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琴岛鼓浪屿之二——幽幽古巷藏洋楼
分享:
时间:2014-05-27 浏览:338 投稿:离退人员 文作者: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厦门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鹭岛,鹭岛之名应该来自于和鼓浪屿相隔的鹭江;而鼓浪屿与厦门隔海相望,是一个独立的岛屿,她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琴岛。

 

    其实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州仔”,明朝才改名为鼓浪屿,而鼓浪屿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岛的西南方有一块礁石,每当涨潮的时候,浪击礁石,声大如擂鼓,因此得名鼓浪屿。鼓浪屿很小,只有1.98平方公里,很小的鼓浪屿却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家庭拥有钢琴的密度占全国之首,因此又有“钢琴之岛”、“琴岛”、“音乐之乡”等美誉,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殷承宗就是在这里熏陶成长起来的。人是环境的产物,所以岛上的居民不但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而且普遍喜欢钢琴和小提琴。

 

    鼓浪屿还有一个别称--万国建筑博览城,因为在二三十年代,这里就集中了世界各国风格的建筑。

 

    有人将鼓浪屿比作是一曲妙曼的乐曲,而我,认为鼓浪屿是浪漫的,深沉的,这浪漫是因为岛上无尽的风情,而深沉源于那些掩映在黛色中的老别墅。

 

    岛上的老别墅有一千多个!而黄荣远堂、黄家花园、八卦楼、海天堂构、杨家园、林氏府、金瓜楼、汇丰银行公馆、番婆楼、容谷别墅是鼓浪屿最为著名的十大别墅,其中,容谷别墅居首。

 

    这些老别墅,一个别墅就有一个故事,记录了家族的兴衰。建于一九二零年的黄荣远堂,是一个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花园别墅,然而,因了房主的一场赌博一夜之间易主;如今的黄荣远堂早已于上个世纪变为幼儿园,后为厦门演艺职业学院,现又为咖啡厅,这里常常有人举办家庭音乐会。

 

    看过《厦门新娘》、《保密局的枪声》、《小城春秋》、《传奇夫人》等曾经风靡一时影视剧的朋友可能还不知道,它们的内景就是在号称中国第一别墅的黄家花园拍摄的,然而可能还有人不知道,这个花园的主人黄奕住最早的时候是一位剃头匠呢。这个建于十九世纪的别墅记录了黄奕住走南洋、创业的发展史。

 

    八卦楼是鼓浪屿标志性的建筑,建于一九零七年,圆顶高十米,有八道棱线置于八边形的平台上,顶窗呈四面八方二十四向,故而成为“八卦楼”,也是厦门近代建筑的代表作。八卦楼的主人林鹤寿从台湾到厦门开钱庄,很有经济实力,因此林立志要盖一幢站在楼顶就能纵览厦门、环顾鼓浪屿全景的大别墅,做鼓浪屿的“基督山伯爵”,设计船屋的设计师郁约翰在开设救助医院的时候,林曾经捐助过他,因此郁约翰无偿为他设计了这个八卦楼别墅,然而,最后却因所需材料与市场不符需要特殊加工等种种原因,最后林变卖家当、抵押钱庄仍然难改现状,工程时断时续,最后林终于被大楼拖垮,宣告破产,八卦楼也因此而成为废宅。

 

    海天堂构被称之为是华人对洋人的发泄建筑。由菲律宾华侨黄秀烺建于1920年,是中西合璧的五幢别墅群,楼堂正门上写着“海天堂构”,意即楼群规模宏大,被称之为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之作,其门楼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式样,重檐斗拱,飞檐翘角,因为这种中国式的屋顶压在西洋主体的建筑,所以说是中国人对西方人的发泄。

 

    又因它是鼓浪屿最时尚最精致的别墅群,所以海天堂构也被看成是厦门的新天地。

 

    杨家园建于一九一三年,由菲律宾华侨杨知母兄弟在鼓浪屿笔架山上建造的四幢欧式建筑,总称为杨家园。遗憾的是,因为积劳成疾,杨知母于四十九岁时不行去世。一九八九年,杨氏在境外的儿孙回到鼓浪屿办理房产的继承手续,并将杨家园最南端的一幢定名为“忠权楼”(杨忠权乃杨知母亲侄子,十四岁就跟随杨知母去菲律宾学做生意),以示对先人的纪念。

