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游记三
分享:
时间:2011-09-08 浏览:309 投稿:制气 文作者:制气 旷谷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制气 旷谷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汽车在川藏公路上摇曳了两个多小时,晨曦才刚刚撕破长空,导游叫醒仍在补充睡眠的游客,第一个停车休憩地米拉山口到了。此地海拔五千有余,大家冒着刺骨的寒风,裹紧外套放慢脚步走下车来。眼前一个巨大的山谷,周围群山环绕,虽不似大森林那般古木参天枝繁叶茂,却也是绿绿葱葱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比起拉萨市周围那旷达豪放的山峰,而这里给人的感觉更添了几分羞怯的美。

 

    汽车又行驶了近一个小时,在尼洋河畔停了下来,这里的河水清澈得令人迷恋近乎痴狂。为什么她会如此清澈?因为这里的水来自雪山,这里的河流源自冰川。大声说话都害怕会惊到她,打个喷嚏也担心会玷污到她,她是那么的高贵和圣洁。河中间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上明显的雕刻着中流砥柱四个朱色大字。这个石头有个传说:当喇嘛修炼到一定的境界,坐在河中,水会绕行,而不湿其身,此石便就是一位得道高僧所化!美丽的传说赋予这美丽的自然景观下,更添了几分神圣和魅力!抬头望去,青山依恋着白云,白云守候着青山,即使有天空无限的诱惑,他们依然相依相伴不离不弃,这种执子之手相濡以沫,是多少憧憬爱情的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忽然有一种念头在我脑中闪现:人生若得此处栖,世外桃源何足思!


    下午参观的是卡定沟,“卡定”在藏语中是天上人间的意思。光听这名字,就能给人一种如仙境般的“错觉”。当我们真的走到这神山脚下,看着这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再加上这落差200米的天佛瀑布,不禁让我们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仿佛天地之间只剩下我和这锦绣河山了。为何叫天佛瀑布?原因有两点:首先此瀑布似从天而下;其次瀑布中一尊天然形成的大佛面目慈祥,在瀑布中时隐时现因此而得名。仰望这飞天而下的瀑布让我想起了李白为庐山瀑布所作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或许他从未来过卡定沟瀑布,他若来到这个地方又将会留下什么脍炙人口的诗句呢?我们走到瀑布脚下,方感知何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股清凉之气浸透全身,周围水雾弥漫,笼罩着整个山谷,沁润着每一位游客,许是天佛正在以这种方式给过往的游客们赐福!

 

    我们下一个目的地是中印边境的南伊沟。还未到景区,导游就强调了几次:这个景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中印边境仍存在几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争端,因而进入景区,检查比较严格。我们都手持身份证等待核查,这时上来一位全副武装的边防战士,头戴钢盔,威严不言自喻。鄙人对边防战士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由衷敬佩,尤其是这种邻国关系比较复杂的边防战士。若没有他们的尽忠职守,哪有了人民的鸡犬不惊?若没有他们的保家卫国,哪有国家的繁荣富强?若没有他们这固若金汤的钢铁长城,哪有社会的和谐安定?


    我们怀着对中印边境无尽的向往和期待,坐在旅游观光车上,沿着南伊曲(曲既是河),往山的深处驶去。南伊曲是自印度流入国内,汇入雅鲁藏布江,再流入印度境内,堪称国际循环河流,也许这条南伊曲为两国紧张的边境关系,添加了一些润滑油和调节剂,方才使中印两国相安无事这么多年。我们一边和藏民师傅交流着当地的习俗和民风,一边观看着道路旁清冽明澈的南伊曲和古木参天苍松翠柏的南伊沟!观光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方到景区尽头,一条古木栈道,直通所谓的“原始森林”,走在蜿蜒的栈道上,我们迷醉而贪婪地深呼吸着,似乎要把这几天所缺的氧气,连本带利的在这里全捞回来。道旁的万木争荣枯树生花,诱惑着我们的眼球不停的窥探着每一个细微之处,手中的相机亦是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也许是游客太多,也许是为了安全起见,我理想中原始森林应该是百兽争鸣,然而这里的一切是那么宁静,欲听见一只蝉虫的声音,似乎都有点奢侈,这也是稍微有点美中不足之处吧!原始森林的尽头是一片“天边牧场”,在这山林深处,还有一片开阔的草原,牦牛群在静谧的享受着着天边的草场,游客们的脚步声和闪光灯,丝毫未能影响其雅致,依然是那么的怡然自得。


    遥望着那若有若无的麦克马洪线和远处的喜马拉雅山脉,那云雾缭绕山峦重叠,此时我顿悟了中印边境关系复杂的原因,如此诗画、仙境的锦绣河山,谁愿拱手让人。看着眼前倒退的树林,渐渐远去的山峰,夜幕慢慢降临,视线越来越模糊,面对这一切我只能轻轻的说:南伊沟再见了!边防战士辛苦了!一阵阵凉风侵袭着裸露的肌肤,一个寒颤将我的思绪从梦中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