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之童年趣事
分享:
时间:2012-01-12 浏览:318 投稿:消防 文作者:消防 蒋银春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消防 蒋银春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几天前在与几个朋友聊天时话题谈到各自童年的故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将童年的趣事、糗事和坏事一股脑的搬了出来。笑谈中童年的点点滴滴就象穿越了时光隧道,勾起了我对美好的童年回忆,的确好有意思,好值得回味。
  
    我童年的趣事、糗事和坏事可以说数不胜数,但让我至今仍然没有模糊的还是这些事。对于大多数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讲,大家都知道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玩具基本是没有的,但生性贪玩的我和我们同时代的孩子却照样能找到自己的乐趣。
  
    糗事和坏事总是不太光彩的就放在后面,那我就先回忆我童年的趣事。记忆中最有趣的莫过于丢豆腐干、煽烟盒和打跪跪洋了,因地区的不同各位也许还不清楚我讲的这些游戏项目,那我就一一的讲给大家。所谓的丢豆腐干就是将书一篇一篇的撕下来折成小方块,游戏方法就是先约几个人,一般来讲三个人以上才能玩,大家找一地先画一小正方形,正方形中间画一十字,然后再在小正方形外围画一稍微大一些的正方形,我们叫这是城,在距城大约二米的地方画一横线,游戏时参加者约定每人出几枚豆腐干(一般情况在十枚左右)。游戏正式开始,参加者站在横线后先用打子向画有十字的城买顺序(我们也叫买头家、二家、三家),距十字最近的为头家,其余的依次排出轮子进行二家、三家·····),头家先将参加者所出的豆腐干收集在一起,站在横线后将豆腐干扔向带十字的城,游戏规定所扔出的豆腐干必须有一枚在城里面才能继续游戏,否则此轮出局等待由二家进行。丢豆腐干游戏看似简单,其实技巧颇多,既要让少数豆腐干进城又要让大部分扔在距自己越近越好,在扔出豆腐干后如有三二连现象就是最好的啦,游戏规定出现三组二个在一起的时候,自己可以随便选择打那个,反之则由其它人员指定打那个,在打的过程中如出现碰到与指定无关的豆腐干则要罚缴五枚,在和我同岁的伙伴中我算是技术比较差的,每次我几乎都会输个精光。丢豆腐干的乐趣除了玩游戏外另一个更大的乐趣就是找书来折豆腐干做本钱的事了,记得那时为了丢豆腐干,我可是动了不少脑筋的,我从家里将父亲的《毛选》、《列选》、《马选》等等,统统的偷出来折成豆腐干输了,当然最有才的还是我的课本了,语文老师教完一课后,我的语文书就没有了第一课,数学老师教完第一单元后我的数学书就没了第一单元,到期末放假时我的课本只剩下书皮了,那时成绩嘛可想而知咯,为此我付出的代价也相当的大,“轻则面壁、下跪州、重则吃斑竹笋炒腿肌肉”,反正蒋氏家族几大酷刑我都是经历过啦的,小孩子嘛,记性好,忘性大,丢豆腐干的记忆深刻啊!
   
    再一个童年有趣的游戏就是打“跪跪洋”,我们也称之为“下贵州”,此游戏更简单,但乐趣比起“丢豆腐干”更加好玩,我们一大帮小伙伴在一起,找来一块长宽各约30公分的石头或者砖头,放在沿街的屋檐坎上,再在距3-4米的地方画一投掷线,然后按人数分成二帮,为公平每次都以划“手心手背”的方式来分队,并以“锤、包、剪(石头、剪子、布)定出哪个队先打,此游戏简单得很,比如甲方先打,那甲方的一号投掷手就可以随便叫乙方的任何一个队员跪下,如甲方的一号投掷手将立在前面的“跪州石”打倒的话,那乙方被点到的队员就必须跪下,投掷手还能继续进行投掷,运气好的时候甲方的一号投掷手一人就可以将乙方队员全部打下“跪州”,如甲方一号投掷手没能将“跪州石”打倒则乙方队员无需下跪,甲方此时就必须将投掷权力交给乙方,如此顺序,直到任何一方队员全部被打下“跪州”,另一方胜利。胜利后的一方这时进行投掷救活自己的队员,每打倒一次“跪州石”刻救起一名队员,自己的队员全部被救起后,真正的乐趣就来啦。这时胜利的一方就开始奚落还在“跪州”哪一方了,按照游戏规则胜利的一方也是可以救对手的,只不过游戏还规定被救起的敌方队员起来后只能排在第三进行投掷,奚落对方最常见的方式的一种就是前面刚被救起来的,后面立马又把他打下“跪州”如此反复有时一次游戏下来就从头跪到尾了;游戏还规定对方队员被全部请下“跪州”后,还可以将自己的队友也打下“跪州”,记得有一次我就干过这样的事将对手和队友通通的拿下了,当时我好“得意啊”只不过事后我还是遭到了疯狂的报复,后来几天游戏一开始我就被拿下,直到结束也未被救起,真是脚都跪麻了,我被报复的最惨的一次是我知道我不是第一个投掷,我就在旁边的墙角找来一把谷草准备垫着跪,没曾想谷草里面有一烂玻璃块,我一跪下膝盖就被划了一大道口子,流了好多的血,当时我被吓得哭了好久,至今那月牙似的疤痕还留在膝盖上,这也算是我永久的纪念了。
   
    还有一种游戏就是煽烟盒,煽烟盒这种游戏大部分与我同年代的人都可能玩过,只是各地对烟盒的玩法都不尽相同。煽烟盒游戏的的先决条件就是自己要收集有很多的烟盒。我记得当时我们对烟盒进行分级,价钱贵的价值就高,当时红塔山、云烟、阿诗玛、大重九的烟盒是最好的,每个是算1500分;然后是金马、春城、碧鸡、翠叶,每个算1000分;外省烟盒统统是500分;价钱最便宜的经济、大众、合作、春耕就只算100----200分;对于没见过的烟盒或者外国烟盒我们就算5000分,那时候谁要是有几个价值5000分的烟盒,能把伙伴们羡慕得要死。烟盒的玩法有很多种,但最好玩的还是煽烟盒了,大家把烟盒折成三角形再折成直角,几个伙伴在一起时每人出相同分数的烟盒,划“锤、包、剪(石头、剪子、布)”分出扇的先后顺序,然后由排在最后扇的人把烟盒扣在一起,排在第一的就可以开始扇了,当然扇的技巧最重要,既不能碰着烟盒又要将烟盒扇开,扇开的烟盒还要是三个角向下的才算吃,伙伴们的各种小聪明也竞相施展,有的把衣服解开好在扇的时候有更大的风力,有的把手臂轮的溜圆,就像风火轮一样,有的边扇边吹,总之一次下来手臂被甩得很疼,有时不小心指头还会擦地,那会更疼,但小孩的就是小孩,总有使不完的劲,要是赢到了几个高分值的烟盒那更是甭提有多高兴了。
   
    年代不同环境不同,每个人都有幸福有趣的童年,我童年有趣的事还有好多好多,童年的记忆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