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的突然去世令朝鲜半岛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金正恩的正式接班也证实金家世袭。朝鲜是会走向内乱还是稳定,各方都在猜测,立场不同,所盼的也不同,唯一相同就是同情朝鲜民众,尤其是在与韩国这同一地区同一民族作对比。朝鲜半岛的现状自然是美苏当年对抗造成的,但起“定型”作用的却是志愿军,抗美援朝决定了现今的朝鲜半岛形势。
抗美援朝在国内是作为抵抗帝国主义的素材宣传的,持有的基本观点是“保家卫国”,现在看来这一点并不怎么成立,其实当年作出兵朝鲜决定时,也并不肯定美国就会侵略我们,毕竟内战时才是美国介入的好时机,以朝鲜为跳板未免太过于大费周章。从现在已解密的档案来看,当年出兵朝鲜是相当匆忙的,10月25日志愿军入朝,当时朝鲜已是寒冬,志愿军却未配备棉衣,第一批入朝官兵出现大量的冻伤。抗美援朝在国内宣传一直是胜利模式,可能是习惯了“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其实从当年的结果来看只能说是打平吧,很有那么一批人认为我们在武器极其落后的情况下,打平自然是胜利,只能说“胜利”这东西大家理解不同。
国内在开放之后掀起一股反思潮,这个潮流在全世界都很流行。“抗美援朝”在反思一下后,发现我们付出的代价有些过于大,三年战争阵亡15万余,耗费国家财政的大部分。在当年党中央反对出兵的占大多数,以这样的代价去表现共产国际主义显然不太可能,“保家卫国”只是宣传上的用词,反美帝确实是根本原因,而出发点其实是另一个不太提及的事件。朝战爆发于50年6月25日,美军第七舰队于6月27日进入台湾海峡,美国一改不介入中国内战的态度令世界震惊,一边是大表赞赏,一边是大力抗议。我们当然是大力抗议加谴责,在统一进程进入最后阶段被美帝横插一杠,我们只在口头抗议谴责当然说不过去,既然朝战导致台湾问题(难说是根本原因,至少是导火索),那就到朝鲜战场对美帝表达我们的“抗议”。从根本上来说,美帝介入台海才是抗美援朝的缘由,如果朝战爆发后,美帝不介入台海的话,那我们就忙着统一台湾,基于不适合牵扯外围势力原则,对美帝参与朝战也就说些“遗憾”的外交语言,“抗美援朝”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因为经历过朝鲜现在生活,国内大多数人对朝鲜民众都抱着极大的同情,自然会有些认为如果当年没有抗美援朝,现今的朝鲜民众也就不会如此辛苦,并以此来否定抗美援朝。现今已不是文革,持否定态度并不能说明不爱国,然而我们当年出兵朝鲜其实并不是为了朝鲜,而是为了自己,在美帝无理介入台海后,我们能表达最强烈抗议的地方就是朝鲜战场。虽然在以住对抗美援朝宣传及纪念中,不太提及台海问题对决策的影响,更多的是表现各种主义,但在现今反思抗美援朝成为主流(至少在民众中),认真去说明我们参与朝战的缘由是很有必要的。这个年代,那些所谓的主义,民众不是那么太接受,爱国也不是以各种主义来支撑,而应是实实在在的缘由,那就是看得见的利益。以国家层面来谈利益并不是羞于表现的事情,国与国之间谈所谓的主义,民众的感觉总是“被糊弄”。以台海问题而介入朝鲜战场,并对美帝表达我们最强烈的抗议,这本就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本就是一个爱国行为,又何必以“保家卫国”来说明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爱国心,又何必以各种主义来体现我们入朝作战的正义性。
现如今是不太提及抗美援朝,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然而抗美援朝也并不是各种反思中那么无力,甚至是害了朝鲜民众,朝鲜成为金家的世袭之地,抗美援朝是有一部分原因,但那已是六十多年前的事,朝鲜要走向何方本就是朝鲜人民自己的选择,抗美援朝只是把朝鲜半岛回复到朝战爆发前的状态。无论对于朝鲜民众,抗美援朝是一个怎样的事件,但对于中国而言,抗美援朝都是一个爱国主义的好教材,我们的出发点是抗议美帝介入台海,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战后几十年的和平,也博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因而抗美援朝就应该是一个值得一直纪念的事件,那些在朝鲜战场上洒过热血的将士更应该是我们心中一直赞扬的英雄。
朝战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27日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9月15日美军于仁川登陆,10月19日志愿军入朝,25日志愿军打响入朝第一战争,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也相应结束。从理论上来说,志愿军是非法武装,外交上从不承认志愿军受党中央领导。还有“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句话并不是美军参谋长对朝鲜战争的评价,而是在反对麦克阿瑟将战火延伸到中国的所作的表态,也间接证明美军政府无意以朝鲜为跳板入侵中国。抗美援朝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无关朝鲜,台湾如今还飘在海外就足以证明抗美援朝的正义性和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