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第11天行程:巴塘(海拔2580)→32公里竹巴笼乡→2公里金沙江大桥(海拔2490)→过桥进入西藏→11公里温泉山庄(海拔2635)→36公里海通兵站(海拔3530)→18公里宗巴拉山(海拔4150)→7公里芒康(海拔3850)共计骑行106公里。
西藏,我来了!
今天即将告别四川,踏入西藏界,今天的任务不是太难:第一是因为里程只有106公里,第二是因为过了金沙江后一直到西藏芒康的路,全部是柏油路了。而且宗巴拉山也并不难翻越,只是在翻山的路上下了一场不算太大的冰雹。
休息了一晚,感觉又精神抖擞了。融入三剑客团队。斌哥、九哥,我们三人离开巴塘一直沿着巴河西行,蜿蜿蜒蜒十多公里后巴河就和金沙江交汇了,青葱翠绿的巴河像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一头就扎进了黄涛滚滚的金沙江。金沙江的西岸就是西藏了!
骑了那么多天,终于要离开四川进入西藏了,还是有点小激动。这样省与省之间的界碑倒是第一次见,我们再沿着金沙江一路南行。
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 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平缓路32公里后到达一个叫竹巴龙的小乡,一个郁郁葱葱的绿色小村,被金沙江一劈两半,江东属四川叫竹巴龙村,江西则是西藏的朱巴龙了,好似两姊妹一样。我幻想着在很久很久以前,会不会有个叫朱巴龙的藏族汉子,偷偷爱上了对岸叫竹巴龙的藏妹,然后有事没事在河边干吼几句“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
转经筒又称祈祷筒、嘛呢轮,是在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周围都装置有一批可依次转动的经轮。一般用布、绸、缎、牛羊皮包裹,也有用木、铜制成的。其表记刻有六字真言,筒内装满经典。依据藏传佛教的教证,凡转动经筒一回,等于诵读了一遍内藏经文。藏传佛教信徒人人持有,不停地摇转。有的还用水力、灯火热能,制作了水转嘛呢筒、灯转嘛呢筒,代人念诵“六字大明咒”。
藏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由于他们直接从奴隶制进入了社会主义,他们中的大多数依然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祈盼乃至自己的来生都寄托在这个转动着的玛尼轮中。多少年来,这玛尼轮就在生死轮回中、在喃喃的六字真言中、在那些虔诚的信徒沾满酥油的手的拨动下,一圈圈的转动着,承载着佛祖与藏民之间的沟通。
在西藏几乎随处可见转经的人,因为人们认为转经就相当于念经,是忏悔往事、消灾避难、修积功德的最好方式。为了让这种最好的修德方式得到最充分的运用,西藏各处修有佛塔,置有转经筒,甚至随身随时携带着转经筒,一有闲暇,便转动经筒。
转动经轮的功德,转动一周者,即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转动二周者,等同于念诵所有的佛经,转动三周者,可消除所作身、口、意、罪障,转动十周者,可消除须弥山王般的罪障;转动一百周者,功德和阎罗王相等;转动一千周者,自他皆能证得法身;转动一万周音,可令自他一切众生解脱;转动十万周者,可远至观世音菩萨海会圣众处,转动百万周者,可令六道轮圆海中一切众生悉得安乐;转动千万周音,可令六道轮回众生皆得拨除苦海;转动亿万周者,功德等同于观世音菩萨。
金沙江是川藏的界河,以江心线为界。大桥有新旧两座,两桥相距几百米。
电影《转山》是一部国内首次拍摄以户外骑行为主要内容的电影。讲述了文弱的男主角“书豪”带着哥哥的遗愿,独自骑行在近2000公里的滇藏线上,肉体近似“苦行僧”、过程却犹如夏花般绚烂的冒险故事。一个24岁的台湾年轻人,独自踏上从丽江到拉萨的旅程,途中他一直在相信与怀疑之间摇摆,但最终决定走下去,因为他认为,就算是失败,也应该在失败面前看见自己是如何就范的。在自己的毅力和沿途众人的帮助下,他最终达到了内心深处最纯洁的地方--拉萨。
这是《转山》中,主角书豪踏入藏地的第一步,这个感觉拍得跟人类踏入月球似的。所以最初我以为,四川跟西藏的边界也如同电影里展现,是路上的一个界碑,不小心就会错过,然后一路上万分小心。当然,我想多了。
