘草甸,顺德木北沟而下,这种林缘花海串缀两侧,直至东巴才村以下,蔚然若海。色季拉山堪称“植物宝库”,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达79科161属340余种,尤以杜鹃,蔷薇,忍冬,百合,报春等居多,在花海海拔范围内,每年7~9月间,绿绒蒿,草莓,报春,小百合,翠雀花,蓝钟花,马先蒿,鸢尾,工布乌头,龙胆,桃儿七,千里光等观赏性草花植物密布,历为优质的冬季牧场和游览度假胜地。
![](/newspics/20150101080135604.jpg)
今天的这条路上,会和大量的冷杉林有亲密接触,道路两旁古木参天,冷杉树干通直,巾巾吊吊的,疏密相间。疏林中,大雾迷漫,景象多变;密林中,枝干相抱,浓荫蔽日,寂静而神秘。
![](/newspics/20150101080230561.jpg)
原始冷杉林,冷杉是一种高寒植物,属国家二类保护植物。是松科的1属,常绿乔木,树干端直,枝叶茂密,可做园林树种。冷杉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土壤以山地棕壤、暗棕壤为主。常在高纬度地区至低纬度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的阴坡、半阴坡及谷地形成纯林,或与性喜冷湿的云杉、落叶松、铁杉和某些松树及阔叶树组成针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
![](/newspics/20150101080334783.jpg)
今天如果运气好,还可以看见林芝地区的最高山--南迦巴瓦峰,只可惜我们机缘不够,没能一睹它的尊容,只是隐隐约约看到它露出的朦胧的冰山一角。
![](/newspics/20150101080543661.jpg)
凡是看见经幡的地方请小声的不断的重复念出这六字大明咒:唵(ōng)嘛(mā)呢(nī)叭( bēi)咪(mēi)吽(hōng),这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个应该是消灾祈福的经幡,看来雨季这山上经常会有不干净的东西滚落下来。
![](/newspics/20150101080621110.jpg)
出鲁郎不久就开始陡上坡了,23公里一直持续到色季拉山垭口。
![](/newspics/20150101080944809.jpg)
这里的冷杉树高大挺拔,有的高达五、六层楼高,笔直,看来“站似一棵松”的来历在此了。
![](/newspics/20150101081032780.jpg)
漫山遍野的冷杉树。
![](/newspics/20150101081217239.jpg)
骑到K4166才骑行了5公里,九哥经过漫长的骑行,渐渐也喜欢上了自拍。
![](/newspics/20150101081248601.jpg)
路边星星点点开着些野花,虽然不是格桑花,但胜似格桑花,脑洞大开的,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哦。当时我的微信配图写道“山上的格桑花开的好美丽,我要摘一朵亲手送给你”发出后,收到亲朋好友们的神回复如下:“我要”、“哈哈,送给你的朋友们嘛”、“还捡着个美女”、“辛苦并浪漫着”、“哈哈,马上就到拉萨了,稳到点”、“一定要带一朵回来给香草”、“真漂亮!不过这花貌似不是格桑花哦!”……
《亲爱的姑娘我爱你》/索朗扎西唱:长长的头发黑黑的眼睛,好象在什么地方见过你,山上的格桑花开的好美丽,我要摘一朵亲手送给你。纯纯的笑容傻傻的话语,烙印在我的心头难忘记,头上的彩蝶呀飞的好甜蜜,想要对你说我已爱上你。亲爱的姑娘我爱你,让我走进你的世界,和你在一起,亲爱的姑娘我爱你,生生世世为你付出一切,我也愿意……
![](/newspics/20150101081343377.jpg)
雾中骑行,别有一番浪漫、一番滋味。我一直在想,一对对恋爱的情侣,应该共同来骑一次318,在这样艰难的行程中,彼此增进对双方的了解,能做到318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坚持到终点,那么我相信今后两人的婚姻会更加稳固吧,毕竟最艰难的日子都挺过来了,还有神马困难不能克服的。就象我们三贱客一样,患难见真情,一个月的川藏,一辈子的兄弟,锦上添花可能没人会记得你,但雪中送炭一定会让人记你一辈子。从小到大,同学、同事一大堆,为什么我会对短短3年在一起的战友看得比同学、同事还重要?这就是生死过来的兄弟、患难之交啊。呵呵,一起扛过枪、一起进过藏……
![](/newspics/20150101081517508.jpg)
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戴小红帽的那个就是斌哥,目前还在努力克服身体的不适,仍然在咬牙坚持骑行。55岁的人了,还在和年轻人比拼,佩服,为了骑行还是蛮拼命的,赞一个!不过他到了拉萨后也熬不住了,最后还是在诊所输了两天液体才好,也真是醉了。
![](/newspics/20150101081608767.jpg)
在拉萨娘热北路建设宾馆斜对面同心诊所输液的斌哥。大拇指比起,来一个!赞!
