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读书
分享:
时间:2010-11-24 浏览:299 投稿:中化 文作者:中化 熊馨忆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中化 熊馨忆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厂找到了份好工作,因此而珍惜,并下决心好好干。第一天,老板给他一把利斧,并给他划定了伐木范围。工人砍了18棵树。老板说:“不错,就这么干。”他很受鼓舞,第二天干得更加起劲,但是他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砍了10棵树。工人觉得很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好象力气越来越小了。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磨斧子?”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哪里有工夫磨斧子!”
 
    如果你是这位工人,你会继续砍树还是先磨斧头呢?毫无疑问,大多数人的选择会倾向于磨斧头。人们常提及到这样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磨斧头就好比读书,斧头不磨何以砍树,书不读何以随时备用。不磨斧头,斧头终究会钝,因而不能砍树;不读书,人终究会在社会进步的年轮中倒退,以致被社会所淘汰。书,可比作浩瀚的海洋,也能海纳百川,集中了天文、地理、历史、社会、政治、人文以及各类专业丛书等等。当人们天天忙碌于学习、工作和生活时,可曾停留下来思考过,您被学习、被工作、被生活了吗?您是否有拿起一本书细细研读,慢慢品味?读书好,好在哪?古往今来,很多名人名士都曾以精妙的词句代为回答。宋真宗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读书,积累更多财富,何乐而不为!大诗人陶渊明告诉世人“开卷有益”。高尔基把书比作“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则说“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文革时期,多少人渴望知识的获得,自从高考恢复后,他们进入学府殿堂纷纷去读书,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专科生到本科生,再从研究生到博士生,高学历的人才数量在不断攀升,这些都体现着在人们的观念中潜移默化发生了转变:“多读书,读书好!”。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祖先早就教诲我们“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先贤也告诫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识到读书的好处,我们为何不爱上读书呢?爱上读书吧!读书越早,读书越多,我们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高,看得更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读书产生了兴趣,我们则会情不自禁地拿起心爱的书籍,遨游在书本中,在文字的滋润下去享受那份读书的乐趣。书本中的知识,不仅能给人力量,还能给人安全和幸福。如今,科技的发达,我们读书也可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途径进行品读。无论是在学校、图书馆,还是在书店、网络上;不管我们是在学习和工作中,还是在休闲娱乐的情景下,我们都可以去尽情地品读。书,是智慧的来源,多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充实大脑。爱读书,智者的选择!
 
    书可谓是品种繁多、内容丰富,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在茫茫书丛中挑选出一本好书,实在是难上加难。读书不能盲目,不能什么书都读,要有选择性地读。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心灵充实,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和文明行为、礼仪规范;而读一本坏书,则使人心胸狭窄,使人不知羞耻,使人自私残暴。选书,则应选择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道德标准、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情感态度端正,具有知识性、启发性、意义性、教育性的书籍。而在此基础上,挑选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则更是一本好书。人在不同的时期,其经历和阅历均不同,为满足不同时期的需要,通过寻觅、品读适合自己的书才足以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总之,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促使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领悟自己的生活,可以丰富我们有限的人生,无限扩大人生的宽度。
 
    夜深了,坐在床头,拿着一本心爱的书籍,任由思绪在文字间跳跃,让平静的心情融入到温暖的情节中,去品味人间百态。一天的疲劳在感叹世界精彩中悄然释放,在暖暖的灯光下,放松了所有的关节与神经,翻几页书籍,然后安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