接近川藏边界的路其实是这样的。
然后,看到了这个。往右是西藏,往左是稻城亚丁和云南香格里拉……都是好地方呐……
再是这个……
最后是这个
整个大桥上都被前往西藏的各路人马留下了各种印记,脚印、签名、涂鸦啊等等。大桥下就是奔腾不息的金沙江水,浩荡无垠。毛主席诗云: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云崖暖是使云崖暖的意思,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暖的感受;横跨东西两岸的大渡桥,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不过站在桥上,前后都是宽阔的褐色水流,那感觉只能请诸君亲去体验了。尤其这感觉还是建立在,十天奔波,终于得见目标端倪的时候,的确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远远望去……西藏在前……顿时百感交集啊,终于要进藏了。
这个有点意思。爱好摄影的哪个大神可以告诉我这是仲么回事,七千张相片里唯一出现的一张,手机照相也会出现曝光过度吗?求解。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
哥终于要进藏了……哭……水富出发到现在行程956.27公里
站在大桥护栏上留影,不能往下看,有恐高症的朋友要小心了
西藏界,我们拍个合影吧!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金沙江……
过了大桥就是西藏地界的芒康朱巴龙公安一级检查站,需要排队登记身份证。
西藏方向回望金沙江大桥
西藏的路是这样的……
路面非常好,就是山看上去有点险。
柏油路一直沿着金沙江的一条支流“海通沟河”逆流而上。
海通沟一直是塌方、泥石流的高发地区,请注意两边山上的落石!骑友一定要全程佩戴好头盔。特别是刚开始的5公里,山势尤为险峻!好象路完全是在山壁上凿出来的一样。
我们过了金沙江大桥,缓上坡11公里后见道路右下方有一温泉山庄,即日荣温泉。鹏程昨晚应该就是在这歇息的,可惜我未留有影像。
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界碑K3333应该在巴塘至金沙江大桥地段,可惜从巴塘出发后,我们就一路都没见到有里程碑,应该是从海子山山脚处开始,路碑就消失了。想在K3333处照相的骑友们,只有做梦了,到K4444吧。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剪子山客栈烙的大饼,现在还在充饥,5元/个,好划得来哦。
西藏的牦牛……白脸哦……
藏语:扎西德勒!是藏族人表示欢迎、祝福吉祥的话,意思是你好,朋友!吉祥如意。
第一次遇见要糖果的孩子,看着他们花猫一样污秽的脸,破败的衣衫……罗斯福曾在炉边谈话中,提出“四大自由”的论断,将免于匮乏即脱离贫穷,定义为人的基本自由之一……去拉萨的路上,要糖果的孩子特别多,我们也专门准备了糖果、巧克力沿路分发。
西藏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像这些在乡村里的孩子,几乎就没读过书,但是奇怪的是他(她)们的国语发音很好,有的普通话甚至比我说的好。要糖的孩子有的害羞,有的腼腆,有的则是强要。
下面这三个孩子,路上碰到后,大声向我喊着扎西德勒,我停下来,翻出几颗糖果递给她们,问了些问题,大半都是女孩做答的,女孩普通话说的很标准,这让我很惊讶,名字说了当时没有用笔记下来,后来就忘了。过后听斌哥、九哥说他们俩碰上这三个孩子的时候,大的那个男孩,跑到他们的车面前,把手张开,拦住他们索要糖果,斌哥、九哥一生气就没有给他们,哪有这样要糖果的道理?我说其实你们不会教育孩子,应该给女孩和小男孩糖果,不给大男孩糖果,教育他越是蛮横索要的越不能给,今后他就再也不会这样做了。
路边的小藏娃还善于用多国语言索要糖果。那天斌哥在我前面骑行至登巴的一个下坡路口,一个小孩连续对他喊出了:“扎西德勒”、“一路平安”、“Hello”,见不奏效又喊“I love you”,最后他对着斌哥远去的背影无奈地喊出了:“I Fuck you”!暴汗!!
有的时候我们一路飞奔下坡经过村寨,数不清的小朋友向着你呼喊“扎西德勒”,我们同时也在大声回应着数不清的“扎西德勒”。有一次走神,回应一个小藏娃时喊成了“嗨希特勒”!不过好像也算数了。”
一路的缓上坡加上好的柏油路,两边的景色都是峡谷风光!
