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国庆节期间,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相聚在无锡,此时正逢金桂盛开,于是我们去了梅园,回来之后写下这篇文。
儿时在故乡生活了十余故乡是否有桂花树,并不记得。在边疆当知青的时候,热带树木虽然很多,却无缘相见桂花树,因为气候的原因,边疆不适合桂花的生长么?还是那时候的边疆根本就不种植桂树?不得而知。也没想到去查一下,因为在以后的生活中,桂树竟无处不在了。
单位的小区种植着几棵桂树,不知道是因为管理不当还是气候的原因?桂树长得并不是很好,瘦弱的树干上,其枝条也很瘦弱,开出来的桂花自然稀疏,即便这样,到了每年桂花开放时节,在家里的阳台上,微风吹过,总有一阵阵桂花淡雅的清香隐隐飘来。
单位寥寥无几的桂树比起锡城梅园的几千株的桂树自然是少了可比性。
在春城,小区众多的绿色植物中,自然少不了桂树,住宅楼下,就有好几棵很大很大的桂树呢;每年中秋前后,桂花们竞相开放,香气袭人。“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在画室挥毫时,这美丽的诗句便不由地在耳边萦绕;“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这是在小区漫步时的深切感受。
但是小区的桂树比起锡城梅园,还是相差甚远。
朋友们相继离开锡城之后,剩下我们几个人在东道主的带领下,去了锡城梅园。
都说人与喜事精神爽,连这天气也是这么的善解人意,本应是梅雨季节的锡城,这个时候却是万里无云,蓝天白云,秋阳高照。梅园,顾名思义,想必是种植很多梅花的园子吧?到了梅园才知,原来梅园是中国民族资本家、金融家荣德生的私人花园,因为其主人敬重梅花“万花敢香出雪来,一树先知天下春”的品格,在东山上依山植梅,取名“梅园”。果然如此。梅园内栽植着4000多株梅树、2000多个梅的盆景,共有四十多个品种呢,每到梅花盛开的季节,一片香雪海,香气馥郁,沁人心肺,梅园,名不虚传。
现在不是梅花盛开时,无缘欣赏万株梅花盛开时的美景,却有幸零距离地欣赏桂花的英姿。
这是什么养的景色哟!刚进得梅园大门,便见得眼前千株桂花种植在梅园的各个角落、路边,浓郁的桂花香迎风扑鼻而来!那股甜甜、浓浓的清香是从茂密的枝叶间悠悠飘过来的哟!我忍不住深深呼吸一口,顿时感觉香气透心穿肠而过,深深地,渗透至人的心底,真有说不出的美妙,只疑人在仙境了……
“暗淡轻黄体性柔,性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首李清照的《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的词,把桂花描写得最是恰当不过。“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佳句该是描写桂花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所散发的芬芳了;“桂之美韵,梅园之秋”,正是仲秋时节,正值桂花盛开的季节。梅园内数千株桂子吐蕊放香,金粟聚枝成云,桂雨纷扬,落英缤纷,浓香四溢,沁人心脾。重重叠叠的树,密密层层的花,幽幽的香气清可绝空,浓能远溢,从林间飞向游人的衣襟鬓角,久久不能散去。真是“疑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洒天香”。
走近桂树,细观桂花那精致的花瓣,晶莹剔透的色泽,伴着温柔的呼吸,轻轻滑过脸颊,透出隐隐淡淡的清香。粉白如霜雪的银桂,淡黄似米兰的金桂,橙红若火星的丹桂,一枝枝,一串串,招引着纷至沓来的游人驻足观赏。在一株硕大的桂树下席地而坐,听凭风吹一身花蕊,疏疏落落,淅淅沥沥,犹如行走在雨丝绵绵之中,桂香里想起刚刚离开的友人,和我们之间那纯洁的友情。
起身漫步在醉人的花香中,我们发现,游客不少,但大多是霜染鬓发,步履缓缓地人们,是哦,只有赋闲之后,才能有如此雅兴在晴朗的天气里,漫步桂花之中,寻觅花们的倩影,嗅着醉人的芬芳,而这种闲情逸致,是上班一族最羡慕的事。
行走间,我发现有很多老人,手提塑料袋,在桂树下收拾那些落英。走近一位老妪,见她正在佝偻着腰身,一手提着塑料袋,一手用树叶聚精会神地将石板路上的落英扫到一起,又小心翼翼地装进手中的塑料袋。
“大妈,您扫这些桂花干嘛呢?”
“做桂花饼啊。”
“哦?怎么做呢?”
“ 拿回去后,检掉里面的杂物,淘洗干净,晾干后,就可以揉在面里做成桂花饼了啊。”
“哦!我恍然大悟!”老妪周围桂树很多,盛开的桂花几乎压弯了树枝,伸手可及,但是那些检树下落英的老人们,并无一人直接从树上捋下桂花,宁愿佝偻着衰老的腰身,去扫地上的落英。爱花的人,都有一颗爱花之心。见此,一种崇敬之情油然升起。
时值中午,梅园显得格外静谧。徜徉在梅园内,欣赏着一株株桂树们的美姿,嗅着花的幽香,
人,仿佛也醉了。
花香醉,醉了心,醉了情,更醉了人。从千里之外,我们相聚在梅园,相聚在朴实无华的桂树下,望着手牵手的桂树们,那种情深意长的神态让人感动,让人释怀,这朴素无华,不张扬,不炫耀的桂花,正如我们那真诚而纯洁的友情。