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到水磨古镇休闲的城里人太多,停车场停满了各种车辆。还有数不清的私家车,在交警的疏导下,几乎挤满了古镇外指定的若干停车点。这几年人们相互攀比买汽车,赶时髦节假日自驾休闲游,所以旅游者一定要避开大城市周边景区的节假日。
水磨古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距离成都市不足80公里,距离都江堰市不到30公里,距离映秀镇仅20来公里,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至今。曾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更使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据称5.12大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禅寿老街、寿溪湖、羌城”三大区,古今历史文化交汇、川广发展理念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俨然一幅“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风情四溢”的“水墨画”,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但是,在我的眼里,水磨古镇几乎没有“古”的旧迹,也完全不存在地震的伤痕,有的只是统一样式的仿古羌族风格的现代豪华建筑群落新兴于此。我明显地看得出来,重建不仅扩大了全镇原来的规模,规范了街道和沿河公路,而且根据现代理念增设了风雨桥和人工湖人造瀑布等景观,重建的各机关单位、学校、医院都既漂亮又牢固,环境优美,适宜安居乐业。还可想见,地震前,水磨古镇肯定没有这么多商铺和饭店,现在的商业气息浓烈和饮食文化繁荣,肯定会无愧于全球人居论坛理事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最佳范例》杂志“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第三届世界旅游文化论坛组委会“中国精品文化旅游景区”的光荣称号吧!
我查了下资料,重建的水磨古镇除恢复了春风阁、西羌汇、禅寿老街、万年台、字库塔、水磨亭、寿溪湖、禅城桥、羌碉、白塔等著名景观外,竟然新修建了和谐广场、羊皮鼓广场、羌绣广场、羌笛广场、飞鸿广场等众多文化广场。而那些专设的停车场是不在这些广场之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