骑行在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上,沿着蜿蜒的道路在默默地延伸,享受着码表数字不停闪烁跳跃的快意,汗水在淋漓而内心却很释然。
《怒放的生命》汪峰唱: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里程表达到一千公里……
这个路是泥石流冲毁了原路,临时开辟的道路。
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海通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地方,只有一个兵站和旁边几家简陋的小店。
在海通兵站门前小店,我们作短暂休整,泡了泡面,喝了啤酒,开始向宗巴拉山进发。
缓坡7公里后到达宗拉山脚下的藏族小村庄加色顶村,风景还是那么漂亮。过了村庄就开始爬宗巴拉山。
一路经过的许多藏族村庄让人感觉很遥远,内地早已经消失的老式柴油拖拉机,在这里跑得“多多多”响;藏族农民兄弟还在使用老式的锄头、镰刀之类进行农间耕种。我们的时光仿佛回到的20世纪80年代
刚刚开始爬坡,你看,乌云密布,冰雹就下了下来。
从宗巴拉山开始,我们就进入了红土地带,经过拉乌山,一直持续到明天的澜沧江。这一带算是横断山脉中的红土山川,都是经过上亿年的沉淀后才留下的。即便是在阴云密布之下,红土地貌也给人以热烈的感觉。
十公里后到达海拔4150米的宗拉山,宗拉山其实是个没什么难度的山!下坡的这面又阳光明媚了,山里气候就是多变啊。
宗巴拉山顶一直到芒康都是下坡!很短,才7公里,还没放开呢,芒康县城就到了。
芒康县,前身为 1912 年所设的宁静县和盐井县。1957 年 7 月分别成立了宁静县、盐井县人民政府,1960 年 4 月两县合并称为宁静县,1965 年改称为芒康县至今。
芒康县位于西藏的东南部,处于藏、川、滇三省交界处,东与四川的巴塘县隔江相望,南与云南省德钦县毗邻,北、西与西藏昌都地区的贡觉县、察雅县、左贡县相连。自古就是西藏的东南大门,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如今也是川藏G318线和滇藏G214线两条公路的交汇点,交通要道,从这里开始进藏的路就只有这一条了。但是和其他藏区的大多县城一样,这里也只有一条主要街道,所有的商业、行政单位、酒店都集中在这条街上。所以我们每到这样的一个县城都会先把这里逛一遍再找住宿的。
住宿芒康“雪域宾馆--越野之家”
芒康县主要旅游景点以茶马古道为主线,上盐井境内有被当地人称为文成公主的吐蕃时期摩崖雕塑,有古井田、天主教堂、雪山、大峡谷、曲孜卡温泉休闲中心、芒康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莽错风景区和尼果寺等。芒康县古朴、典雅、悠扬、舒畅的“锅庄舞”、“弦子舞”被誉为“古道神韵”,内容丰富的民间情歌、山歌、洒歌素有“歌的海洋”、“弦子的故乡”之美誉。
在街上逛了一圈,选中了下面这个地方吃散伙饭。牦牛肉火锅。鹏程终于和我们汇合,水富出发时的四人帮终于又聚齐了,但是鹏程说他病情反复发作,今天从温泉山庄骑到芒康,又出现了高原反应,已经不能再往下骑了,因此决定退出此次拉萨之行,在住宿地他已经和一个成都来的私家车主达成协议,明天一早4点过就搭车回乐山方向了。
在为鹏程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们几个也唏嘘不已,出来一趟不容易,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在家靠父母,出门靠兄弟,身体好其实比什么都强。鹏程,保重!大家也不要担心,鹏程回家后,身体恢复的不错,参加了几次和宜宾骑友的联谊活动,而且每周都在坚持骑车锻炼,身体比之前要强壮得多了。
说到关心呢,此次去拉萨,一路上朋友们也发来些祝福的话,也和大家分享下:“卿队,刚获悉你已于上周五起程骑行西藏,已历数日,路上还顺利否?此去西藏关山重重,迢迢千里,路途艰辛。切望道上谨慎骑行,专务自身安全。一路之上,多多保重!(李建平)”怎么样?有才吧。
这是我们去参加鲁甸8.03抗震救灾同事发给我们手机信息内容:“涂队,鲁甸地震灾祸惨烈生灵涂炭,世人莫不为之震惊。欣闻公司凛然大义,飞镝传令尽遣精兵强将关山强渡星夜驰援地震灾区,心中激情喷湧热血沸腾恨不披坚执锐并肩奋战救人于水火。此去震中路途险阻,危机四伏,安危难料。风餐露宿,饮食无着,艰辛困顿当为常态。特请涂队转卿队并各位奔赴灾区的手足弟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确保自身安全慨然以对不负江东父老。灾区人民感激你们,来自云天化的热血男儿。鲁甸不屈,天佑中华!(李建平)”怎么样?消防部出人才吧。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希望,人生最大的资本是健康。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快乐,人生最大的幸运是平安!