![](/newspics/20150101081716671.jpg)
枯倒的树干长满了厚厚的青苔,旁边的草甸厚厚的软软的,踩上去充满了弹性,上面开满了紫色的、白色的小花,漂亮吧,连九哥这种挑剔的人都忍不住下来欣赏拍照,能不忆江南?
![](/newspics/20150101081750245.jpg)
哪个大神请赐教,这是什么花?叶子非常像莴笋哦,这样比喻的话,是不是太俗了点?
![](/newspics/20150101081829790.jpg)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又见重庆妹儿,还有和你一起来的那个重庆崽儿呢?不在?斌哥快点去搭讪!斌哥!斌哥!斌哥你在哪里?……
![](/newspics/20150101081910616.jpg)
《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大地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周总理--松涛阵阵:“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宿营地去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海浪声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呵,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广场回答:“呵,轻些呵,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呵!想念你!想! 念! 你……
以上诗词,在当今互联网爆发的时代,你说,会被串改成哪样?……那画面太美我不忍直视……
茫茫冷杉林,山蒙蒙,雾蒙蒙,管求你咋说,以不变应万变!
![](/newspics/20150101082205817.jpg)
据介绍,色季拉山最出名的便是那满山满眼的杜鹃花了。色季拉山的杜鹃花面积大,品种多,盛开期间气势浩大,景色极为壮观。全世界的杜鹃花约有850种,我国约有460种,其中西藏170种,占世界杜鹃花品种的五分之一。林芝县色季拉山区域里,海拔2900米至5300米范围内密布杜鹃花,以直线距离测算,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品种达25个之多。
![](/newspics/20150101082248584.jpg)
色季拉山的杜鹃花4月中旬到6月底,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开放。尤其是进入6月份,整座山上的杜鹃花全部绽放,黄色、白色、紫色、大红、浅红、粉红等,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形成花的山,花的海,气势极为浩瀚壮观。
![](/newspics/20150101082357109.jpg)
女性在骑川藏318线的人群中变成了稀有动物,她们大多都被贴上了“女汉子”的标签。
![](/newspics/20150101082440547.jpg)
路边交通凹面镜的边都透着藏族鲜明的民族特色。
![](/newspics/20150101082504843.jpg)
瞧这一家子。
![](/newspics/20150101082538186.jpg)
母女俩,害羞的女儿,好奇的母亲……好温馨的画面。
![](/newspics/20150101082559206.jpg)
我们在这儿里注定只是过客,它们才是主人,主人看着我们这些两条腿走路的家伙也好奇啊,跟我们看见老外一样稀奇哦。
![](/newspics/20150101082627233.jpg)
兄弟俩。兄弟连心,其义断金;老po如衣服,兄弟如手足,你看,兄弟连站立的姿势都是一模一样的。
![](/newspics/20150101082709764.jpg)
后面的那个才是一家之主吧,看它那虎视眈眈的眼神和头上发亮的牛角,充分说明这个主人家非常不好惹……
![](/newspics/20150101082736467.jpg)
最近一定下过大雪,你看由于堆积的雪堵塞了原来的流向,融化的雪水不得不另辟蹊径。
![](/newspics/20150101082823978.jpg)
路遇朝圣的队伍,随着西藏的开发,闭塞的边疆被内地杂交文化逐渐同化,这批朝圣的信徒就是纯粹走路到拉萨去,而不是采取三步一叩首极端的宗教方式“拜”到拉萨,那这算不算是一种进步呢?
![](/newspics/20150101082859723.jpg)
不知道这是支神马队伍,白雪公主和五个小矮人的故事?不过人物要颠倒下。每人一根拐杖,看着我在旁边给她们照相,每个人眼神中都充满了好奇、害羞、兴奋和坚毅。我从马鞍包里掏出一大把水果糖敬献给她们,绝对不是施舍,那只是一种崇敬!我想这个时候空洞的说教鼓励或者献上洁白的哈达之类的都没有用,能够给予她们实质性的鼓励和效果还是得来自于高热量能够口舌生津的糖果。
![](/newspics/20150101082925557.jpg)
带头大哥酷不?其她人全是女汉子。带头大哥酷是酷,但我怎么看他怎么都像个盲人,就是那个拉二胡的叫阿炳的民间艺人,对,《二泉映月》的作者,你说像不像?带头大哥说他(她)们来自左贡还是邦达(我记不住了),前往拉萨,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了。祝你们早日到达心中的圣城!
