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由CPIC二分厂分工会准备已久的舞台剧《一封家书.新路历程》终于拍摄成了MTV。至此,一段充满泪水与欢笑的日子凝结成一段美好的回忆。
场景一:CPIC二分厂各车间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亲情浓郁、团结和睦的传统家庭美德,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根据云天化集工发[2010]68号文件精神和集团工会的要求,经公司工会研究,决定在全公司职工中开展职工创建和谐家庭,关爱家人安全“写一封家书”活动,此次活动在CPIC二分厂分工会大力宣传下,得到了广大员工的热情参与,共收稿47篇,评选优秀稿件6篇。并选择一篇适合舞台表演的优秀稿件作为演出剧本。演出剧本被来自粗纱车间的杨镇宇夺得,编排主要负责人粗纱车间陈丽珍。
场景二:CPIC二分厂粗纱车间办公室
纠结期……
刚拿到"剧本",大家没有一点头绪,所谓的“剧本”,也不过是一篇书信。但因迫在眉睫也只有开始匆匆选拔演员,主编杨镇宇当仁不让的饰演剧中的儿子扬帆,来自原料工段的袁月饰演“爸爸”,织物工段的孟丽花饰演“妈妈”,退解工段的臧杰负责旁白。整个场景剧就只有四个角色,旁白还不用露面,就照主编的剧本开始排练,可是演出过后(在公司健身房彩排),观众(公司工会相关负责人等)与演员都感到“太冷、太单调”。情景剧要想达到预期效果感染观众就必须有矛盾冲突的高潮部分,但在我们的剧本及演出中却缺少了这样的部分,我们甚至在表演过程中配合情景音乐、加上了背景图片。但,还是效果不佳,搞得大家还是鸡皮疙瘩一大堆。最后大家在一起讨论:“剧本”上的内容是单纯的文字,虽然文字中有很深的情感,但通过几段简短的对话是否能将文字中的情感表现出来?这值得大家思考。这不是考验演员的演技,舞台剧既然需要情感冲突、情感碰撞才有看点,那么真正的生活与舞台的演出不同。艺术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
改进期….
讨论的结果得到广泛的认同,大家开始着手对“剧本”进行大胆改革。在剧本方面,保留原稿中的一部分内容,并在原保留基础上寻求创新点,感染人的氛围上寻求突破。并对“剧本”的内容进行合理的修改,使之真正形成适合舞台表演的剧本。在演员选用方面也做了一定更改, “爸爸”角色由打包工序的刘建兵领衔主演,由实力派一改最初的偶像派;添加戏份后又开始斟酌演员的选用,增加“儿子”女朋友这一角色,在这一角色的演员配置中,采用当前流行的超女快男海选形式。陈丽珍、向丹等一一败北。最后,新员工赵雪琳不负众望,新员工这股新势力开始崭露头角;并增加卖红薯小贩,售票员等角色,通过一些小的细节,充实舞台表演内涵;在形式上,也大胆改革,褪解工段的臧杰一改幕后的旁白,改成在舞台前边来叙述这个故事的第三人称,整个舞台剧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增加舞台剧结束前期大家朗诵环节,使整个舞台剧整体升华!
排练期…
剧本的确定,使整个舞台剧的进程变得卓有成效,大家开始根据剧本练习。问题再一次摆在了大家面前,工作时间与排练话剧冲突;但在粗纱车间主任王磊、络纱工段长陈丽珍的带领协调下加班加点的把各项工作均得以落实。男一号扮演者杨镇宇和女一号扮演者孟丽花老是笑场,而两位一号又贯穿整场舞台剧;大家在台词的记忆上存在很大的不足,老是停一停,看一看;女朋友扮演者赵雪琳在剧中的态度拿捏上不是很得当;卖红薯小贩扮演者向丹过于漂亮不适于卖红薯等等问题层出不穷,时间又突然变得迫在眉睫…
情感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重重问题面前,大家突然呆滞了,希望可以找出一种合理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练!练!重复的练!大家没有别的话说了,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反复的排练。大家欣喜的发现情景剧在一点一点的变好。练,练,大家还在不断的排练,不断的改进……期间,CPIC二分厂党支部书记陈云,CPIC二分厂厂长助理杨兴伟,CPIC二分厂分工会主席何素华,CPIC二分厂粗纱车间主任王磊等都前来为情景剧剧组加油打气。
场景三:福星大酒店婚宴厅
怀揣着信心,舞台剧剧组全体人员在CPIC二分厂分工会主席何素华的带领下来到圣杰大酒店,在这之前,络纱工段长陈丽珍已经准备好全部的演出道具,包括演出所需的玫瑰花及小白菜均是11月4日在市场上新鲜采购的。
拍摄过程并不顺利,酒店的话筒较少,我们最初尝试用传递话筒的形式,即你说完话,再把话筒传给我,我接着说。这样虽然表演还可以,但如果拍摄成MTV,这样就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了。我们试了几次,效果都不好。最后,我们还是决定用摄像机的音频接收装置,即我们直接说话,不用话筒,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更接近于生活实际,唯一不好的就是我们表演时要近乎用吼。而且如果用追光就会有电流声,最后,只有把追光也取消了,我们也不管那么多了,好好的演好每个人的角色。
摄像机在前面静静的记录着每个人的神态、动作、言语。每个人也在舞台上尽情的演绎着属于剧本内涵的情感。本以为笑场、忘词等错误会发生,可是当大家全程投入后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是舞台的主人翁!一场没有失误的演出被摄像机滴滴收录。通过摄像机下来的回放,我们竟发现,我们的情景剧竟然有种重庆《生活麻辣烫》的味道。
后记
我们是一群闪烁着青春的时代工人。在平日,我们与CPIC广大职工一样,忙碌于各自的工作岗位。但是,在很多的夜里,我们仍牵挂于自己的爸爸妈妈,牵挂那份永恒的温暖。可能我们的表演没有深情大片的那么感人肺腑,或许我们的表演还显得稚嫩。我们的MTV没有想象中的华丽场面,但这是我们大家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在工作之余辛苦排练的。
在这次排练的日日夜夜中,我们的内心也在不断的被剧情的力量感染,一种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一种对家的感激,一种对周围人的珍视……一种种真善美的流露。谢谢公司的这次活动,她唤醒了我们那份掩盖的感动,以后的生活,我们会携带这份遗失的美好,好好的爱与被爱!
演出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