 

    林氏府是台湾板桥林氏家族在鼓浪屿的故居,俗称“府内”,林氏府在鼓浪屿人心中的位置,犹如故宫之于北京,林氏府也叫菽庄花园,主人正是林菽庄,一九一四年,林菽庄之子刚义在一次做化学实验的时候爆炸烧毁,现在的林氏府是一九一五年林菽庄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巴洛克式的五层别墅,称之为八角楼,加上佣人们居住的管理房等统称为林氏府。

 

    金瓜楼位于鼓浪屿泉州路九十九号,因楼顶上有两个金瓜而得名。是由鼓浪屿一位黄姓房地产商建于一九二二年,后来旅菲华侨黄赐敏于一九二四年相中后从原房主手中买下。黄赐敏共有八个儿子两个女儿,其子孙遍及美国、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真可谓瓜络绵延,印证了主人当初对此楼取名金瓜楼的寓意;如今,金瓜楼也称黄赐敏楼,保存的非常好。

 

    汇丰银行公馆建于一八七三年,是英国“上海汇丰银行”在厦门开设的分行,为厦门最早的近代银行,一九二零年前后,汇丰银行在鼓浪屿笔架山东北端山崖顶建成,所以,鼓浪屿有“汇丰银行行长住在悬崖上”之说。从远处看,汇丰银行确实建立在断崖顶上,因为基桩打入岩石,所以非常牢固,其结构呈丁字形,三面环海,多边钝角,主人推开窗户便能饱览宽角度的远山海景。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里一直作为宿舍,现在是造船厂的职工宿舍。

    番婆楼是泉州晋江的菲律宾华侨许经权建造的,落成于一九二七年。许本来在菲律宾经商的时候将其母亲接到菲律宾居住,想好好孝敬供养母亲,可是母亲习惯了闽南生活,又失去了闽南话的环境,所以一直闹着要回晋江老家。于是,许就来到鼓浪屿建此房供养、孝敬母亲,他还在别墅前院建了一个戏台子,经常请来戏班子为其母演唱,许母衣食不愁,穿金戴银,真正过上了好日子,街坊邻居称为番婆,所以番婆楼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因为上述原因,所以,番婆楼又被称之为尽人子之孝的典范。

 

    此外,素有“外国租界”之称的鼓浪屿,目前看得见十几个国家在岛上修建的领事馆。

 

    一个别墅后面就有一段历史、就有一段故事,历史在前进,人类在发展,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然,无论光阴如何飞逝,这些掩映在花木丛中,藏秘在青黛中的别墅,或秀美,或凝重,或雕刻精致,或简单朴实;每一座建筑给人的感觉都各不相同,每一个别墅都有一种独特的气息,每一个别墅里面都藏着不同的故事,一扇扇雕窗,一座座花墙,一层层台阶,都会让人浮想联翩。虽然青苔掩盖了当年主人的繁华,却掩盖不住昔日的容颜;虽然岁月的脚步掩盖了当年主人的踪迹,却掩盖不住那里曾经发生的故事;透过爬满青藤的高墙,透过紧闭的铁门,透过陈旧的栅栏,仍然感觉得到这些别墅花园中那些曾经的珠光宝气、曾经的酒纯、墨香;是啊,浓密的树叶遮盖了院子,却遮盖不住当年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这些陈旧的别墅浓缩了几代人的光阴,让残破写满了岁月的凄迷和沧桑。

 

    我喜欢这些别墅,在鼓浪屿的两天里,常常一个人漫步于古巷,穿梭于这些别墅群中,慢慢地欣赏这些别墅的造型,构造,色彩,细细品味当年设计师们的独具匠心的创意和建筑师们的的精湛技艺,是他们当年的辛劳,才使得这些别墅流芳千古,成为鼓浪屿这个美丽小岛最美丽的风景。它们,不仅仅是生活的地方,也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这些如歌、如梦的别墅,正是用它们自身的美丽向世人展示着优雅、文明。

 

我下榻的酒店--船屋

 

船屋夜色

 

 

 

著名建筑三一堂

 

 

 

 

鼓浪屿音乐厅

 

 

 

欧式建筑的老别墅遍及这样的幽幽古巷

 

 

 

 

 

 

 

著名的八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