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回忆
分享:
时间:2012-07-12 浏览:333 投稿:供热 文作者:夏里巴人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夏里巴人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整整两年过去了,曾经以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支离破碎的片段又聚合到了一起,重组成对那难忘时刻的最为生动的回忆--那是我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这样的形式,这样的内容,展现在这样的舞台上。
 

    2010年的夏天,经过股份公司团委的选拔,来自股份本部及其分子公司的十名员工聚在了一起,为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云天化集团企业文化知识竞赛。就这样,经过短暂的打量和交谈以后,十个来自天南地北的,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生经历的陌路人如同十条拥有着不同行径轨迹的线段一般相交到了一点,产生了令我们毕生难忘的交集。

    备战并不是简单的依靠记忆能力,因为还有案例分析和看图演讲的环节(这两个环节在正式比赛的时候取消了),需要每一名选手都具备着宽阔的眼界和过人的知识储备,这不是靠临阵磨枪所能弥补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肩上都压着沉甸甸的重担,对即将开始的比赛既充满期待又忐忑不安。

    备战的过程也是我们相互熟悉的过程,笑声里,讨论声中,脾性、特长一展无遗。相关领导便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的分成了三个队(一人备用)。赛制的安排是,集团公司所属的分子公司按人数决定出赛队伍的数量(总参赛队伍有十多支,具体数量记不清了),分三地举行三场预赛,每场预赛决出前两名,合计共六支队伍参加最后的决赛。应该说,在晋宁举行的第一场预赛是我们最没有底的,谁也不知道题会怎么出,难度如何,对手的实力如何,但这场比赛偏偏又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有两个队要参赛。这意味着所以在比赛开始以后,大家都必须谨小慎微的回答着每一个问题,深怕仅仅准备了五天,仓促之间会给股份公司参加集团各项比赛的光辉历史抹黑。随着比赛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我们心中的大石算是落了地,题目的难度远远低于我们的预期,竞争对手的实力也不如我们之前想象的那样强。最终,股份两支队伍携手出现。预定目标顺利完成----之前我们的计划是保二争三,争取三支队伍全部进入最后决赛。
 

    应该说,按照股份公司代表队的实力,第三支队伍的出现应在情理之中,但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发生了。如果说股份公司的三支代表队全部出现,那么就会占据最后决赛的半壁江山,这从场面上来说是很难看的。一方面严重的打击了其他分子公司的积极性(其他分子公司一向认为集团偏私股份),另一方面则不能实现通过企业文化知识竞赛的这种形式来普及集团企业文化的目的。所以,尽管第三支股份代表队表现是最出色的,但也逃脱不了“被和谐”的命运。所幸的是,“劫后余生”的两支代表队不负众望,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最好的结果。个人的什么怨言也都烟消云散了,毕竟,集体的荣誉才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站上领奖台的时候,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的时候,当我们捧起金灿灿的奖牌笑逐颜开的时候,当我们尽情的享受那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内心澎湃不已的时候,之前两上昆明,四处征战的每一个值得珍藏的细节都被重新翻了出来,有在第一次前往昆明的途中的嬉笑怒骂,有前往晋宁时一车人齐唱《云天化之歌》时慷慨激昂;有一场预赛前夜的辗转难眠;有三队并肩出现的欣喜雀跃和K歌时的如释重负;也有预赛终了时的触景生情,泪流满面。等等,总之难以忘怀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了,无法一一列举。此时此刻,我们都知道那个舞台过了今天就不再属于自己了,但是这舞台不会因为缺少了我们而变得寂寞,还会不断的有新鲜年轻的面孔出现在那里,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向着荣誉和梦想发起冲击。
 

    两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足以让我们的人生轨迹产生新的变化,拥有新的交点。但是2010年的那个夏天,那些曾经肆意挥洒过的欢笑、泪水、喜悦、悲伤、愤慨、释然,注定将烙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成为生命中最为精彩难忘的乐章。那激昂的青春,那不朽的情谊,如今都已附着在努力和奋斗凝聚而成的奖状上静静陈列在了荣誉室里,见证着历史也激励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