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孟定
分享:
时间:2011-12-19 浏览:318 投稿:党工 文作者:离退办 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离退办 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七七年秋,借用探亲的机会,我陪同母亲和小弟去了久别的故乡,那也是个中秋时节,我接到发自现在所在单位的电报--让我速回孟定办理调动的相关手续。
 
    因此,我告别故乡的同学、亲人,告别了母亲个小弟,也告别了刚踏上不久尚未回味过来的故乡的山山水水,只身一人踏上归途;没有买到卧铺,两天三夜的火车硬座轰隆隆地将我拉到蓉城,稍息,辗转一周,我回到了孟定,真可谓是马不停蹄、一路风尘。
 
    孟定当然还是老样子,我忙着办理调动手续。
 
    人真是个奇怪的动物,曾经多少次我们发誓,有一天我们离开孟定的时候,连撒尿都不会朝向这里!可是,即将离开孟定了,我竟是有点依依不舍了。于是,临行之前,我在曾经生活过得这块红土地上转了一圈。
 
    从营部到一连,我穿过一连竹林间的红土路,上得一个小坡后便到了营部的小学校,小学校门前的那棵大青树,我一定得去看看。
 
    这是我到兵团之后第一次见到这么粗壮、高大的大青树,粗壮的需要几个人合抱才能搂住它,它枝叶茂密,似一把巨大的伞撑在小学校门前,为小学校遮风避雨,它的根须是那么多、那么的粗大、呈网状向四周延伸,紧紧抓住地面,有细枝从横长的枝干上垂直长下来,又扎根于脚下的红土地……伫立在大青树下,耳边传来每天清晨,学校孩子们好听朗朗读书声,继而,这优美的童音变成了每天傍晚,树下的宿舍传来的阵阵琴音,仰望着眼前的大青树,我想起了每次经过它的时候,我都要驻足认真看看它才离开的情景,真的很喜欢这棵大青树呢,这是边疆亚热带植物之一,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狂风吹不到,雷电打不垮的精神,由此,我想到了我们那年轻的身躯,仅从这点上说,大青树跟我们有多么相似!
 
    连队里静悄悄地,人们都出工去了,连队门口的那眼井台前,每个傍晚,多少男生在那里冲凉又有多少个女生在那里洗涤衣物,那根高高的旗杆上飘扬着旗帜鲜艳依旧,连队后面的青山静静地卧在那里,就在这座青山上,那里曾经留下我和我的同伴一起砍柴、一起割茅草的足迹,高大笔挺的楠竹林,让我想起了,多少个明月皓空的夜晚,我们的口琴声声、歌声不断的夜晚……连队那三排宿舍和山坡上的宿舍因了人们都在出工也是静悄悄地没有人声,可就在这个时候,我分明听到了从各个宿舍中传出来青春的欢笑和思乡的哭泣声……
 
    离开连队,我穿过下坝傣族老乡的寨子,来到了小黑河边。在河边一块碧绿的草地上,我席地而坐。
 
    小黑河边碧草青青,河水依然清澈见底,两岸的山上古木参天,绿荫浓密、古藤缠绕;举目四望,没有人家也没有烟火,几只鸟儿在蓝天上飞翔着又落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是我的脚步声惊动了它们?已是黄昏时,残阳如血,照耀着身边的落叶上,熠熠生辉。清清的小黑河,你亲眼目睹了我们的多少艰辛,多少劳累;又是你,亲眼见证了艰苦的生活是怎样地吞噬着我们年轻的身躯;还是你,亲耳听闻了我们的许许多多的欢笑和许许多多的爱情故事……
 
    起身告别小黑河,我穿过连队与上坝的寨子,翻过那简陋的竹桥,来到了那条我曾经走过多少次的通往南定河边的土路。
 
    站在夕阳余晖下的土路上,回头望,夕阳给青山涂上一层金色,使得青山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庄严更加肃穆更加美丽;掩映在墨绿色绿树丛荫中的上坝,已经炊烟袅袅,寨子里传来傣家人阵阵笑语声和鸡鸣狗吠声,一幅多么美丽的夕阳下的边疆风情图画!因为是旱季脚下的土路虽然仍然是高洼不平但是很干燥,这条延长至南定河边的土路,雨季的泥泞曾经给我们带来多少行走的艰难,而旱季的尘土飞扬又多少次让我们难以睁开双眼?远方的南定河水,肯定也是流淌依旧、马不停滴唱着歌儿流向境外……
 
    回到了广播室,已是傍晚。傍晚时分,那一片橡胶林在暮色中静静地没有一点声息……
 
    再见了,橡胶林,再见了,橡胶林中那曾经发生过的许许多多的故事。
 
    再见了,小黑河,再见了,小黑河你那曾经记下的惊险、欢笑还有我们的艰辛。
 
    再见了,南定河,再见了,我们曾经在你的怀抱里留下的点点滴滴。
 
    再见了,上坝与下坝那浓郁的民风民俗民情。
 
    再见了,依旧的田间红土路。
 
    再见了,五营一连,和其他连队我的战友、朋友。
 
    再见了,我的广播室。
 
    再见了,孟定坝!
 
    豪情壮志扎孟定
 
    六年风雨写艰辛
 
    今朝挥手转身去
 
    来日再叙别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