西藏,我来了!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1951年5月23日和平解放,1965年9月1日正式成立,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它北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连接青海省,东连四川省,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和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西藏人民能歌善舞,被誉为“能说话就能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民族”,不管男女老少,都能翩翩起舞。
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操藏语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中国境内有人口约541万余人(2000年),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结构宏伟、卷帙浩繁的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多少世纪以来,就一直在西藏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藏族地区广为流传。还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以及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
藏族人民最喜爱白色,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天祝草原四周为雪山环绕,一片银白,地上的羊群和牦牛,以及喝的羊奶、穿的皮袄、戴的毡帽,也都是白色。所以藏区人民视白色为理想、吉祥、胜利、昌盛的象征。
转: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不必太在乎的,比如功、名、利、禄、权、势、位种种。这些东西,你越记挂,越忧心;越在乎,越受累。而有的东西,就一定要在乎。
健康是要在乎的;生老病死,固然只能坦然去面对和接受,但健康却多少可以由人自己来把握。对于健康,不要以为往后可以锻炼,不要以为补品可以换取,更不要以为医学可以帮忙。健康等不来,眼下就要重视。试想,如果你足智多谋,你地利人和,你一路飙升;可是,很快就心力不济了,你又怎能做完、做好你想做的事情呢?有句话记忆犹新:“世界少了我,其实无所谓;但我少了我,还剩什么?”所以,精力充沛、身体棒棒是至为重要的。毕竟,有健康才有未来。健康是1,幸福、成就、事业、金钱等等,都是后面的0,1后面的0越多越证明您这一生越有意义,但是,假如这个最前面的1过早倒下了,0怎么还能多起来呢?而且,假如这个最前面的1真的倒下了,0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亲人是要在乎的;父母、兄弟、姐妹、伴侣、儿女,这些人都和我们有着淳厚的血缘之亲。正是这种特殊的关系,让亲情成为我们一生中最可依仗的资本,并且随时可以支取与享用。一个被亲情包围的人,哪怕物质上很贫困,活着也是安心的、幸福的、满足的。而不在乎亲人,甚至抛弃亲人的人,无异于丧失了本性,泯灭了良心,终归是可怜而可悲!
朋友是要在乎的;朋友虽没有亲人重要,但要生活,就不能没有朋友。因为出了门,有泥泞,有陷阱。有朋友同行,就有了帮手,添了勇气,多了希望。朋友多多益善。有真朋友、好朋友,更是人生之大幸。在乎朋友的人,十字路口就有人指点迷津,错误途中就有人谆谆告诫,患难处境就有人倾囊相助,跌倒的时候就有人真诚搀扶。你爱朋友,朋友也爱你;你珍惜朋友,朋友也珍惜品性是要在乎的;我们不一定要做高尚的人,不一定要做伟大的人,也不一定要做完美的人,但绝对要做有品质、有性格的人。只有活出了真实的自己,活出了唯一的自己,才无怨无悔。
好的品性是我们命运的保护神,要尽量去接近,去追求那些高尚美好的品性。价值是要在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每个人的价值都是独一无二的。工作、职业、能力、地位、机会各有各的不同,但这都不影响我们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叱咤风云的社会精英也好,默默无闻的贩夫走卒也罢,谁站好了自己的岗位,谁演好了自己的角色,谁就可歌可泣。好好活着,努力了就问心无愧,尽心了就是壮丽人生。这样的人就不平凡,这样的人生就不普通。
当然,人生要在乎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是,不管怎样,健康、亲人、朋友、品性和价值都应排在你所在乎的东西的前面。只有在乎了,才懂得呵护,懂得感恩,懂得给予,懂得生命的意义。德行才是根本,厚德方能载物,一切财富、名誉、地位,都是外在表象。
骑车到拉萨,历时11天,终于完成四川路线,胜利到达西藏境内,这一天是2014年5月5日,农历四月初七,立夏。
第十一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