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湖因万峰林而自然形成,依山顺势的流水环绕着山峰,既然如此,那地无三尺平就可想而知了,我们居住的小船屋就在湖边的山坡下面,出门进门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如此的居住地,就连我们这些当过知青的人都望而生畏,眼看长期生活在湖边的布依族人,穿一双拖鞋,在那足有75度的山坡上健步如飞,让我呢膛目结舌敬佩有加。
曾经读过很多关于写雨的文章和诗歌,其中南国箫声的长诗《雨夜狂想曲》尤其让我喜欢;自己也曾经写过一篇“听雨”的散文,这些关于雨的文章与诗歌从不同角度反应了作者对雨的观察、描写、欣赏。
然,万峰湖的雨尤其让我喜欢,让我青睐。
坐在小船屋的走廊上,面对湖水,欣赏雨中的景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看远处青山如黛,近处湖水涟漪;湖面上远远飘过来一艘扁舟,身着红衣的布衣女头戴草帽,手拿撑杆,不紧不慢地划着小船,全然不顾那淅淅沥沥的小雨,真是胜似闲庭信步;对面湖边上,一排排小船屋的走廊上,依稀可见垂钓者静候鱼儿上钩的身影。
一阵乌云过去,带走了雨;一阵乌云过来,又来带了雨。这次的雨点很大,落在湖面上,铜钱大小的雨点在湖面上泛开,一个圈套着一个圈,眼前的景致不是“大珠小珠落玉盘”,而是大珠小珠敲湖面了。就这样,三分钟一场雨,五分钟一场雨,绵绵细雨在短暂的时间里不停的交替地下着,后来才明白,这贵州的景色不同于其他地方,就连雨也是如此,绵绵细雨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浇灌着大地,浇灌着这块土地。
雨后的青山更是苍翠如滴,山间那些没有种上庄稼的土地成为鲜红色,我放佛又回到了云南边疆那块深情的红土地;雨后的湖水更加清澈。雨水,将万峰湖整个世界洗刷的一尘不染,空气格外清新。
夜幕终于降临了,而雨,并没有因为夜幕的降临而停歇,相反,雨夹杂着风,风裹着雨,从夜幕降临时开始,就这么一直下着。
躺在小船屋简陋的床上,听着风将屋顶上的汽车篷布刮的哗啦哗啦地响,听雨水落在湖水上如同落在铜器上般的清脆,四周,除了这风声雨声和水中的大鱼不时跳跃的声音,万籁俱寂;小船屋,在风雨中缓缓摇摆着,那简陋的小床,也随着船屋的摇摆缓缓晃动……奇怪的是,向来有一点动静就难以入眠的我,在这个风雨交加的万峰湖,在这个摇摆不停的小床上,竟然不知何时进入了梦乡。
不知何时,迷迷糊糊中,传来巨大的声音,那声音一会像是宽广的草原上万马在奔腾,一会又像是雷霆千钧,一会又是像锣鼓喧天,我明白,雨下大了。屋外的雨越来越大,风也越来越大,没有一丝停歇的意思,不知何时,在这风雨交加的午夜,我又进入了梦乡,这真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虽不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却也是小屋一夜听雨声,湖面明朝水更清了。
一夜风雨,清晨起来,大家都没有难眠之感,个个都说睡得很好!大自然的魅力竟是如此的神奇。
次日清晨起来,站在小船屋的走廊上,天空竟然晴朗了,蓝蓝的天空飘荡着洁白的云朵,四周静悄悄地,山,更加苍翠欲滴,水,更加明镜般,湖边那些小船屋的走廊上早起的垂钓者早已手拿钓竿,又在静候鱼儿山沟了。想起很多年前写过的一首小诗“雨后青山近,风过江水平;岸边一蘑菇,恰是垂钓人。”此时此刻,这首小诗用在这里恰如其分呢。远处山间的布依族山寨的上空,袅袅炊烟升起来了,勤劳的布依族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山浮水面水映山,
山水相依情绵绵;
村寨独依飞云伴,
遥望绿林有墟烟。
雨中的万峰湖
瞬间的雨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