![](/newspics/20150101083133393.jpg)
快到中午了,雨是停了,但山上仍然大雾笼罩,隔着松林看山只能看见一个轮廓。
![](/newspics/20150101083220365.jpg)
难道这个就是传说中的羞女峰――南迦巴瓦峰?
![](/newspics/20150105091054913.jpg)
你瞧山在哪了?跑到云里去了……
![](/newspics/20150105091042533.jpg)
海拔渐渐升高,看不见脚下的悬崖有多深,看不见的东西总会带给人神秘感或者敬畏感,对吗?
![](/newspics/20150105091115795.jpg)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道路骑行,云层、雾气就在你的四周,总感觉到自己行驶在天上,因此也理解了为什么人们把西藏的路称为“天路”的道理了。真的,只有你亲身经历才能深切体会到天路的感觉。
![](/newspics/20150105091416165.jpg)
挂满哈达的松树和堆砌简易的玛尼堆。我就真奇怪了,这个哈达是仲么挂上去的?难道这里是祭祀的场所?
![](/newspics/20150105091432846.jpg)
实际上,这个宽敞的地势理论上应该就是个观景区,若是晴天则可以一览无遗,今天,只能说声呵呵了。
![](/newspics/20150105091525505.jpg)
雾气被风吹散了一些,山露出了一些本色,但南迦巴瓦峰在哪?
![](/newspics/20150105091603871.jpg)
南迦巴瓦峰应该在这匹青色的山峦后面,可是后面是一片白茫茫啊。
![](/newspics/20150105091632685.jpg)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newspics/20150105091800820.jpg)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newspics/20150105091810452.jpg)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newspics/20150105091830587.jpg)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newspics/20150105091907456.jpg)
来,让九哥当回首长。九哥只有两句台词:同志们好!(偶回答: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偶回答:为人民服务!)
![](/newspics/20150105091938739.jpg)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newspics/20150105091957587.jpg)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newspics/20150105092031607.jpg)
《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newspics/20150105092047853.jpg)
云开雾散,鲁朗林海的真容终于得以瞧见,怎么样,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的鲁朗林海,漂亮吧,壮观吧,留下来歇息吧,这里还有两个观景平台可以更清楚、更靠前观景,不过可是要收费的哦。
![](/newspics/20150105092112871.jpg)
在这里,山间的云雾时聚时散,与雪山、林海、田野构成一幅梦幻般的图画。还是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说得好:“雪山林海,云涛彩霞,一岭四季,十里九景,生态优美,资源丰富,沃野万顷,清泉百转。”置身于这鸟语花香的景区,晃若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
![](/newspics/20150105092143930.jpg)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newspics/20150105092213748.jpg)
《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newspics/20150105092244981.jpg)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newspics/20150105092322242.jpg)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newspics/20150105092338252.jpg)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newspics/20150105092354542.jpg)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newspics/20150105092435718.jpg)
这个位置本来是可以观看南迦巴瓦峰的绝佳地方,可惜了……
![](/newspics/20150105092503191.jpg)
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6位,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此图片为网络提供)让我们上下对比下。
![](/newspics/20150105092611330.jpg)
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newspics/20150105092644764.jpg)
这幅画面像不像“长矛直刺苍穹”?
![](/newspics/20150105092655773.jpg)
越接近山顶,积雪越厚,空气越稀薄,天气越冷。
![](/newspics/20150105092713601.jpg)
从鲁郎新镇到色季拉山垭口23公里,最后三、四公路可以明显看到垭口,但骑起来缺感觉很漫长,会比较崩溃,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边骑边在雪地上耍,摆造型,求勾搭……
![](/newspics/20150105092735938.jpg)
雨雪新晴之后,雪格外的白,玉树琼枝,掩映如画。阳春白雪?
![](/newspics/20150105092804329.jpg)
问答:“你喜欢我天使的脸孔,还是魔鬼的身材?”“我就喜欢你这种幽默感。”……
![](/newspics/20150105092826771.jpg)
喜欢是乍见之欢,爱是久处不厌。妹子,待你长发及腰,少年娶你可好?待你长发及腰,我已长膘至腰,抓紧咧……
![](/newspics/20150105092851949.jpg)
《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newspics/20150105092909470.jpg)
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那一抹黄在白色的天地中分外抢眼。
![](/newspics/20150105093027721.jpg)
《雪山,我美丽的新娘》/爱和光:啊,雪山,让我神往的姑娘!你就是我美丽的新娘!那厚实的岩石,是你丰满挺拔的身姿;那千年的积雪,是你洁白如玉的肌肤;那缭绕的云雾,是你迎风飘摆的披肩,也是上天赐给你最美的嫁妆。当霞光照在你脸上,那绯红的一片,让我无限遐想!我喜欢这一抹霞彩啊,因为这一刻,是你对我最娇羞、最温存的时光。
![](/newspics/20150105093042690.jpg)
加油!前面就是色季拉山垭口了,冲刺!
