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些小事(二)
分享:
时间:2011-08-26 浏览:310 投稿:甲醇 文作者:甲醇 梁喆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甲醇 梁喆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收到G南下昆明短信的时候,以为是他工作出差之类的路过,我心里还平静很多,到晚上他和在昆明的朋友聚会的时候打电话过来才得知G是准备去留学德国,南下办理些相关手续,顺路去昆明看望一些老朋友们。电话中G还是那样欢声笑语,在那笑声中我似乎看到了在学校的时候,在普洱的时候;每每的思索似乎都能演化成画面,把我拉回到思维很深很深的地方。

    毕业之后我们各自去了工作单位,他在湖南,我在云南,两年间也未得一次见面,偶尔的网上闲聊也显得仓促难耐,只觉得时光过于急促,还未及畅叙旧情却已走进了另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到最后只能说些相互勉慰的话语,当做是对彼此一种关怀和鼓励吧。

    和G的接触不仅是因为同专业一起上课,更多的接触是因为我们一起走进学生会,在同学及同事的关系上不断的加强着彼此的友谊及认知。

    2007年7月,我和G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在普洱发生地震两个月后,我们一行十多人组成了赴普洱灾区志愿服务队,赶赴灾区,为当地的小学生辅导暑期作业及送去我们自己募集来的书本等学习用品。在普洱的半个月里,我们走街串巷,深入大山腹地,感受着地震给人民带来巨大痛苦的时候,更让我们一行的十多人建立了良好的友谊,直到后来每每想到此次活动都让人感到心头余热阵阵,久久不能不忘怀。

    不知道为什么,G当时很怕鸡,而我们走过的村寨都有很多的鸡在路上走来走去,于是每到一个村子,G总是扛着我们的队旗,紧张兮兮的走在队伍的最后边,他还悄悄的告诉我,前边要是有鸡就告诉他,顺便帮他把鸡赶走。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G为了调侃大家的心情,故意的找个由口为大家解闷,直到在一个三叉路口一只鸡直接冲到他的面前,他跳起来便跑得无影无踪之后,我才知道他是真的怕鸡。后来我们便专门为他去开路,让他走在了最后边。一段时间,这件事情却也真成了我们解闷逗乐的话茬,一直让我们笑到最后的离开。当时我们的带队老师彭老总还因为G的学生会副主席身份,说教了他一次,大意是一个学生干部居然怕只鸡,让别的学生看到不好,要学会克服心理障碍。为此G还郁闷了很久。

    到普洱的第几天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我们从清早吃过早点开始,徒步走了二三十里的山路,到大山后边的一个小学时已经中午时分,大家饥饿难耐。当时是暑假,学校里没有学生,只是校长及几位老师雇了些工人来整修震后的学校。在了解了学校的受灾情况后,我们便拿出了自己所带的所有学习用品及图书赠送给了学校。校长得知我们所有的人走了很远的路还未及吃饭时,便叫做饭的阿姨把学校所有的挂面、米线拿出来给我们煮了,还有仅剩下的鸡蛋也给我们做了配菜。也不知道为什么?面对着一碗一碗没有盐醋的面条,我们个个却吃的是出奇的香,或许是饿了,也或许是出于某种特别的情感吧!当时彭老总走到我跟前说:“这是校长的一番心意,他已经把所有的面都煮了,我们尽量的吃完不要剩着!”我把这句话转告给了G和L,我们几个又都多吃了几碗。而当时我竟一连吃了三碗,这已经不仅是碗面了,更多的代表着他们的一番盛情。

    有一次彭老总在普洱的朋友请我们吃饭,在饭桌上我喝了很多的酒,这次吃饭深深的领略了当地人民的热情。那天我醉的一塌糊涂,醒来竟不记得自己喝了多少酒。只记得回去的时候,我便一头栽到了地板上,是G和L把我扶到了床上睡好。后来我们一起按照计划的走村进寨,一路同行,留下很多足迹与快乐。

    后来一段时间,G和L在学生会帮了我很多。我们也经常一起喝酒聊天,想想当时的生活,虽有些瑕疵,却总让人能一阵甜美,一些满足。到了我大四的时候,我还为自己在学生会做了一件对不起G的事情而有愧疚之心,只是每次见到他,他总是欢声笑语,然后告诉我没事,不影响咱们的关系。后来,我们一起做毕业设计,一起打升级、斗地主,慢慢的我也将此事释怀了。其实是他教会了我什么叫做大度吧!

    今天再次接到他的电话,听到他那熟悉的笑声,和很多朋友一起把酒言欢,想想怎不让人心生羡慕?于是我想到了一句话:“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只是谁又是君?谁又是前路的过客呢?或许只有我们用心去寻找答案吧!

    现在G要走了,去异国他乡寻找属于他的梦。祝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