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情难却,却之不恭,甚至无礼。台湾的年假从除夕日到正月初五共六天,二表姐夫妇俩早筹划好,来冈山前就请好了初六初七的假,决计轮流驾车全程陪同我和爱人游览阿里山日月潭和台湾北部海景。
初三早上吃过早餐便与姑妈二老惜别出发。行过一个小时的高速路,然后分道进入阿里山的专线公路。进山公路虽然不宽弯道也多,但柏油路面养护得很好,轿车跑到七八十迈仍很舒适,晴空之下,沿途满目的青山和不时邂逅的碧水正热情地招引着我们。
曾读过作家吴文的《阿里山纪行》,于是即兴将原作首段演绎出了如下一段文思:许多台湾人都喜欢大陆歌曲《大海啊故乡》,最喜欢的歌词是“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我不好问表姐和表姐夫是否属实;但我确凿知道,很多大陆人最喜欢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最喜欢的歌词则是“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高山长青,涧水长蓝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长围着青山转……”。
阿里山是台湾著名旅游风景区,位于嘉义市东75公里,实际并非一座山,而是一个特定区域范围的统称,海拔在2000米以上,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地跨南投、嘉义二县,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2663米,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与玉山国家公园相邻。四周高山环列,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气温6.4度。西靠嘉南平原,北界云林、南投县,南接高雄、台南县,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全部属于国有林地,总计面积达1400公顷。因其林木葱翠,山区气候清爽宜人,是全台最理想的避暑胜地。景区以其神木、樱花、云海、日出四大胜景而享誉全球,故有“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之说。阿里山除了丰富珍贵的自然资源外,还保留了邹族200多年原住民的人文资源。
在龙隐寺休息区我们休息了半个小时,其实是游览了半个小时,拍了一组照片,还品尝了当地新鲜的煮玉米和榨甘蔗汁。经过奋起湖(旧称畚箕湖)时,表姐他们又特意停车,带我们去参观了阿里山森林铁路最大而唯一的双月台车站,进老街见识了当地土特产和小吃市场,再到火车站车库了解了历代机车的状貌。奋起湖早年就以山城老街、便当和四方竹闻名,“湖”在闽南语中有低洼地之意,实际上当地并无湖泊,只是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洼,形如畚箕,云雾环拥如湖,故旧称畚箕湖,后嫌不雅才更名。畚奋同音,箕起音谐,义谓奋发图强。早期客货列车在奋起湖站交会,又因车速较慢,从嘉义到阿里山一趟要七八个小时,火车行至此刚好是中餐时间,旅客正好趁火车添煤加水,司机和工作人员稍息之机,到老街买便当解决肚子问题,而“便当王国”也应运而生,至今更与旅游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了。我们不饿没买便当,但却免费尝了山猪肉、糕点等多种美食的滋味,只是尝现磨山葵酱被辣冲得够呛才知道那就是鲜芥茉。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阿里山火车站前,在最早建于清朝而全台湾最高海拔(2147米)的邮政局旁的樱山大饭店下榻,见广场上停满大小车辆,游人如织,又听说很多旅馆都没了床位,才庆幸表姐早预订了房间。每家餐馆都拥挤,为了赶紧坐火车去游神木,我们找了张刚空出的餐桌点了几个菜匆匆吃饱肚子,我争着去付费,感觉价格也很公道,应该和城里差不多。
火车站全木质站楼依山而建,铁路在高处,进站口在低处,进出月台通过站楼后便有一个很大的高差,若仅用梯步过渡,势必拥挤也显寒碜,既不安全也碍观瞻,设计者巧妙地利用地势高差,在站楼前建一座单层大厅,再将大厅的屋顶铺作站楼的广场,除站楼内有楼梯与大厅相通外,在广场左面也建有宽阔的石级供旅客上下。广场一侧的数座桧木大根雕华贵而艺术性极高,很多游人都在乘隙留影,我们也拍了好几张,然后再到广场边凭栏远眺,我还“发现”,这个“空中广场”其实也是一个巨大的绝妙观景台,非常适合拍广角远景。
排队候车时,我爱人忽然压低声音提出了一个疑问:怎么没看见一个阿里山的姑娘呢?表姐微笑着回答说,还不到时候,会看到的。我心说,阿里山很宽广呢,我们才游了很窄的一点点,此时此地,“高山长青”已经充分领略,但“涧水长蓝”可一点都还没看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