![](/newspics/20150105093056177.jpg)
色季拉山位于林芝县以东,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龙藏布江的分水岭,为川藏公路所跨越。登临海拔4720米处的垭口,可观日出、云海、无际的林海和远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
![](/newspics/20150105093115178.jpg)
色季拉山西坡的达则村旁的本日拉山,是西藏本教的圣地,为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来此转山朝拜的人,一年四季络绎不绝,信徒来自四面八方。每逢藏历八月十日,还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转山活动,称为“娘布拉酥”(为请神求宝之意)。
三贱客差一个斌哥,可怜的斌哥不知到八一输上了抗生素没有?
![](/newspics/20150105093322643.jpg)
与单位无关,纯属个人行为,仅为证明自己是该单位人员。
![](/newspics/20150105093347216.jpg)
内人在2014年9月到达色季拉山山口。
![](/newspics/20150105093434808.jpg)
据说色季拉山的山顶,在晴朗的日子可以远眺南迦巴瓦峰,看来这次是没有机缘了。(此图为网络提供)。
![](/newspics/20150105093451791.jpg)
飞机上看到的这是南迦巴瓦峰吗?是真的吗?有点像哦。
![](/newspics/20150105093512514.jpg)
垭口的风好大,冷的瑟瑟发抖。辛辛苦苦爬到了色季拉山山口,除了雪山、垭口的大石头、风马旗外,神马也看不到。有些时候,你努力之后的风景,未必能让你如愿,但这是你的选择,请尊重那些山河,同时也尊重自己,所以,请勿骂娘……
![](/newspics/20150105093648111.jpg)
五色风马,万物轮回,这些被藏民们虔诚的称之为隆达的风马旗幡,让人内心充满了肃穆。蓝--蓝天,白--白云,红--时空护法神,黄--大地,绿--江河水。
![](/newspics/20150105093702504.jpg)
下山!下山的路总是充满了刺激和未知。
![](/newspics/20150105093727154.jpg)
这个是小广东,号称天上人间――东莞来的小钟。
![](/newspics/20150105093745851.jpg)
这个下色季拉山的大拐弯,下的到是爽的很,不过要反骑上来不容易啊。有骑友评论过318骑行靠的是激情,但如果反骑回来的话,靠的就是感情了。的确,反骑318的骑友很少很少。如果时间允许,我说的是如果,我可能会是其中之一。
![](/newspics/20150105093855520.jpg)
游记写到这儿,私下有不少朋友碰到我说还是理论联系实际多整点励志的充满人生哲理的东东吧。嗯……慢着!话说哥觉得偶写的游记除了小月老师特别关注外,其他人关注的非常少哇,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潜水员?……算了,顾客就是上帝,读者就是大神,怎么写下去呢?难道说哥游记写的正能量少了点?
像不像富士山?
![](/newspics/20150105094013401.jpg)
那好吧,说说哥低调的简历看看能不能带给看游记的游客们一丁点正能量。
![](/newspics/20150105094042200.jpg)
春哥,网名沧海一笑。1969年生人,属鸡。工作简历:1987年8月从云南省第二化工技校分配到云天化仪表车间合成班工作;1990年12月参军入伍在文山州富宁县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守备一师一团通信连服现役,先后从事步兵、通信兵专业;1993年12月退伍回到云天化;1994年元月分配至云天化派出所任民警;1998年派出所撤销调至云天化保卫部经济民警队任门卫;1999年任班长;2003年任经济民警队副队长;2004年任经济民警队队长;2008年3月任消防部治安队队长;2008年10任消防部部长助理兼治安队队长;2009年3月任消防部副部长;2013年6月任消防部部长至今。
![](/newspics/20150105094151192.jpg)
1990年12月应征入伍照。感谢朋友的翻拍。
![](/newspics/20150105094209518.jpg)
学习简历:1976至1984年在云天化子弟学校读小学、初中;1984至1987年在云南省第二化工技校(水富)读技校;1987至1992年自考英语专业未果;1992年参加成人自考大专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中文)专业,1998年获得自考中文大专文凭;1994年参加函授大专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公安管理专业,1997年获得函授公安管理大专文凭;1997年参加成人自考本科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中文)专业,2004年获得自考中文本科文凭;2002年函授参加研究生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5年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
![](/newspics/20150105094239886.jpg)
1990年12月应征入伍照。感谢朋友的翻拍。
![](/newspics/20150105094301722.jpg)
向当年没有文凭,函授无门,渴望知识丰富人生阅历,没有其它途经,唯有通过自学参加成人自考并完成学业拿到一纸文凭的各位同仁们致敬,只有您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自考的艰苦,特别是刚开始实行自考的那十年,学习基础薄弱,没有资料、没有辅助材料,没有参考书籍,没有网络,没有……神马也没有,只有那一个个坚强的身影每天都在昏暗的台灯下抱着唯一的一本课本,啃、啃、啃……敬礼!!
