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避暑好个凉,高原美景随意逛
分享:
时间:2014-08-14 浏览:350 投稿:离退人员 文作者: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云南真是一个好地方,这里不仅有举世闻名的西双版纳、石林、元谋土林、西山龙门、滇池、香格里拉,还有被称之为摄影家天堂的东川红土地、幽静的普者黑、桃花源般的坝美……云南美景举不胜举。其实,云南有的不仅仅是这些,更令人流连忘返的是这儿的气候,四季如春的省会昆明被称之为春城,尽管近些年气候全球性地发生变化,但是,每至夏季,当全国很多地方烈日炎炎、高温持久不下的时候,昆明仍然是凉风习习,空气清新,昆明的夏季,你永远不会有桑拿天气下那种整天浑身潮乎乎、湿漉漉、沾粘之感。良好的气候不仅让生活在这里的人舒适,植物们生长的也非常的欢势。
 
     湿地具有“地球之肾”的美称,它不仅能为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还具有巨大的优化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改造滇池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昆明近年来修建、改造了几千亩的生态湿地,又因为湿地里大量的水生作物起着净化师的作用,所以,昆明政府花了百亿元修建、改造的生态湿地,以活水贯通与连接,不仅储备了大量的景观用水,而且每一个湿地就是一个天然污水处理厂。自然性、保护性、可持续性是生态湿地的三大设计理念。海东湿地就是其中的一个。
 
      海东湿地是滇池岸边众多湿地中的一个。占地总面积892亩,目前在建的是一期工程约250亩,共种植乔灌木和水生植物170多万株,另外,还修建了1200米的自行车道、2000米的园内青石路以及滇池科普展厅。她的景观设计是:看似普通的水域,把上游的来水,如新宝象河、广谱大沟的水,引入湿地,同时又将滇池的水引入湿地,这样,两方的来水经过湿地的植物,特别是水生植物的净化,水质改善后再返到滇池中。
 
     夏日的一天,我慕名来到了海东湿地。
 
     八月初,正是内地烈日炎炎之时,而昆明如春的气候却凉风送爽,非常适合出行。湿地公园大门前,一块巨大的石头上“海东湿地”四个大红字格外醒目;一条绿道贯穿了湿地各个区域,如果你愿意,骑上一辆自行车花上个把小时,就能逛遍湿地所有景点。碧绿的水中生长着各种绿色植物,一丛丛、、一片片,格外养眼;而小道边、湖边的格桑花、大丽花、黄花和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花儿也是一片片、一行行、或一堆堆,五颜六色开着,将一个湿地公园弄得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嗯?还有芦苇呢!也许是从小读过孙犁的《白洋淀纪事》的缘故,我对芦苇总有一种偏爱,眼前这芦苇竟然也有遮天蔽日之势,它们的出现让我浑身的细胞都活跃起来,这就是芦苇情节?微风中,伫立湖边的一丛丛绿杆白头的芦苇随风摇曳,一副悠闲自得的模样……下了小道,上了木栈道,来到一个木亭子间坐下,哦,水杉、菖蒲、椒草、美人蕉…哟!这一大片绿叶整齐地铺在水面上,开满了黄色的小花儿,好醒目,好清新,好清雅!貌似浮萍,细看却又不是,它们一直延伸至远方,而远方则是明镜般的滇池的清波,实乃水天一色!忽然有几只洁白的鹭鸶扑闪着翅膀从碧绿的草丛中飞起来,又飞向远方,是我的脚步声惊飞了它们吧?环顾四周,这个湿地步道栈道,曲折蜿蜒在山坡、湖边、花丛中,亭台楼榭,小桥流水,草长莺长,这满眼的花、木、水、林、亭、栈道的灵动之美给人带来一阵阵清新的体验,移步换景,人在景中,景中有人,恰似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天空不知道什么时候飘起了绵绵细雨,绵长的雨丝洋洋洒洒,飘飘落落,来的正是时候,让已经感到有点儿疲惫的身躯一下子又轻松、活跃起来。沿着湿地,我算是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大门口,放眼望去,水天一色的远处有工人在劳作,那是湿地的二期工程;近处格桑花怒放,再过一个月,才是格桑花盛开之时,到那个时候,再来海东湿地,应是更加美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