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梵净山返回铜仁,我就在老汽车站附近住了下来,为的是下一天清早游览锦江景致。
从梵净山流出两条江,一条叫大江,一条叫小江,两江穿山越谷,在铜仁城中汇合成锦江,绕城半圈,然后东去湖南沅江。就在三江汇流的地方,一座巨大的岩石突兀江心,成为铜仁的中流砥柱--铜岩,岩上供奉有“儒、释、道”鼻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尊铜像(相传为元朝时渔人于铜岩处潜入江底发现),因此得名“铜人”。因三位鼻祖的教义宗旨均以“仁”为核心,遂改名为铜仁。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地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4府,均隶属于由此而设置的贵州布政使司。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废乌罗府,其大部并入铜仁府。
铜仁市作为大西南交通枢纽,素有“黔东门户”的重要地位,更因其高原山水和曲径通幽的独特魅力,加之在武陵山脉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梵净山而被美誉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和“武陵之都,仁义之城”,堪称当代“中国西部名城”。
现在的三江,有大小15座桥梁飞渡,芦家洞电站至城区河段经过综合治理,水位抬高后形成的十里画廊更加清秀靓丽。我没去三江公园,看看车站前兴市桥附近的锦江风光就够了。拍下江中垃圾打捞船的镜头时,我就想,许多城市的环境建设其实都大同小异,而环境保护工作却往往差别很大。于是我问好路线,上公交车赶往东郊大明边城去了。
去大明边城没直达车,须在水晶阁半岛对面的码头下车,然后乘渡船到水晶阁,再步行20来分钟方可到达。水晶阁三面环水,江对岸看去很像全岛,江面上碧水映翠,渔船如梭,半岛上古木参天,十分幽静。古木掩映下的铜仁党校,倒是一个读书学习和思考的好地方。
大明边城景区号称国家AAAA级景区,贵州首批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实际是一个现代人造景区。据说总投资11.9亿元,占地面积3000亩,致力于打造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整个景区以明“史”为据,以明“文化”为内涵,以明“军事”为主脉,以地方特色为背景,致力于明朝以来贵州600年历史文化的挖掘,又集“吃住行游购娱”及“休闲、养身、体育、影视”等为一体,欲全力打造一座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景区内容丰富的综合主题文化景区。我到时正举行开城仪式,一群古代武士装束的青年程式化地表演完一段武术后列队,然后一个使臣持节从广场上骑马奔至城门口,下马向守城将军宣诏。但一直列队站在武士身后的两排红衣老人却与整个场面不大协调。
未料门票比梵净山还贵许多,又想到人造景观往往因现代化而失真,花那么多钱逛一转难免肉痛,我便毅然决然放弃了进城参观的打算。铜仁还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诸如锦江十二景、九龙洞、周逸群故居、古城区、古城垣、古商埠文化街区等。为了尽快赶往镇远古镇,我决计都不去游览了,中午就乘汽车前往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