![](/newspics/20150105094336909.jpg)
![](/newspics/20150105094352315.jpg)
1987年12月云天化美协第二届美训班师生合影。
![](/newspics/20150105094423335.jpg)
现在知道坚持就是胜利这句正能量爆棚的话是怎样落实到实处了的吧。让哥带你装逼一起飞,带你翱翔到天黑,带你扎进垃圾堆……
![](/newspics/20150105094445605.jpg)
下山这半个小时爽呆了,因为翻过色季拉山后天气完全变晴朗了,而且阳光一直晒到八一,蓝天白云终于得以显见。这个才到半山腰,从这个口子望出去,可隐隐约约看到山脚的林芝镇和若隐若现的尼洋河。
![](/newspics/20150105094528184.jpg)
下山的路是这样的……像不像山路十八弯?西藏的山水,在阳光下、雨中、雾中、雪中,真是各有各的韵味,上午看得是雾景,那下午再来看看蓝天白云下的美景?
![](/newspics/20150105094544645.jpg)
其实要说道理,《增广贤文》中的人生哲理、为人处事就多了。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用过去的圣贤们的言论,来谆谆教诲你。择取众多言论编成“增广”,让你多看多听、借鉴古人的教训,指导今天的行为,因为今天是古代的延续。
![](/newspics/20150105094817994.jpg)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知道自己的想法,就应该了解别人的想法,要拿自己的心与别人的心比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简评: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将心比心,与人为善,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newspics/20150105095100551.jpg)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酒要与好朋友一起喝,诗要念给知书达理的人听。认识的人这么多,但真正了解、理解达到知心的却没有几个。
简评:前两句中心是讲志同道合,相互了解才能成为知心朋友。后两句讲人一生可能认识很多人,但真正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却并不多。
![](/newspics/20150105095135132.jpg)
下山的照片不像上山那么多,因为速度的关系,因为下坡实在是舍不得频繁捏刹车啊,所以总会错过很多风景。
![](/newspics/20150105095207800.jpg)
这个观景台写的是“尼洋河风光”,告别帕隆藏布江、东久河,今后两天伴随我们的还有尼洋河、拉萨河。对了,有人曾问我西藏怎么这么多藏布江之类的名称,其实,藏布在西藏就是指河流的意思。
![](/newspics/20150105095229435.jpg)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离水近能知道鱼的情况,常在山过,能分辨各种鸟的声音。
简评:经常接触事物,才能透彻地理解、认识这个事物。
![](/newspics/20150105095303716.jpg)
在这个观景点卖山货的小店铺。我的驮包行李就是从这里开始变得沉重起来,你造为神马吗?看右下图就知道了,现在这些东东全在我的大酒罐里泡着呢。
![](/newspics/20150105095335258.jpg)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山溪里的水随着季节常涨常退,不明事理的小人反复无常、变化不定。
简评:这句话比喻反复无常的小人之心,说明品质不好的人表里不一,容易变化,不可与这种人深交。
![](/newspics/20150105095425570.jpg)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运气不好时金子可能变成铁,运气到来时铁也可能变成金。
简评:把握住机遇,就能改变自己,改变人生。要成大器,就要善于抓住机遇。
![](/newspics/20150105095448332.jpg)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读书需要下苦功夫,要知道书中字字值千金。
简评:书中有很多美妙的地方,但如果读书时不注意是难以发现的。
![](/newspics/20150105095527951.jpg)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对人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要一吐为快,不能把心全部交给别人。想办的事情却没达到目的,没想到会办成的事居然成了。了解人表面比较容易,了解人了内心和思想却很困难。
简评: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戒备心理,尤其是初识之人,不能敞开心扉,只能谨言慎行地生活。
![](/newspics/20150105095604577.jpg)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钱财没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千金的是仁义和道德。
简评:钱财乃身外之物,而仁义道德才是最重要的。轻财重义,是君子所崇尚的处世之道。
![](/newspics/20150105095644327.jpg)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当初若不是去登高望远,后来怎知东海的浩瀚。
简评:如果不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就不能清楚地知道一件事情的真相。
![](/newspics/20150105095708350.jpg)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路途遥远才知道马的力气,相处长了才了解人心。
简评:此句是讲的人心的好坏需要时间来检验,就像马的优劣需要遥远的路途来检验一样。
![](/newspics/20150105095740950.jpg)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两个人一条心,日子越过越好;反之则越过越穷,一事无成。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马跑不起来都是因为太瘦、没力气;人不能扬眉吐气就是因为穷。
简评:这个观点带有片面性,贫穷与富有只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所致。
![](/newspics/20150105095912656.jpg)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宽以待人是通晓事理的人,而不通晓事理的愚笨人是不会宽以待人的。
简评:饶恕别人并不代表你很傻,恰恰是大智若愚,也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大智慧。
![](/newspics/20150105095920854.jpg)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简评:是亲人不当亲人待,不是亲人却当亲人看。对故乡的东西倍感美好;对同乡的人倍感亲切。好友相逢不喝酒,简直太惹人笑话了。
![](/newspics/20150105095945815.jpg)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莺花最怕春光逝流过,我们怎么可以让人白白度过大好时间呢?
