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的牵挂,然而,孟定八年的生活给我们留下的牵挂将会牵动我们的一辈子;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的难忘,孟定八年的生活留给我们的难忘太多太多;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的惦记,孟定八年的生活给我们留下的惦记永远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的某一个角落,只要轻轻一点拨,便会腾空而起,不管你是否愿意,这种对孟定所有的牵挂、难忘、惦记都将永远地伴随着我们,因为他们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的某一个角落,只要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它们便悄悄地涌上我们的心头……
虽然已是十月,但是处于亚热带地区的孟定,仍然骄阳似火,烈日炎炎。我们驾车行驶在孟定的公路上,从身边急闪而过的是粗壮而古老的大青树、碧绿的香蕉林、墨绿的橡胶林以及傣家新式的楼房、建筑。
此行,我受好友之托打听三营四连以及连队老职工的情况,刚到孟定的第一天,我就向人打听三营四连连队的旧址,可是有人说三营四连还在,有的人又说三营四连早已不在了。
农场领导给我们专门派了一张车,由安保亲自驾驶,家敏、宣英陪同,我们先驾车驶向团部,因为三营四连就在团部附近,那个时候三营四连的知青们每天都在团部附近的大路小道上劳作,对团部附近的一切都是非常的熟悉。对孟定的牵挂和对自己曾经生活过的连队的牵挂乃至对老职工们的思念的心情不言而喻。
经过打听,知道三营四连还存在的消息之后,我们一行四个人都很高兴,一路询问,我们的车子拐进了一条小路,来到一个连队。
这是一个距团部不远的连队,因为路不熟悉,我们从连队侧面的一条土路拐进去的,与孟定农场其他连队一样,这也是一个有着严重改造、翻新过痕迹的连队,一排面朝公路的房子的墙面是刚新帖上去的瓷砖;院子很干净,许是人们都在干活或者在屋里躲避炎热的阳光吧,偌大一个院子竟看不到一个人。是我们停车的声音引来一阵狗吠,狗吠声又从开着门的一间屋子里引出一位年老的妇人,我们马上迎上去,向她询问这里是否是过去的三营四连?然而她的回答让我们万分失望!人家竟然不知道三营四连!我们又告诉她,我们曾经是孟定的知青,来这里是受朋友之托寻找三营四连的旧址和原来三营四连的老职工,可是人家还是摇头回答不知。
带着失望和疑惑,我不甘心地在院里转悠,正在这个时候,从另一个屋子里闻声而出又一位老妇人,问声“找谁呢”?见状,我感觉到希望又有了,灵机一动忙回答“找三营四连的老连长吴启。”
“哎呀,吴启啊?是我家的老头子啊”!“啊?”失望的感觉顿时烟消云散,轮到我们再次欣喜若狂了!这就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那请问,吴启连长他在么?”
“老头子、老头子!有人找你呢,是当年的知青他们回来了”老太太也高兴的冲着屋子里大声呼唤着。
应声而出的是一位七十开外的老人,身着白色短袖T恤,下着一条咖啡色长裤,满头花白的头发标明着岁月的沧桑,除了眼神不怎么好,倒是很精神,这肯定就是吴连长了!我上前握住老人苍老的双手,说出朋友的名字“您还记得他么?是他叫我们代表他来看看您们的。”
“记得、记得!”老连长也很激动地握住我的手说。
“那奉中慧老班长还在么?”
“我就是啊!”第一个出来的一问三不知的那位妇人回答道。看来,我们刚进连队的时候,她根本就没听出来我们来此的目的。
“啊”?我们又是一阵惊喜!
寒暄过后,我拨通电话,让老连长和老班长与朋友亲自通话,通话过程中,老连长和老班长都非常的激动,因为我分明看到老连长眼睛里闪动着的泪花!在电话中,老班长告诉朋友,另外他想知道的老排长已经不在人世。阔别三十多年,相隔一千多里,一老一少(在他们面前,我们还算上少)两代人凭借着一个手机,绵绵话语、悠悠情深,相互之间的真诚问候、牵挂、惦念,霎时间涌上彼此的心头、响彻在三营四连的院子里。
接完电话,老人告诉我们“虽然三十多年没见面,但是我们从来就没有忘记过你们,从电话中听听声音都是格外的高兴,这也说明,你们知青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也从来就没忘记过我们,这些孩子有情有义呢。”
怎么能忘记呢?我们可以忘记很多东西,唯独不能忘记也不会忘记的就是对孟定、对老职工们的情感,……
是的,那个时候,你们这些知青吃没得吃,经常地,他们在开饭的时候,到我们家里来要咸菜,我们总是毫不吝啬地有什么拿什么给他们。仍然在激动不已的老连长说。
是的,正因为有吴连长们这些朴实的老领导的关爱,有他们的扶持、帮助,我们才渡过那些艰难的岁月。我们虽然走出了孟定,但是孟定乃至孟定的那些吴连长们的老领导、老战友,永远走不出我们的心里。
千里寻踪到孟定
万分感慨万分情
四十风雨人生路
难忘当年战友情

出连队大门就是孟定的公路

老班长

老连长的家

老连长夫妇

连队仅存的一间知青在的时候的老屋

连队门前的农田

通往公路的连队小路

橡胶苗圃

修缮过的老房子

者哈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