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也是失败之母
分享:
时间:2012-01-04 浏览:316 投稿:中学 文作者:金江悟斋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金江悟斋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意谓善于从失败中总结教训,找到导致失败的因素,再有的放矢地研究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从根本上避免盲目蛮干,为下一次努力直至成功创造有利条件。但这句名言却往往只适合能突破常人思维局限的那些暂时失败者。
 
    由于定势思维缺乏逆向思辨的理性和总结提高的能力,它往往只能看到问题的一面,忽视问题的另一面。屡次失败在稀里糊涂中,如在同一处重复跌跤而不得教训,茫然而非理性地一再体验着自以为不可抗拒的宿命和螳臂当车后遍体鳞伤的痛苦,也就根本看不到成功的可能和希望,更想不到改变策略寻找机会争取成功的办法。鳄鱼的放弃其实就是被简单重复的多次失败的精神麻痹所致。人何尝不是这样,尤其是成长阶段的学生更可能这样。他们尚缺乏理性思维的能力本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如果学习上屡次失败,必然可能造成智育后进从而厌学弃学。同学成功自己失败的层层叠加,不当贬责错误鞭策的屡屡打击,自愧不如心理暗示的渐渐强化,其实就是鳄鱼遭遇的玻璃隔板,待到孩子灰心丧气对学习成功绝望时才拆去时则已经太迟了!
 
    一头自小关在铁笼中的狗熊,因为一前冲就撞得鼻子疼痛难忍,条件反射赶紧转身,周而复始势必养成转圈的习惯动作,等大了即使放出笼子,也只会不停地转圈罢了;一匹马自小被缰绳牢牢地拴在树上屡挣不脱,长大后即使缰绳仅拴在草上它也不会再试图挣脱;旧中国几千年间人民始终处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循环中,认为历来如此便对,被杀头便是他的错,说“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不是人话;据说南京大屠杀时,五个鬼子竟如宰牲口一般从容收拾完掉关在一起的数百青壮年;就在当代某公共车上,两个歹徒竟可以把全车旅客的衣袋洗劫一空……。环境因素潜移默化出的奴性心理暗示造成的社会危害已经够惊心动魄了。暴力胁迫有效地使弱势一方总陷入失败境地,而弱势一方错觉了失败是自己的宿命而放弃反抗,客观上也更强化了暴力胁迫的神圣感和威严性。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文明的实质就是人类社会高度平等。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从不平等逐步走向平等,从野蛮向文明过渡的历史。现代文明强调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实现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社会发展必须体现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又体现为人生的成功,没有成功便没有真正的幸福。方兴未艾的新课改倡导的素质教育、成功教育(赏识教育)、合作互动、探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都是保障学生获得最大成功和防范学生被失败反复打击导致厌学的有效方法。人文素养是成功的基石,有所成就是学习的动力,合作互动是平等的体现,善于探究是失败的克星,敢于创新是不断成功的前提。
 
    辩证法让我们参透“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真谛: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也是失败之母。同理,成功可能是失败之母,成功也可能是成功之母。有的人被成功迷失了理智,得意忘形,大而化之,停止了进取,当然会走向失败;但保持人格自尊,不迷失了理智,经常受到成功的激励,必然会增强信心,更有进取勇气,当然也就会从已经的成功走向未来的更大的成功了。
 
附:云师大附中201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作文题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一次、两次、三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这时试验人将隔板拉开,鳄鱼依然不动,它只是麻木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游来游去,它放弃了所有努力,终于活活饿死。
    也许我们会笑鳄鱼愚蠢,可遗憾的是,当挫折接踵而来,当失败如影随行,有些人不也像鳄鱼一样放弃努力、坐以待毙吗?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注:1.“如影随行”可能是“如影随形”之误。
        2.应告诉学生,拙文字数过多,可尝试适当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