![](/newspics/20150105100008505.jpg)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漂亮的女人休要让她变老,风流浪子不要让他贫困。
![](/newspics/20150105100116514.jpg)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在家不会接待客人,出去后才知道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newspics/20150105100145902.jpg)
黄芩和阿魏都是中药材的名字,不过黄芩遍地都是,非常普遍,所以在药材行里买黄芩不会买到假货,这么普通的东西,没有人拿来造假的。阿魏是一种名贵的中药,一说是产自西番,其臭无比;另一种说法是产自坟地,是从死人的棺材盖中透长出来的菌类,其根发与死人的口中,而那个死人必须得是生前吸食鸦片的。据说阿魏能治疗很多疾病,是灵药,但是它非常稀有,很难找到,再加上多数人没见过,所以药店里的阿魏多是假的。
![](/newspics/20150105100217843.jpg)
林芝镇,林芝县辖镇。位于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距林芝地区首府八一镇仅18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属于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广袤,景色绝佳。除了让人流连忘返的自然风光外,林芝镇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色奇拉国家森林公园、苯日神山、尼洋风光带、大峡谷娘欧码头等。
![](/newspics/20150105100245472.jpg)
林芝镇原名达孜乡,1999年撤乡建镇,改名林芝镇。总面积1500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地果若村。人口480户、2342人。耕地面积443.3公顷,主要饲养羊、牦牛、黄牛、犏牛、藏猪、藏鸡等。森林面积854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55.1%。林芝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著名的本日神泉、千年古桑、尼洋观景台、嘎拉桃花园等景观。
![](/newspics/20150105100308953.jpg)
林芝地区山岭遍布,树种繁多,森林资源丰富,曾几何时,林芝农牧民大多以砍伐树木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林芝镇也不例外。为了保护林芝镇郁郁葱葱的森林,同时也为提高农牧民收入,政府在当地推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现在,世外桃源般的景色已经成为了林芝的代名词,也带来了丰富的旅游收入。林芝镇农牧民不再砍伐树木,但通过大规模种植玉米,他们的收入更多了。林芝镇以前并不种植玉米,作物以青稞、小麦为主。以前种植青稞、小麦,亩产最高600斤,青稞的市场收购价现在是每斤7毛左右。
![](/newspics/20150105100358245.jpg)
林芝镇一条街。
![](/newspics/20150105100451655.jpg)
出林芝镇,看见尼洋河边还有一座军营,军队毕竟是属于国家安全的一类,属于保密范畴,不方便暴露,但面上的东东,没有问题,不在严格要求之类。
![](/newspics/20150105100528188.jpg)
林芝镇的海拔才3010,油菜花才刚刚盛开,不愧为西藏的赛江南地区,早上翻色季拉山才经过了白雪铠铠的冬季,下山一路阳光普照大地一片温暖,山脚就恍若走入了鲜花盛开的春季,这不是在做梦吧?
![](/newspics/20150105100555289.jpg)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光阴快得像身出的箭,日月走得像织布机上的梭。指时间过得很快。
![](/newspics/20150105100636782.jpg)
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秋天一到,漫山遍野充满秀丽的景色;春天来临,四面八方散发着花香。
![](/newspics/20150105100710408.jpg)
林芝镇到八一镇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卖西瓜、哈密瓜等水果的路边摊。都是路边大棚内出产的,价格各家都差不多。在这家小摊,西瓜8元/斤,我和小广东看中了两个,争着付钱,没有争赢小广东。开了一个西瓜,另一个小广东挂在他车上,说实话,从水富出来直到现在22天了,还从没有买过水果吃,这个小西瓜味道真的不错,面子上不好意思多吃,感觉没过瘾,有心买一个带上吧又嫌累赘,最终还是算了,馋是馋了点,忍一忍就过去了,不过小广东车上的那个西瓜在晚饭后还是被我们米西了。
![](/newspics/20150105100736417.jpg)
偶下嘴唇开裂不知道是不是长时间没吃水果导致缺乏维生素的缘故?
