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些小事(一)
分享:
时间:2011-09-02 浏览:308 投稿:甲醇 文作者:甲醇 梁喆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甲醇 梁喆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2005年,我刚上大一。从农村到大城市大学、生活,对于昆明这个称不上繁华大都市的城市仍然充满了好奇和好感。宜人的气候,灿烂的阳光,鲜艳的花簇,尤显慵懒的生活节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现在会常常想起那里的人,那里发生的事,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06年4月,我经老师介绍给一个孩子做家教,负责些平日里的课业辅导及督促他写写作业。孩子的名字叫雅格,母亲是昆明一家大型超市的经理,地道的昆明人。雅格的父亲是美国人,常年在美国生活,至今我都不知道他的家庭是怎么回事。雅格有个妹妹叫哈丽,当时也只有四五岁的样子,每当我去她家的时候,她还总会淘气的喊我“大哥哥”。雅格的母亲为人亲和,待人热情,她也经常会邀请我去他家吃饭。记得有一次和她交谈,她问我是哪里人,生活习惯怎样的问题。到了晚上要去做家教的时候,她便提前打电话来叫我去吃饭,这次吃饭或许就是我记忆中一些小事,但却影响我一生的大事吧!

 

    晚上到雅格家的时候,她的母亲已经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食物。是些包子、饺子一类的面食,她还告诉我是她特意到昆明一家比较有名的面食店里买回来的,问我是否吃得习惯?席间,我给雅格夹菜,并没有注意筷子的问题,后来雅格的母亲让我吃离我稍远的东西时,给我夹菜,她说着兴起准备夹菜的时候,突然在桌上找了找,意思是没有公筷,她便翻过自己的筷子,用反着的那头给我夹菜。瞬时,我想起了自己刚才的动作,敏感的神经一下发作,似乎灵敏的自尊心一下自己被打破,感触到了西方的教育的不同和自己的无知。这个很小的动作在我的脑海里停留很多天,它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饮食规矩的事情。直到后来,在学校的朋友Z经常叫我出去吃饭,在东北人家的饭店里,他给我讲了很多的吃饭的规矩,比如筷子不能插在碗里,吃菜要从盘子的外围吃起,不能用筷子在盘子里跳来跳去的等等。于是后来我也慢慢的明白了这是个习惯问题,也是个礼貌问题,是对同桌吃饭的人的一种尊重,也是让别人尊重自己的一种态度吧。

 

    半个月后,因为一些原因我辞了那份家教的工作,忙起了自己其他的事情,可是那次吃饭给我带来的感触,以及认知的撞击是极大的一件事情,以至于我现在都不能忘记。

    也是同一年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献血,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献血。献血车停在东一院的礼堂前,离当时的学生公寓很近,我昨晚检查,填完表格就去献了血。刚下车的时候,电话响了,Z在自己的宿舍看见我去献血了,他激动的打过电话,问我有没有头晕什么的,还说要煮枸杞银耳羹给我喝!当时我以为是句玩笑的问候而已,可是第二天到教室的时候,他真的悄悄塞给我一个大大的罐头瓶子,里边竟是满满的枸杞银耳羹,还煮了很的大红枣。我已经回忆不起当时自己心情如何?只是这小事同样的在我的心里停留很久,至今难忘。于是在后来的几年,我每年都会去献血。我想那时的我们多么的单纯,友谊又是多么的纯粹,也从未思考过:我又会如何对待自己的朋友?朋友又会如何的对待我呢?

 

    随着时光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们都走进了学生会,从刚开始的欢欢喜喜到了后来偶尔闹别扭吵架,再到后来我们都淡出了彼此的视野,友谊也似乎消失的无影无踪。只是偶尔回忆起这件事情来,总是会觉得有根弦在拨动自己,让人心里既生暖意,又出一股苍然的落寞之感。我想那是段纯粹的友谊,也是我们简单、朴素的快乐吧!

 

    我总说用一段时间来回忆一个人,因一个人而记住一段时间。生活中的小事很多,我的回忆也很多,且行且珍惜,且惜且前行吧。或许我今天应该回忆到此,给记忆在留些酝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