![](/newspics/20150105100757688.jpg)
我们边吃边和摊主摆闲龙门阵,摊主才二十多岁,戴个眼镜,来自山东,和父母承包了这片土地,专门大棚种植蔬菜、水果,谈到我们进林芝镇之前那一路上的经幡,摊主就闻虎变色一般,惊恐之情言溢于表,按照他的说法是,从色季拉山山上下来快到林芝镇那一段路,沿着尼洋河的路边有很多的经幡,原来那么多经幡是用作祈祷念咒镇邪用的,因为那个地方是“砍人”的(指天葬)地方,有钱人就砍得细点,没钱人就砍得粗燥点,有时候,尼洋河经常发现人的手指头脚趾头之类的,比较吓人的。听这位小摊主严肃的话语和惊恐的表情,我和小广东对望一眼,冷!瞬间背上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感觉好恐怖哦。
![](/newspics/20150105100832845.jpg)
吃完西瓜,我们顺便参观了下这个摊主的大棚。这个大棚里栽的是西红柿、莲花白和花菜,水果大棚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嫌远,我们就没去了。休息片刻,我和小广东动身。九哥不知道骑到哪儿了,长途骑行,基本上不等人的,要等要么是在饭点,要么就是在终点,中途都是各管各的。
![](/newspics/20150105100909229.jpg)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穷了住在闹市也没人愿意去,人富了住得再偏远也会有人去登门。
![](/newspics/20150105100948416.jpg)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什么人背后不被人说,又有谁在别人面前不去议论人呢?
![](/newspics/20150105101040111.jpg)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有钱人说真话(有人相信),贫穷人说话别人怀疑(不相信)。不信你到筵席上看看,人人都会向有钱、有身份的人敬酒。
![](/newspics/20150105101103420.jpg)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闹市是赚钱的地方,只有安静的地方才能休养身体。
![](/newspics/20150105101126288.jpg)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来时惊动很大,走时没有任何声响。
![](/newspics/20150105101148341.jpg)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长江后浪推动前浪,世上新人层出不穷。
八一镇到了,看起来就是高山下堆积的好大一块盆地或者叫坝子。
![](/newspics/20150105101221475.jpg)
八一镇著名景点有“夏瀑冬冰”、日及木错湖、巨柏林等。离八一镇东南40多千米的帮纳村,有一棵1600多年树龄的“桑树王”,树高7.04米,胸径13米多,传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栽种。在离八一镇10多千米的巴结村,有一片占地10公顷珍贵的特有柏树品种--西藏巨柏。其中有一棵被称为“巨柏王”、“活文物”的巨柏,树高50余米,胸径58米,树龄高达2500岁左右。
从八一镇向东,经过林芝县府所在地普拉,再向南就是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河面宽阔,河面如镜,可乘船浏览,顺流而下近50千米,就是米林县派乡--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起始点。
![](/newspics/20150105101259593.jpg)
八一镇是林芝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八一镇海拔2900米,位于尼洋河畔,距雅鲁藏布与尼洋河交汇处30余公里,距拉萨市400多公里。最初这里只有几座寺庙,几十户人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此建设,故得名八一。
![](/newspics/20150105101320414.jpg)
八一镇所在地原名“拉日嘎”,从前是几个零星的村落。1960年之后,从开垦荒地开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一座高原城镇逐渐崛起。近二十多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十多年前还只有两条泥土路,像个大村庄;而今,已经发展成一个小城市,城市道路与给排水、电力供应、居民住宅等各种社会服务设施相配套,市政设施比较完备,城市建设已有相当规模。由兄弟省市援建的广东路、香港路、厦门广场等,使这颗高原明珠更加耀眼夺目。八一镇现有人口3.5万,是西藏第二大城市。
为什么不改名为叫八一市或者叫林芝市?
![](/newspics/20150105101350743.jpg)
作为重要的藏东南物资集结与交易中心,八一镇的商业比较兴盛,很多货物都是从拉萨、成都甚至北京、广州、上海等地运来的。八一镇周围各县的手工艺品及各种生资物资也通过八一镇流向全区全国。八一镇的四周,森林秀丽葱茏,山光水色十分明媚。八一镇是西藏重要的交通枢纽,沟通西藏东、西、南三方,这里的人们生活节奏也较拉萨为快。八一镇附近的山地青(木冈)林中到处都是松茸等效多种食用菌,这些都是八一镇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和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
![](/newspics/20150105101419728.jpg)
到八一后我先电话联系上九哥,找到他住的旅馆,把单车行李放好,然后和他一起打个的士(呵呵,八一的确比较大),到了林芝地区人民医院看望在此输液的斌哥。医生的诊断是尿路感染,难怪斌哥小便时会痛呢。记住,长途骑行压迫膀胱会对前列腺造成影响,因此每隔几个小时,不管有无便意,请随便!前面不是说过西藏有多大,厕所就有多大吗。
![](/newspics/20150105101500258.jpg)
林芝地区人民医院的门头。
![](/newspics/20150105101523461.jpg)
接了斌哥出院,电话联系两个小广东一同来吃饭,找了家饭馆,点上主菜――冷锅藏鱼,两个小广东还是从广州大城市来的,愣是找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这家重庆鲜鱼庄,真是醉了。
![](/newspics/20150105101553355.jpg)
吃的是藏鱼,喝的是店家提供的虫草双参酒,10元/杯.两,喝了11杯酒。斌哥生病未喝。饭后因为油碟、米饭、打折等因素九哥与女老板发生争执。我们劝九哥劝都劝不住,九哥啥都好,酒后脾气犟的一点都不好。算了,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不高兴的,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饭后大家闲逛八一大街,有人买了点土特产,比如虫草、藏红花、牦牛鞭、藏雪莲等之类的。谁能知道买到的是真货假货呢?谁又能保证在拉萨买到的真货还是假货?
![](/newspics/20150105101641945.jpg)
在这个不光看钱还要看脸的社会,神马才是真的?
![](/newspics/20150105101802722.jpg)
到了八一,这次的旅程就进入到最后的三天倒计时了,心情开始变得躁动起来,远方似乎隐隐约约可以嗅到布达拉宫香火的味道,但是很多人往往就是倒在最后的胜利终点线上,所以不管是激动还是激愤,坚持一路走来的执着,继续前行。
2014即将过去,总结今年,展望来年,还有大把的事情等待我们去做,明年大家有些什么愿望?在此,特别感谢长期明面上的、潜水中默默的关心支持帮助我的各位亲朋好友,祝您们2015年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
第二十二天,在以解放军命名的八一城市中回忆起曾经当兵的日子,Over!
1994年公司足球队参加省第八届运动会在抚仙湖湖面划船留念。
![](/newspics/20150105101916933.jpg)
《春天里》/汪峰唱: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没有信用卡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可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还记得那些寂寞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冒起胡须,没有情人节,没有礼物,没有我那可爱的小公主,可我觉得一切没那么糟,虽然我只有对爱的幻想,在清晨,在夜晚,在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
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春天里。
你是这此刻烂漫的春天,依然像那时温暖的模样,我剪去长发留起了胡须,曾经的苦痛都随风而去,可我感觉却是那么悲伤,岁月留给我更深的迷惘,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的眼泪忍不住的流淌。
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这春天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春天里……
1991年5月文山报训队菜地丰收班组合照。
![](/newspics/20150105102042776.jpg)
1991年6月在文山报训队本人粉笔画留念。
![](/newspics/20150105102239888.jpg)
1991年6月在文山报训队画水墨国画。
![](/newspics/20150105102253552.jpg)
1991年11月文山报训队毕业前班组合照。
![](/newspics/20150105102302257.jpg)
1992年在文山富宁边境巡逻留念。
![](/newspics/20150105102312454.jpg)
1992年在富宁通信连电台值班室留影。
![](/newspics/20150105102323450.jpg)
1993年5月在富宁教导队步兵集训进攻山头演习。
![](/newspics/20150105102333605.jpg)
1993年5月在富宁教导队步兵集训。
![](/newspics/20150105102358915.jpg)
1993年8月和正在读大学的妹妹、战友崔继文、排长李XX在中越边界界碑处合照。
![](/newspics/20150105102427474.jpg)
1993年8月富宁狮子山哨所留念。
![](/newspics/20150105102436508.jpg)
1993年11月河口中越大桥留影。
![](/newspics/20150105102448283.jpg)
1993年11月在河口和越南边防士兵合影。
![](/newspics/20150105102509981.jpg)
1993年11月在河口新店边防检查站留影。
![](/newspics/20150105102522638.jpg)
1993年教导队留念。
![](/newspics/20150105102533105.jpg)
1991年文山报训队。
![](/newspics/20150105102549161.jpg)
1991年文山报训队。
![](/newspics/2015010510261286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